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57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其包括结构墙体,结构墙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内嵌槽内设置有吸热板;结构墙体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处设置有若干让位槽,每一让位槽内腔与内嵌槽内腔相通,吸热板远离内嵌槽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可与让位槽内腔相通的侧边槽;每一让位槽内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定吸热板位置的固定环板,每一固定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吸热板对墙体的热传递稳定性,有效保障墙体的吸热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
本技术涉及吸热墙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高强度的吸热墙体。
技术介绍
目前,墙体是房屋中用于隔离空间的混凝土结构。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墙体在建造过程中会安装保温结构,以使墙体获得保温的效果,其可在冬季提高室内温度,进而提高室内的人们的体感舒适度。现有的公布号为CN205046701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日光温室强化蓄热墙体,其包括墙体和附加在墙体内侧的吸热涂层。吸热涂层由煤炭和炭黑加工形成,墙体内侧的表面可设置为表面积较大的锯齿状面,操作人员可用强力胶将吸热涂层粘附于锯齿状面的墙体上,进而通过吸热涂层吸收阳光中的热量,以提高墙体的温度。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吸热材料与墙体之间通过胶黏以固定,其长时间耐受高温使用后,易使吸热材料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出现松脱、偏滑的现象,其极大地影响了吸热材料对墙体的热传递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墙体的吸热效果,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其具有提高吸热材料对墙体的热传递稳定性,有效保障墙体的吸热效果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包括结构墙体,所述结构墙体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设置有吸热板;所述结构墙体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处设置有若干让位槽,每一所述让位槽内腔与内嵌槽内腔相通,所述吸热板远离内嵌槽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可与让位槽内腔相通的侧边槽;每一所述让位槽内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定吸热板位置的固定环板,每一所述固定环板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热板可嵌置于内嵌槽内腔,操作人员转动固定环板并使其让位平面背朝内嵌槽,通过固定环板同时抵紧吸热板与结构墙体,以将吸热板固定于内嵌槽内腔;此时,吸热板与结构墙体紧密贴合,其极大地保障了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传递稳定性,当吸热板吸收阳光中的热量时,其可将热能不断传导至结构墙体上时,进而可有效保障结构墙体的吸热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热板外侧壁设置有两块抵接块,所述结构墙体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处设置有两个与抵接块相适配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完全抵入与之适配的限位槽内腔后,可提高吸热板在内嵌槽内腔的连接紧密度,进而有效保障了吸热板将热能传导至结构墙体上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吸热板与结构墙体的连接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接块的纵向截面呈燕尾槽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型的抵接块,其宽度方向一侧的侧边长度大于其另一侧的侧边长度,当其抵入与之适配的槽体内腔后,其位置较为稳定,且不易出现松动偏晃的现象,进而有效保障了吸热板在内嵌槽内腔的连接紧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内嵌槽内设置有两根定位杆,每一所述抵接块外表面贯穿设置有便于定位杆穿过的通连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抵接块抵入限位槽内腔时,定位杆恰好抵入通连孔内腔,其进一步限定了抵接块的位置,并进一步提高了吸热板在内嵌槽内腔的位置稳定性,提高了吸热板固定后的连接紧密度及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结构墙体外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移件,两个所述滑移件外共同可滑动设置有贴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贴合板可在两条滑移件上滑移,其外表面可同时抵紧结构墙体和吸热板的外表面,进而以进一步提高吸热板在内嵌槽内的抵紧程度,保障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能传导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结构墙体外表面且位于两个滑移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定贴合板位置的定位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用以限定贴合板在滑移件上的位移,进而可保障贴合板与结构墙体的贴合紧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板与贴合板磁性相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与贴合板磁性相吸后可限定贴合板在滑移件上的位置,其可有效保障贴合板同时对结构墙体和吸热板的抵紧程度,进而以保障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传导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贴合板远离定位板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提拉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件便于操作人员抓取,其便于操作人员施力以使贴合板与定位板分离,进而便于贴合板在滑移件上的快速滑移。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吸热板嵌置于内嵌槽内腔,再通过转动固定环板并使其让位平面背朝内嵌槽,固定环板同时抵紧吸热板与结构墙体,以将吸热板固定于内嵌槽内腔;吸热板可与结构墙体紧密贴合,其极大地保障了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传递稳定性,当吸热板吸收阳光中的热量时,其可将热能不断传导至结构墙体上时,进而可有效保障结构墙体的吸热效果;2.通过抵接块抵入限位槽内腔,以提高吸热板在内嵌槽内腔的贴合紧密度,进而以保障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传导稳定性;通过贴合板套设于滑移件上,以使其抵紧结构墙体和吸热板,进而以进一步提高吸热板对结构墙体的热传导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吸热板和结构墙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贴合板和定位板、结构墙体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中,1、结构墙体;101、内嵌槽;102、限位槽;103、定位杆;104、让位槽;105、定位板;2、吸热板;201、抵接块;202、通连孔;203、侧边槽;3、固定环板;301、让位平面;4、滑移件;401、水平板;402、纵向板;5、贴合板;501、提拉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包括结构墙体1。结构墙体1是由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的墙体,其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101。内嵌槽101内嵌置有吸热板2,吸热板2是由煤炭和炭黑加工制成的集热板,且其内腔填充有九根导热用实心铜管,以保障吸热板2对墙体的导热效果。参照图2,吸热板2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抵接块201,抵接块201沿纵向延伸设置,且其纵向截面呈燕尾槽型。结构墙体1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101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槽102,每一限位槽102内腔与内嵌槽101内腔相通,且其内径尺寸与抵接块201外周尺寸相适配,进而通过抵接块201抵入限位槽102内腔,以提高吸热板2在内嵌槽101内腔的位置稳定性。参照图2,每个限位槽102内侧壁垂直焊接有两根定位杆103,定位杆103为实心钢杆。每块抵接块201外表面贯穿设置有两个通连孔202,通连孔202内径尺寸与定位杆103外周尺寸相适配。当抵接块201抵入限位槽102内腔时,定位杆103可穿过通连孔202,以进一步提高吸热板2在内嵌槽101内的位置稳定性。参照2、3,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包括结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墙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101),所述内嵌槽(101)内设置有吸热板(2);所述结构墙体(1)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101)处设置有若干让位槽(104),每一所述让位槽(104)内腔与内嵌槽(101)内腔相通,所述吸热板(2)远离内嵌槽(10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可与让位槽(104)内腔相通的侧边槽(203);每一所述让位槽(104)内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定吸热板(2)位置的固定环板(3),每一所述固定环板(3)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包括结构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墙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内嵌槽(101),所述内嵌槽(101)内设置有吸热板(2);所述结构墙体(1)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101)处设置有若干让位槽(104),每一所述让位槽(104)内腔与内嵌槽(101)内腔相通,所述吸热板(2)远离内嵌槽(101)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可与让位槽(104)内腔相通的侧边槽(203);每一所述让位槽(104)内转动设置有用于限定吸热板(2)位置的固定环板(3),每一所述固定环板(3)其中一端设置有让位平面(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板(2)外侧壁设置有两块抵接块(201),所述结构墙体(1)外侧壁且位于内嵌槽(101)处设置有两个与抵接块(201)相适配的限位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高强度吸热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201)的纵向截面呈燕尾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岳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定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