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473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49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涉及渗井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渗水系统和围绕渗水系统外周设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对称的两组支撑机构和用于连接两组支撑机构的锁止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容纳板、底撑板和定位件,所述容纳板设置于底撑板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将底撑板固定于地面上;两块所述容纳板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抵,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相抵的两块容纳板相连,相抵的两块所述容纳板用于支撑渗水系统。本申请具有提高渗井系统的应用稳定性的效果。有提高渗井系统的应用稳定性的效果。有提高渗井系统的应用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渗井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小区泛指通过雨水集聚和再利用手段,使小区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雨季吸收水资源,减少洪涝灾害,而在旱季可以释放以往吸收的水资源,满足小区日常需要的新型小区。靠墙渗井系统是海绵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蓄水、渗水系统。
[0003]靠墙渗井系统大多直接设置在地面上,靠墙渗井系统包括外部支撑结构和内部渗水系统。其中,内部渗水系统由上而下依次包含有顶部种植土层、鹅卵石层、碎土层和底部种植层。外部支撑结构多为围绕内部渗水系统外周建造的混凝土墙体,以对内部渗水系统进行支撑。
[0004]然而,围绕内部渗水系统外周设置的混凝土墙体长时间被雨水侵蚀后,极易出现局部开裂,甚至坍塌的现象,进而极大地影响了渗井系统的应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普通渗井系统应用稳定性偏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渗水系统和围绕渗水系统外周设置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对称的两组支撑机构和用于连接两组支撑机构的锁止机构;每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容纳板、底撑板和定位件,所述容纳板设置于底撑板上,所述定位件用于将底撑板固定于地面上;两块所述容纳板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抵,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将相抵的两块容纳板相连,相抵的两块所述容纳板用于支撑渗水系统。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制的容纳板可有效隔离雨水,减少了容纳板被雨水侵蚀并造成开裂,甚至断裂的现象,保障了支撑装置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了渗水系统在地面上的应用稳定性;当容纳板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形变后,操作人员可通过锁止机构拆除两块容纳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并通过对支撑机构换新,以保障支撑装置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保障了渗水系统的应用稳定性。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抵接板、连接丝杆和锁止螺母;所述抵接板设置于每块容纳板相对的侧壁,两块所述容纳板相抵,靠近的两块所述抵接板相抵;所述连接丝杆穿设于相抵的两块抵接板,所述锁止螺母螺纹配合于连接丝杆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近的两块抵接板相抵后,增大了相抵的两块容纳板的接触面积,连接丝杆穿过相抵的两块抵接板后,锁止螺母在连接丝杆上螺纹拧紧,使相抵的两块容纳板固定连接,保障了两块容纳板的连接强度及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隔离机构,所述隔离机构包括隔离板;每一所述容纳板上分别设置有插接通道,两块所述容纳板相抵,靠近的两个所述插
接通道内腔相通;所述隔离板插接于相通的两个插接通道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板抵入相通的两个插接通道内,以封堵两块容纳板的连接空隙,减少了雨水穿过两块容纳板的连接空隙而向外流出的现象。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隔离机构还包括定向丝杆和固定螺母;所述定向丝杆设置于每一插接通道的侧壁内,且所述定向丝杆穿设于隔离板,所述固定螺母螺纹配合于定向丝杆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丝杆穿过隔离板后,限定了隔离板在插接通道内的位置,固定螺母在定向丝杆上螺纹拧紧,使隔离板稳定固定于插接通道内;同时,便于操作人员快速拆卸隔离板以换新。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容纳板与底撑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外接板和固定件;所述外接板设置于容纳板相对的侧壁,所述底撑板上设置有用于供容纳板抵入的沉降槽,所述固定件用于将外接板固定于底撑板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板抵入沉降槽内腔,使得容纳板快速定位于底撑板上;外接板增大了容纳板与底撑板的接触面积,固定件固定连接外接板和底撑板后,提高了容纳板在底撑板上的位置稳定性。