一种接线端子及使用其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8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接线端子及使用其的断路器,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柔性环套、夹紧组件、调节螺栓和扭力指示盘,柔性环套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中,另一端用于容纳外接电缆,夹紧组件包括夹紧件及弹性件,夹紧件的一端套设于柔性环套的一端外,弹性件弹性抵压于夹紧件以夹紧外接电缆,调节螺栓的螺杆的末端与夹紧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杆的根部凸设有卡凸,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调节夹紧件与卡凸间的距离,扭力指示盘转动设置于壳体上,包括能够与卡凸配合的卡槽。调节螺栓受到外界扭力,扭力指示盘显示扭力值,通过观察数值是否达到标准值,方便检修人员快速判断调节螺栓的状态,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及使用其的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使用其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或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针对0.4KV电表箱内的断路器接线端子,当人工接线时,转动调节螺栓实现接线端子对外接电缆的压紧,然而这种接线方式经常因为调节镙栓扭力没有达到标定扭力,导致接线端子与外接电缆接触不良,造成发热,烧坏断路器的不良现象。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接线端子及使用其的断路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能显示调节螺栓受到的扭力值,方便检修人员快速判断调节螺栓的状态,及时进行修正,提高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通过应用上述接线端子,方便检修,避免外接电缆松动脱落,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应用广泛。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用于主回路的母线与外接电缆的接线,包括:壳体;柔性环套,所述柔性环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中,另一端用于容纳所述外接电缆;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夹紧件及弹性件,所述夹紧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柔性环套的所述一端外,所述弹性件弹性抵压于所述夹紧件以夹紧所述外接电缆;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的末端与所述夹紧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根部凸设有卡凸,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栓调节所述夹紧件与所述卡凸间的距离;扭力指示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包括能够与所述卡凸配合的卡槽。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扭力指示盘中心开设有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的内壁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卡槽。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顶端开设第一通孔的第一腔体,所述柔性环套和所述夹紧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夹紧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和第四通孔,所述柔性环套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和呈环状的柔性接头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腔体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套接于所述柔性接头部,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接。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方并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调节螺栓的螺杆上凸设有限位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栓,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顶壁或底壁连接。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还包括顶端开设有第三通孔的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和部分螺杆位于所述第三腔体内,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三腔体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扭力指示盘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接线口,所述接线口用于插接所述外接电缆,所述柔性接头部与所述接线口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接线端子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采用一体化成型。作为断路器的可选方案,包括开关装置和如上所述的接线端子,所述开关装置能够控制所述断路器的电路通断。作为断路器的可选方案,所述断路器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断路器的内部元件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内部元件的通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旋转调节螺栓带动夹紧件下移,使柔性环套包住外接电缆,继续旋转调节螺栓,此时调节螺栓受到外界扭力,调节螺栓上移使卡凸与扭力指示盘的卡槽相配合,实现扭力指示盘的转动并显示螺栓受到的扭力值,通过观察数值是否达到标准值,方便检修人员快速判断调节螺栓的状态,及时进行修正,避免接线端子与外接电缆接触不良,提高接线端子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实现对调节螺栓扭力的显示,方便检修人员快速判断调节螺栓的状态,及时进行修正,提高断路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盘带有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指示盘带有多个卡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第二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接线端子;200、外接电缆;1、壳体;2、柔性环套;3、夹紧组件;4、调节螺栓;5、扭力指示盘;11、第一腔体;111、接线口;112、主回路连接部;113、第一通孔;12、第二腔体;121、第二通孔;13、第三腔体;131、第三通孔;132、环形槽;21、固定部;22、柔性接头部;31、夹紧件;311、螺纹孔;312、第四通孔;32、弹性件;41、卡凸;42、限位件;51、卡槽;52、卡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本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或者用于区分不同结构或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用于主回路的母线与外接电缆200的接线,接线端子100包括壳体1、柔性环套2、夹紧组件3、调节螺栓4和扭力指示盘5,接线端子100旋转调节螺栓4接线时有两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为:柔性环套2开始收缩收纳空间至刚好完全包住外接电缆200;第二阶段为:继续收缩收纳空间,柔性环套2开始对外接电缆200产生包紧力,即调节螺栓4开始受到扭力,进而显示扭力值。壳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用于主回路的母线与外接电缆(200)的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柔性环套(2),所述柔性环套(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中,另一端用于容纳所述外接电缆(200);/n夹紧组件(3),所述夹紧组件(3)包括夹紧件(31)及弹性件(32),所述夹紧件(3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柔性环套(2)的所述一端外,所述弹性件(32)弹性抵压于所述夹紧件(31)以夹紧所述外接电缆(200);/n调节螺栓(4),所述调节螺栓(4)的螺杆的末端与所述夹紧件(3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根部凸设有卡凸(41),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栓(4)调节所述夹紧件(31)与所述卡凸(41)间的距离;/n扭力指示盘(5),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包括能够与所述卡凸(41)配合的卡槽(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用于主回路的母线与外接电缆(200)的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柔性环套(2),所述柔性环套(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中,另一端用于容纳所述外接电缆(200);
夹紧组件(3),所述夹紧组件(3)包括夹紧件(31)及弹性件(32),所述夹紧件(3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柔性环套(2)的所述一端外,所述弹性件(32)弹性抵压于所述夹紧件(31)以夹紧所述外接电缆(200);
调节螺栓(4),所述调节螺栓(4)的螺杆的末端与所述夹紧件(3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根部凸设有卡凸(41),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栓(4)调节所述夹紧件(31)与所述卡凸(41)间的距离;
扭力指示盘(5),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包括能够与所述卡凸(41)配合的卡槽(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指示盘(5)中心开设有卡接孔(52),所述卡接孔(52)的内壁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卡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顶端开设第一通孔(113)的第一腔体(11),所述柔性环套(2)和所述夹紧件(31)均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1)内,所述夹紧件(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螺纹孔(311)和第四通孔(312),所述柔性环套(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1)和呈环状的柔性接头部(22),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第一腔体(1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通孔(312)套接于所述柔性接头部(22),所述调节螺栓(4)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3)与所述螺纹孔(311)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顶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21)的第二腔体(12),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书远赖育球曾穗明张雄标叶宇航黄水海陈奇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