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904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包括基坑基础、设置在基坑基础上的锚钉安装座和木柱,锚钉安装座上固设有多根位于基坑基础内的锚钉,锚钉安装座上有一钢筋混凝土立柱,木柱包括内柱和外套筒,内柱靠近锚钉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钢筋混凝土立柱内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上有多个螺母,螺母位于钢筋混凝土立柱内,且螺母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远离螺母的螺杆的自由端插接在木柱内。本申请内置钢筋混凝土立柱,外设螺杆和螺母将木柱的内杆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见的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大多采用多块片状的连接钢板通过打桩的方式整个嵌入到木柱底部,然后在连接钢板远离木柱的一端焊接在锚钉安装座上,利用锚钉安装座上的锚钉固定在基坑基础内。
[0003]由于片状的连接钢板端面类似锋利的刀口,操作者可通过外力作用较为轻松地将上述片状的连接钢板完全或部分嵌入到木柱内,但是也正是因为片状的连接钢板端面十分的锋利,在连接钢板嵌入木柱的同时,连接钢板也会将木柱切割成多块,此时木柱因受外力作用容易在连接钢板的切割界面处裂开,从而影响到木柱整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木柱柱脚节点结构的稳定性,提升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包括基坑基础、设置在所述基坑基础上的锚钉安装座和木柱,所述锚钉安装座上固设有多根位于基坑基础内的锚钉,所述锚钉安装座上一体浇筑成型有一钢筋混凝土立柱,所述木柱包括内柱和外套筒,所述内柱靠近锚钉安装座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安装孔,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内设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上焊接有多个螺母,所述螺母位于钢筋混凝土立柱内,且所述螺母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远离螺母的所述螺杆的自由端插接在所述木柱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混凝土立柱的存在提高了木柱安装的稳定性,同时采用螺杆和螺母通过旋设的方式将木柱的内杆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整个木柱柱脚节点结构更为稳定,且结构强度更高。此外,外套筒的设置保留了木柱原始的木纹纹路,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木柱的外貌,减少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存在对木柱美观度的影响。
[0007]优选的,所述内柱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卡箍,所述卡箍上设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与所述锚钉安装座固接。
[0008]通过卡箍和连接杆结构,将内柱下拉并固定在锚钉安装座上,使得内柱与锚钉安装座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和牢固;与此同时,上述连接杆位于内柱与外套筒之间,从而提高了内柱与外套筒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外套筒安装时的稳定性。
[0009]优选的,所述锚钉安装座背离基坑基础的端面上设有卡槽,所述木柱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外套筒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抵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套筒的外壁与卡槽的内壁抵触从而增加了外套筒与锚钉安装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木柱在安装时更为稳定。
[0011]优选的,所述锚钉安装座的底面积大于木柱的最大截面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木柱竖直放置时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施工过程中锚钉安装座置于基坑内时的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锚钉安装座部分或全部浇筑在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所述基坑基础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15]优选的,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胶水层,所述胶水层位于内柱和外套筒之间。
[0016]优选的,所述胶水层的材料为聚氨酯膨胀胶,所述聚氨酯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包括:1)麻纤维预处理:将麻纤维进行除杂烘干处理,然后再将烘干后的麻纤维的两端固定张紧后置于10

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8

10小时,脱液洗涤,稀酸溶液洗涤后再经清水洗涤2

3次,烘干,切短、打散;2)混合:将重量比为(80

100):(1.5

2.5):(1

1.2):1的聚醚多元醇、泡沫稳定剂、三乙醇胺和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混合均匀,得到聚醚多元醇溶液;3)将1)得到的打散后的短切麻纤维浸没在2)的聚醚多元醇溶液内,然后再加入PAPI,要求聚醚多元醇与PAPI的质量比为1:(1

