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73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至少包括井架基础、井架下体、井架中体和井架上体、天车平台、天车、伸缩油缸一、伸缩油缸二、梯子、和二层工作台,所述的井架下体下端与井架基础连接,所述的井架下体上端依次连接井架中体和井架上体;所述的梯子设在井架下体一侧;所述的二层工作台设在井架中体一侧;所述的天车平台设在井架上体顶端,所述的天车位于天车平台内;所述的井架基础与井架下体一侧之间设有起立吊架;所述的伸缩油缸一和伸缩油缸二分别设在井架中体的上下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
本技术涉及到油田试修作业机械化
,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
技术介绍
现有试修井架立放需立放井架车和吊车同时配合,人工在地面完成井架下体、中体、上体和天车总成的连接安装,再通过吊车和立放井架车进行立放,现场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由此衍生出的各类安全事故事件层出不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试油气现场井架立放过程中存在风险和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本技术提高了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同时有效消除施工质量隐患。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至少包括井架基础、井架下体、井架中体和井架上体、天车平台、天车、伸缩油缸一、伸缩油缸二、梯子、和二层工作台,所述的井架下体下端与井架基础连接,所述的井架下体上端依次连接井架中体和井架上体;所述的梯子设在井架下体一侧;所述的二层工作台设在井架中体一侧;所述的天车平台设在井架上体顶端,所述的天车位于天车平台内;所述的井架基础与井架下体一侧之间设有起立吊架;所述的伸缩油缸一和伸缩油缸二分别设在井架中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的井架下体与井架基础的连接点距离井口2.55-2.65m。所述的井架中体的上端设有承载机构一,所述的井架上体下端设有承载机构二,所述的承载机构一与承载机构二均为机械锁。所述的井架上体顶端的呈梯形状,梯形状的下夹角为70-80°,梯形至少高一米。所述的井架下体的上下均设有起吊吊耳。所述的二层工作平台至少包括护栏、框架、指梁、伸缩式走道和逃生门,所述的框架为开口的矩形框,所述的伸缩式走道位于框架中部,且伸缩方向朝向矩形框的开口处;所述的指梁为多根,平行设在伸缩式走道两侧的框架内;所述的护栏设在框架上,所述的逃生门为两个,分别设在伸缩式走道两侧的护栏处。所述的伸缩油缸一和伸缩油缸二均采用活塞式结构,伸缩缸最大工作压力12MPa。所述的二层工作台与天车下端通过绷绳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井架起升、下放通过吊耳吊车配合实现,井架上体和井架中体的伸出、缩回均由液压油缸来实现,整套设备性能可靠,实现立放快速,减少了作业现场立放井架车的配备,提高试修作业自动化程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实用性强。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井架安装于井口初始位置图。图4为井架上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井架中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井架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二层工作平台主视示意图。图8为二层工作平台俯视示意图。图9为天车结构主视示意图。图10为天车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井架基础;2、井架下体;3、井架中体;4、井架上体;5、天车平台;6、天车;601、天车底座;602、死绳轮;603、快绳轮;604、四滑轮组;605、井架翻转吊装架;606、天车护栏;607、二层台悬挂滑轮组;608、防坠器悬挂装置;7、起立吊架;8、绷绳;9、伸缩油缸一;10、伸缩油缸二;11、梯子;12、二层工作平台;1201、护栏;1202、框架;1203、指梁;1204、伸缩式走道;1205、逃生门;13、承载机构一;14、承载机构二;15、手动绞车;16、死绳固定座;17、液压管线卷筒;18、动力钳吊挂滑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克服试油气现场井架立放过程中存在风险和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图1-10所示的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本技术提高了现场施工机械化程度,同时有效消除施工质量隐患。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至少包括井架基础1、井架下体2、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天车平台5、天车6、伸缩油缸一9、伸缩油缸二10、梯子11、和二层工作台12,所述的井架下体2下端与井架基础1连接,所述的井架下体2上端依次连接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所述的梯子11设在井架下体2一侧;所述的二层工作台12设在井架中体3一侧;所述的天车平台5设在井架上体4顶端,所述的天车6位于天车平台5内;所述的井架基础1与井架下体2一侧之间设有起立吊架7;所述的伸缩油缸一9和伸缩油缸二10分别设在井架中体3的上下两端。