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49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边缘上分别用于承载外井盖和内井盖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基座上设有通孔和通槽,所述内井盖中间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内穿插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挡块,所述转轴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契槽;所述外井盖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位于契槽的正上方,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在外井盖下端的输气管和安装在输气管下端的吸盘,所述外井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橡胶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盗性能高,安全性能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设施
,尤其是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
技术介绍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其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防盗井盖主要是加固井盖与底座牢固性,防止随意开启、防止窃贼把井盖盗走,避免行人及交通车辆发生意外、井内财物损失。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路政建设的逐步完善,井盖成为城市道路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近年来,因路面井盖缺失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带来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针对这种井盖缺失、受损现象,路政只能定期查看补充更换,尽量降低这一损害,较为费时费力,现有的防盗井盖仍存在丢失和损坏的可能,在井盖丢失损坏后无二层防护,过往人员容易掉落进井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防盗井盖防盗功能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防盗性能高,安全性能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边缘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外井盖,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内井盖,所述外井盖位于内井盖上端;所述基座中间设置有通孔,基座的通孔外侧设置有通槽,所述内井盖中间设置有沉头孔,所述内井盖的沉头孔内穿插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部与沉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挡块,所述转轴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契槽,所述契槽可供专用工具插入契合方便从外部转动转轴;所述外井盖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位于契槽的正上方,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在外井盖下端的输气管和安装在输气管下端的吸盘,所述外井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输气管正上方,所述输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气孔和吸盘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可启闭该进气孔的橡胶塞,所述进气孔与输气管的直径大于契槽和专用工具的直径以便供专用工具从外部穿入进气孔与契槽配合转动转轴。优选为:所述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上均设置有密封圈。优选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橡胶垫和若干设置在内井盖上的弹簧,所述弹性橡胶垫设置在弹簧上端且与转轴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性橡胶垫和内井盖固定连接。优选为:所述进气孔的直径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橡胶塞的形状与进气孔的形状相匹配,该橡胶塞的直径略大于进气孔直径。优选为:所述基座内边缘还设置有凸出的第三环形台阶,所述第三环形台阶位于内井盖下端,所述第三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内井盖和基座相接触。优选为:所述密封垫与内井盖的接触面设为波浪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防盗井盖设置成内井盖与外井盖的双重结构,当外井盖因意外情况破损或被偷盗时,通过内井盖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过往的行人不小心掉落进井中,提高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可减少定期派人查看的频率,减少人工劳动力;同时通过外盖板的防护在打开时需要将专用工具伸入到,可有效避免他人用工具直接转动转轴,提高防盗效果,同时通过吸盘组件将外井盖与转轴固定,起到双重防盗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基座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示例为:1、基座,2、第一环形台阶,3、第二环形台阶,4、外井盖,5、内井盖,6、通孔,7、通槽,8、沉头孔,9、转轴,10、挡块,11、契槽,12、输气管,13、吸盘,14、进气孔,15、橡胶塞,16、密封圈,17、弹簧,18、弹性橡胶垫,19、第三环形台阶,20、密封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内边缘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环形台阶2和第二环形台阶3,所述第一环形台阶2上设置有外井盖4,所述第二环形台阶3上设置有内井盖5,所述外井盖4位于内井盖5上端;所述基座1中间设置有通孔6,基座1的通孔6外侧设置有通槽7,所述通槽7为两个,两个通槽7分别位于基座1上的通孔6两侧,且两个通槽7处于同一直线,所述内井盖5中间设置有沉头孔8,所述内井盖5的沉头孔8内穿插设置有转轴9,转轴9的顶部与沉头孔8的形状一致,所述转轴9的顶部与内井盖5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转轴9的底端连接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的长宽与通槽7的长宽相匹配,所述挡块10与转轴9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9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契槽11,所述契槽11可供专用工具插入契合方便外外部转动转轴9;所述外井盖4与内井盖5之间设置有吸盘13组件,所述吸盘13组件位于契槽11的正上方,所述吸盘13组件包括固定在外井盖4下端的输气管12和安装在输气管12下端的吸盘13,所述外井盖4上开设有进气孔14,所述进气孔14位于输气管12正上方,所述输气管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气孔14和吸盘13连通,所述进气孔14内设置有可启闭该进气孔14的橡胶塞15,所述橡胶塞15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所述进气孔14与输气管12的直径大于契槽11和专用工具的直径以便供专用工具从外部穿入进气孔14与契槽11配合转动转轴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防盗井盖设置成内井盖与外井盖的双重结构,当外井盖因意外情况破损或被偷盗时,通过内井盖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过往的行人不小心掉落进井中,提高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可减少定期派人查看的频率,减少人工劳动力;同时通过外盖板的防护在打开时需要将专用工具伸入到,可有效避免他人用工具直接转动转轴,提高防盗效果,同时通过吸盘组件将外井盖与转轴固定,起到双重防盗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台阶2和第二环形台阶3上均设置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粘接在底座上,且所述第一环形台阶2与第二环形台阶3上的密封圈16分别与外井盖4和内井盖5相贴合;密封圈的设置可有效保证井盖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橡胶垫18和若干设置在内井盖5上的弹簧17,所述弹性橡胶垫18设置在弹簧17上端且与转轴9的顶部的底端相接触,所述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弹性橡胶垫18和内井盖5固定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边缘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外井盖,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内井盖,所述外井盖位于内井盖上端;所述基座中间设置有通孔,基座的通孔外侧设置有通槽,所述内井盖中间设置有沉头孔,所述内井盖的沉头孔内穿插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部与沉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挡块,所述转轴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契槽;所述外井盖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位于契槽的正上方,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在外井盖下端的输气管和安装在输气管下端的吸盘,所述外井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输气管正上方,所述输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气孔和吸盘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可启闭该进气孔的橡胶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边缘上设有凸出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一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外井盖,所述第二环形台阶上设置有内井盖,所述外井盖位于内井盖上端;所述基座中间设置有通孔,基座的通孔外侧设置有通槽,所述内井盖中间设置有沉头孔,所述内井盖的沉头孔内穿插设置有转轴,转轴的顶部与沉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转轴的顶部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挡块,所述转轴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契槽;所述外井盖与内井盖之间设置有吸盘组件,所述吸盘组件位于契槽的正上方,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固定在外井盖下端的输气管和安装在输气管下端的吸盘,所述外井盖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位于输气管正上方,所述输气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进气孔和吸盘连通,所述进气孔内设置有可启闭该进气孔的橡胶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盗井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程叶慧蓉李红英彭彩虹刘淳浩
申请(专利权)人:衢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