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45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护岸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包括沿河道长度方向设于中间河道与河岸之间的至少两组护岸板,护岸板设有若干通水道,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之间相邻护岸板上的通水道交错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相邻的护岸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与河道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减少水流对河岸冲刷的同时,还具有保持护岸与河岸之间的生态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
本技术涉及河道护岸建设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
技术介绍
风、行船等导致河水产生波浪、水流等会冲刷河岸,河岸在长期的冲刷下,容易产生崩塌或者淤积,从而导致河岸退化或是积淤,从而导致河岸不稳定,为了保护河岸安全、维护河内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美化环境,于是常会在河岸安装护岸。常规的护岸通常是采用结构性护岸,即采用砌石、混凝土挡块、钢板桩等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结构形成抗冲护岸,对于安排自身较为稳定的顺直河段,还可采用沙袋、土工织物等软体式护岸,皆为通过护岸结构将中间河道与河岸分隔,从而达到减少水流对河岸冲刷的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护岸结构通常将中间河道与河岸分开,从而使护岸与河岸之间的河道与中间河道的物质交换,从而影响河岸与护岸之间的河道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具有减少水流对河岸冲刷的同时,还具有保持护岸与河岸之间的生态环境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包括沿河道长度方向设于中间河道与河岸之间的至少两组护岸板,所述护岸板设有若干通水道,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之间相邻所述护岸板上的通水道交错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相邻的护岸板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与河道底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冲击于护岸板,从而进行初步的消能,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起到保护河岸的效果,水由通水道流进护岸板与河道之间,使护岸板与河道之间的水可于中心河道的水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持护岸与河岸之安静的生态环境。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之间相邻的护岸板之间设有消能柱,所述消能柱设于同一护岸板上相邻的通水道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进护岸板之间,在护岸板之间流动时,冲击消能柱,将水流动的动能转换成为撞击的内能,从而减缓水的流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同一所述护岸板上的消能柱成竖列分布,且位于同一所述护岸板上相邻竖列的消能柱位置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能柱交错设置,使水在护岸板之间流动时,由竖列上相邻的消能柱之间流过的水与相邻竖列消能柱撞击,从而具有更优的缓冲消能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护岸板沿河道长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安装柱和第二安装柱以及插设于第二安装柱内且插设于河道底部的固定桩,所述第一安装柱与第二安装柱均为中空柱体,所述第一安装柱远离与其连接的护岸板的一侧沿第一安装柱的轴线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安装柱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安装柱插设于第一安装柱内,从而连接相邻的护岸板,然后将固定柱插设于第二安装柱内并插设于河道底部,从而固定、限位护岸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桩的一端伸出第二安装柱外侧,且所述固定桩位于第二安装柱外侧的端部设有抵压于相邻护岸板上的压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顶具有限位、固定相邻护岸板的效果,增加护岸板之间连接处的连接结构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岸板靠近河岸的侧面设有矩形中空的过滤框,所述过滤框表面均匀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过滤框内填充有过滤异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框起到过滤中心河道内的杂物,具有减少杂物堆积于河岸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岸板位于过滤框相对的两侧设有L型安装板,位于同一护岸板上的安装板的一侧与所述护岸板连接、另一端朝靠近另一安装板一侧弯折,且所述安装板与过滤框靠近河岸的侧面部分抵接,所述安装板与过滤框之间设有紧固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用于限位、固定过滤框,通过紧固件连接安装板以及过滤框,从而具有限位过滤框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框的上端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嵌设有覆盖开口的盖合板,所述紧固件穿设于盖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板盖合开口,从而防止过滤框内的过滤异形块掉出过滤框外,而需要更换或是清洗过滤异形块时,将盖合板打开即可。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设有抵接于过滤框下端面的承托板,所述过滤框位于安装板外侧的框体上设有吊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托板用于承托过滤框,在安装过滤框时还起到定位的效果,吊环则是用于与绳子之类的连接物连接,从而便于将过滤框由安装板取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位于中心河道与河岸之间设有护岸板,水流冲击于护岸板,从而进行初步的消能,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刷,起到保护河岸的效果,水由通水道流进护岸板与河道之间,使护岸板与河道之间的水可于中心河道的水进行物质交换,从而保持护岸与河岸之安静的生态环境;护岸板上设有过滤框起到过滤中心河道内的杂物,具有减少杂物堆积于河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的爆炸图。图中,1、河岸;2、护岸板;21、第一安装柱;22、第二安装柱;23、固定桩;24、压顶;25、通水道;26、消能柱;27、安装板;28、承托板;3、过滤框;31、盖合板;32、限位板;33、紧固件;34、吊环;35、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包括护岸板2,护岸板2沿河道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块,且由连接组件连接形成一组护岸板2组,中心河道与河岸1之间设有至少两组护岸板2组,护岸板2上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通水道25,通水道25贯穿护岸板2,位于中心河道与河岸1之间相邻的两块护岸板2上的通水道25交错设置,护岸板2起到阻挡水流冲刷河岸1效果,而通水道25则是起到沟通护岸板2和河岸1之间的河道与中心河道之间的水流的效果,从而保持护岸板2与河岸1之间原有的生态系统。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柱21、第二安装柱22以及固定桩23,第一安装柱21与第二安装柱22沿河道长度方向分别设于同一护岸板2相对的两侧,第一安装柱21与第二安装柱22均为中轴线垂直的中空圆柱体,且第二安装柱22的外径小于第一安装柱21的内径,第一安装柱21远离与其护岸板2连接的侧壁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口,连接口贯穿第一安装柱21的侧壁且与第一安装柱21相对的两端面连通,连接口在水平面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安装柱22的外径,使第二安装柱22插设于相邻护岸板2的第一安装柱21内侧时不易由连接口移出,而因为第二连接柱为中空的圆柱体,所以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插设配合时,护岸板2可相对相邻护岸板2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微调相邻护岸板2之间的角度以适配河岸1的变化。固定桩23为直径小于第二安装柱22内径的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长度方向设于中间河道与河岸(1)之间的至少两组护岸板(2),所述护岸板(2)设有若干通水道(25),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1)之间相邻所述护岸板(2)上的通水道(25)交错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相邻的护岸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与河道底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河道长度方向设于中间河道与河岸(1)之间的至少两组护岸板(2),所述护岸板(2)设有若干通水道(25),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1)之间相邻所述护岸板(2)上的通水道(25)交错设置,沿河道长度方向相邻的护岸板(2)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且与河道底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河道与河岸(1)之间相邻的护岸板(2)之间设有消能柱(26),所述消能柱(26)设于同一护岸板(2)上相邻的通水道(2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护岸板(2)上的消能柱(26)成竖列分布,且位于同一所述护岸板(2)上相邻竖列的消能柱(26)位置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水型河道消浪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护岸板(2)沿河道长度方向上两侧的第一安装柱(21)和第二安装柱(22)以及插设于第二安装柱(22)内且插设于河道底部的固定桩(23),所述第一安装柱(21)与第二安装柱(22)均为中空柱体,所述第一安装柱(21)远离与其连接的护岸板(2)的一侧沿第一安装柱(21)的轴线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宽度小于第二安装柱(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坤方锡清曾庆凡张维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