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441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传输数据包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阻止不必要数据包的接入,且数据安全传输的过程中进行数据加密处理,确保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包的安全性,有效地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网络数据安全的越来越为人所关注,特别是物联网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网络更为紧密,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一般情况下,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包未加密和签名,很容易发生被窃听、篡改、伪造以及发送者抵赖等问题,在数据包传输的过程中,很容易泄露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S2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S3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S4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S5由待接收终端利用私钥解密;其中,所述私钥为与公钥配对的密钥;S6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检测处理,然后,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优选的,所述步骤S4加密步骤具体包括:第一加密和第二加密,所述第一加密为: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第一次加密,获得一级加密数据包,且第一次加密采用第一公钥进行加密;第二加密为:对一级加密数据包进行第二次加密,获得二级加密数据包。优选的,所述步骤S6进行病毒检测处理具体包括:当人脸数据信息经检测显示安全时,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当人脸数据信息经检测显示不安全时,将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查杀,将查杀后的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优选的,所述私钥通过外部存储设备保存,且私钥根据用户指令设定。优选的,所述待接收终端为用户分配信用值,根据所述信用值确定访问授权权限,待接收终端检测到用户发送的访问授权请求,所述访问授权请求包括:用户ID、登陆密码和访问事项。优选的,所述待接收终端上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包括恶意攻击检测、脆弱点检测、网络数据包捕获和网络拓扑检测;用户认证未成功,则拒绝接入请求。优选的,在接收进行安全传输预先处理后的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对与预先设置的安全策略信息不匹配的传输数据包采取丢弃处理。优选的,所述安全传输通过外网进行传输。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通过对传输数据包进行过滤,能够有效阻止不必要数据包的接入,且数据安全传输的过程中进行数据加密处理,确保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包的安全性,有效地增加了数据传输的安全系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S2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S3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S4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S5由待接收终端利用私钥解密;其中,私钥为与公钥配对的密钥;S6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检测处理,然后,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4加密步骤具体包括:第一加密和第二加密,第一加密为: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第一次加密,获得一级加密数据包,且第一次加密采用第一公钥进行加密;第二加密为:对一级加密数据包进行第二次加密,获得二级加密数据包。本专利技术中,步骤S6进行病毒检测处理具体包括:当人脸数据信息经检测显示安全时,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当人脸数据信息经检测显示不安全时,将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查杀,将查杀后的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本专利技术中,私钥通过外部存储设备保存,且私钥根据用户指令设定。本专利技术中,待接收终端为用户分配信用值,根据信用值确定访问授权权限,待接收终端检测到用户发送的访问授权请求,访问授权请求包括:用户ID、登陆密码和访问事项。本专利技术中,待接收终端上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包括恶意攻击检测、脆弱点检测、网络数据包捕获和网络拓扑检测;用户认证未成功,则拒绝接入请求。本专利技术中,在接收进行安全传输预先处理后的传输数据包的过程中,对与预先设置的安全策略信息不匹配的传输数据包采取丢弃处理。本专利技术中,安全传输通过外网进行传输。本专利技术: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由待接收终端利用私钥解密;其中,私钥为与公钥配对的密钥;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检测处理,然后,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nS2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nS3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nS4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nS5由待接收终端利用私钥解密;其中,所述私钥为与公钥配对的密钥;/nS6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检测处理,然后,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深度活体人脸相机采集人脸数据,获取人脸数据信息;
S2设置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安全策略信息过滤传输包接收人脸数据信息并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过滤除杂,去除无用数据信息;
S3对过滤处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通过运算处理方法进行安全传输;
S4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至少一次加密,至少一次的加密为采用公钥进行的加密,然后传输加密后的人脸数据信息;
S5由待接收终端利用私钥解密;其中,所述私钥为与公钥配对的密钥;
S6对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检测处理,然后,将人脸数据信息传输至存储库中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加密步骤具体包括:第一加密和第二加密,所述第一加密为:对传输中的人脸数据信息进行第一次加密,获得一级加密数据包,且第一次加密采用第一公钥进行加密;第二加密为:对一级加密数据包进行第二次加密,获得二级加密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活体人脸相机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进行病毒检测处理具体包括:当人脸数据信息经检测显示安全时,将人脸数据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平吴峰吴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臻面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