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撑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外接板位于限位槽内。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板抵入限位槽内腔后,有效限定了外接板在底撑板上的位置,减少了外接板在底撑板上出现松晃、偏动的现象,提高了容纳板的应用稳定性。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容纳板与底撑板之间还设置有侧撑组件,所述侧撑组件包括定向杆和承接柱;所述定向杆转动设置于容纳板外侧壁,所述承接柱转动设置于底撑板顶壁,所述承接柱远离底撑板的端壁设置有供定向杆抵入并滑移的活动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向杆抵入活动槽内腔后,当容纳板受渗水系统抵压时,定向杆可沿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位移,以吸收容纳板受到的部分抵压作用力,进而减少了容纳板受力后出现过度形变的现象,保障了容纳板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撑组件还包括缓震单元,所述缓震单元包括弹性件和承接板;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活动槽的侧壁内,所述承接板设置于弹性件靠近定向杆的一端。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向杆朝向弹性件位移时,弹性件受力以压缩,进而以吸收容纳板受到的部分挤压作用力;同时,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作用力反作用于定向杆,以进一步减缓容纳板受到的挤压作用力。
[002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撑组件还包括过盈件,所述过盈件设置于承接板朝向定向杆的侧壁。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盈件胶黏固定于承接板朝向定向杆的侧壁,以增大定向杆与承接板相抵时的静摩擦系数,提高定向杆与承接板的抵接稳定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钢制的容纳板可有效隔离雨水,减少了容纳板被雨水侵蚀并造成开裂,甚至断裂的现象,保障了支撑装置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了渗水系统在地面上的应用稳定性;当容纳板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形变后,操作人员可通过锁止机构拆除两块容纳板
之间的连接结构,并通过对支撑机构换新,以保障支撑装置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保障了渗水系统的应用稳定性2. 定向杆抵入活动槽内腔后,当容纳板受渗水系统抵压时,定向杆可沿活动槽的延伸方向位移,以吸收容纳板受到的部分抵压作用力,进而减少了容纳板受力后出现过度形变的现象,保障了容纳板对渗水系统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板和底撑板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侧撑组件和容纳板、底撑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定向杆和承接柱连接关系的竖直方向剖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渗水系统;2、支撑装置;3、支撑机构;31、容纳板;311、插接通道;32、底撑板;321、沉降槽;322、限位槽;33、定位件;4、固定组件;41、外接板;42、固定件;5、锁止机构;51、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渗水系统(1)和围绕渗水系统(1)外周设置的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对称的两组支撑机构(3)和用于连接两组支撑机构(3)的锁止机构(5);每组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容纳板(31)、底撑板(32)和定位件(33),所述容纳板(31)设置于底撑板(32)上,所述定位件(33)用于将底撑板(32)固定于地面上;两块所述容纳板(31)相互靠近的侧壁相抵,所述锁止机构(5)用于将相抵的两块容纳板(31)相连,相抵的两块所述容纳板(31)用于支撑渗水系统(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5)包括抵接板(51)、连接丝杆(52)和锁止螺母(53);所述抵接板(51)设置于每块容纳板(31)相对的侧壁,两块所述容纳板(31)相抵,靠近的两块所述抵接板(51)相抵;所述连接丝杆(52)穿设于相抵的两块抵接板(51),所述锁止螺母(53)螺纹配合于连接丝杆(5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隔离机构(6),所述隔离机构(6)包括隔离板(61);每一所述容纳板(31)上分别设置有插接通道(311),两块所述容纳板(31)相抵,靠近的两个所述插接通道(311)内腔相通;所述隔离板(61)插接于相通的两个插接通道(31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绵小区靠墙渗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6)还包括定向丝杆(62)和固定螺母(63);所述定向丝杆(62)设置于每一插接通道(311)的侧壁内,且所述定向丝杆(62)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晓娟郑雅郡谷向飞谢庆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定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