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操作方法为:将摆放井架的场地平整夯实,井架应处于整场地高位,下雨时不能积水,严防地基被水浸泡。起升井架,首先将吊车停至需要位置,连接好井架起吊架的起吊绳,然后操作吊车,在井架立起近90°时,放慢操作,直至井架辅助伸缩支撑架接触地面后,吊车悬持。进而打好井架下体至地面的4根绷绳,再然后通过井架工攀爬至天车平台5,摘除井架起立吊架7的吊绳,吊车撤离。最后摘除井架中体3与井架下体2和井架上体4之间的起立/移运固定座连接销轴。井架起立吊架7为伸缩起立吊架。控制伸缩油缸二10,将井架中体3升到极限位置,并与井架下体2固定;再通过控制伸缩油缸一9,将井架上体4升到极限位置,并与井架中体3上端固定。挂好绷绳,并调整张力。下放井架,下放井架的顺序和起升井架顺序相反,伸缩油缸收回的操作顺序为先井架上体4回缩,后井架中体3回缩。本技术中三节井架各段间起立/移运固定座必须保持连接状态,方可起立;三节井架各段间起立/移运固定座必须保持拆除状态,方可起升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打好井架下体2四根绷绳,方可起升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伸缩油缸伸出的操作顺序为先井架中体3,后井架上体4,不得随意升降。本技术中井架起升、下放通过吊耳吊车配合实现,井架上体和井架中体的伸出、缩回均由液压油缸来实现,整套设备性能可靠,实现立放快速,减少了作业现场立放井架车的配备,提高试修作业自动化程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工艺操作方便,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且实用性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的井架下体2与井架基础1的连接点距离井口2.55-2.65m,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的井架中体3的上端设有承载机构一13,所述的井架上体4下端设有承载机构二14,所述的承载机构一13与承载机构二14均为机械锁。本技术中两个承载机构是井架中体与井架上体4和井架下体2之间的连接锁定部件,它将井架上体4、井架中体3承受的所有载荷传递到井架下体2,并在结构上保证井架的垂直度和稳定性,保证井架上体4伸出的安全、平稳、到位。本技术中承载机构一13还可以由承载块一、连杆机构一、拉簧一和双作用液缸一组成。当井架中体3伸出到位后,由双作用液缸一推动连杆机构一带动承载块一坐在井架下体2的承载梁上,当井架下放时,先将井架中体向上移动,双作用液缸一收回连杆机构一,拉动连杆机构一带动承载块一打开,井架中体3缩回。承载机构二14还可以由承载块二、连杆机构二、拉簧二和双作用液缸二组成。当井架上体4伸出到位后,由拉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井架基础(1)、井架下体(2)、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天车平台(5)、天车(6)、伸缩油缸一(9)、伸缩油缸二(10)、梯子(11)、和二层工作平台(12),所述的井架下体(2)下端与井架基础(1)连接,所述的井架下体(2)上端依次连接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所述的梯子(11)设在井架下体(2)一侧;所述的二层工作平台(12)设在井架中体(3)一侧;所述的天车平台(5)设在井架上体(4)顶端,所述的天车(6)位于天车平台(5)内;所述的井架基础(1)与井架下体(2)一侧之间设有起立吊架(7);所述的伸缩油缸一(9)和伸缩油缸二(10)分别设在井架中体(3)的上下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井架基础(1)、井架下体(2)、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天车平台(5)、天车(6)、伸缩油缸一(9)、伸缩油缸二(10)、梯子(11)、和二层工作平台(12),所述的井架下体(2)下端与井架基础(1)连接,所述的井架下体(2)上端依次连接井架中体(3)和井架上体(4);所述的梯子(11)设在井架下体(2)一侧;所述的二层工作平台(12)设在井架中体(3)一侧;所述的天车平台(5)设在井架上体(4)顶端,所述的天车(6)位于天车平台(5)内;所述的井架基础(1)与井架下体(2)一侧之间设有起立吊架(7);所述的伸缩油缸一(9)和伸缩油缸二(10)分别设在井架中体(3)的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架下体(2)与井架基础(1)的连接点距离井口2.55-2.6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式三节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架中体(3)的上端设有承载机构一(13),所述的井架上体(4)下端设有承载机构二(14),所述的承载机构一(13)与承载机构二(14)均为机械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液压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军贾海平刘润才白明伟雷宗贤杨小朋晏军李宏宏罗锐李志群李启新王增元马林昌孟生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