1.5),搅拌10

15秒即可得到聚氨酯膨胀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外套筒与内柱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此外,利用聚氨酯膨胀胶的粘结强度和膨胀特性,此时未凝固的聚氨酯膨胀胶能够沿着螺杆从内柱的螺纹孔内进入到内柱与钢筋混凝土立柱之间的间隙内;同时再经由连接杆进入到内柱和锚钉安装座的卡槽之间的间隙内,随后在流入到锚钉安装座与基坑基础之间的间隙内;待聚氨酯膨胀胶的凝固后,此时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在聚氨酯膨胀胶的粘结作用下形成一个连续且稳定的整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8]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选为聚醚二元醇N

210、聚醚二元醇N

220、聚醚二元醇N

240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绑扎钢筋骨架,将钢筋骨架焊接在所述锚钉安装座上,然后在钢筋骨架上焊接多个螺母;同时将多根锚钉间隔焊接在所述锚钉安装座背离钢筋骨架的端面;将木柱切割成内柱和外套筒,同时在所述内柱的中心部位开设安装孔,在所述内柱的周侧壁上开设多个螺纹孔;步骤二、基坑开挖,通过斜撑支架将具有锚钉的所述锚钉安装座稳定地置于基坑内,并使锚钉的自由端深入靠近基坑底部;同时,在螺母内旋设螺杆,并在所述钢筋骨架外立模板,在模板上开设通孔,螺杆远离螺母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模板的通孔并突出在模板之外;
步骤三、在基坑内浇筑混凝土,并采用混凝土将所述锚钉安装座部分或完全浇筑在基坑基础内;同时在钢筋骨架处的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养护5

7天,边养护边转动螺杆,使螺杆与混凝土相对独立,得到具有钢筋混凝土立柱的锚钉安装座;步骤四、将螺杆从混凝土内拆除,将内柱套设在钢筋混凝土立柱上,同时对齐螺纹孔与相对应的螺母,然后将每个所述螺杆依次旋设在相对应的螺纹孔和螺母内;步骤五、将外套筒套设在内柱外,即可得到木柱柱脚节点结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简单,工序难度小,结构稳定度高,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即可完成整个操作,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前景。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内置钢筋混凝土立柱,外设螺杆和螺母将木柱的内杆与钢筋混凝土立柱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整个木柱柱脚节点结构更为稳定,同时使得木柱、锚钉安装座和基坑基础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更高。
[0022]2、本申请利用聚氨酯膨胀胶的粘结强度和膨胀特性,使未凝固的聚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包括基坑基础(1)、设置在所述基坑基础(1)上的锚钉安装座(2)和木柱(3),所述锚钉安装座(2)上固设有多根位于基坑基础(1)内的锚钉(2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安装座(2)上一体浇筑成型有一钢筋混凝土立柱(4),所述木柱(3)包括内柱(31)和外套筒(32),所述内柱(31)靠近锚钉安装座(2)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4)的安装孔(312),所述钢筋混凝土立柱(4)内设有钢筋骨架(41),所述钢筋骨架(41)上焊接有多个螺母(42),所述螺母(42)位于钢筋混凝土立柱(4)内,且所述螺母(42)内螺纹连接有螺杆(43),远离螺母(42)的所述螺杆(43)的自由端插接在所述木柱(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31)的外壁上开设有凹槽(313),所述凹槽(313)内设有卡箍(314),所述卡箍(314)上设有多根连接杆(315),连接杆(315)与所述锚钉安装座(2)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安装座(2)背离基坑基础(1)的端面上设有卡槽(22),所述木柱(3)卡接在卡槽(22)内,所述外套筒(32)的外壁与卡槽(22)的内壁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安装座(2)的底面积大于木柱(3)的最大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安装座(2)部分或全部浇筑在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所述基坑基础(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32)的内壁上设有胶水层(33),所述胶水层(33)位于内柱(31)和外套筒(32)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轻型木混合结构的木柱柱脚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33)的材料为聚氨酯膨胀胶,所述聚氨酯膨胀胶的制备方法,包括:1)麻纤维预处理:将麻纤维进行除杂烘干处理,然后再将烘干后的麻纤维的两端固定张紧后置于10

2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8

10小时,脱液洗涤,稀酸溶液洗涤后再经清水洗涤2

3次,烘干,切短、打散;2)混合:将重量比为(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向飞张悦林银珠沙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定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