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4301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属于板料渐进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板料厚度、成形件的成形角、成形件的极限壁厚和原始板料的成形极限角;基于原始板料厚度,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根据成形件的成形角、成形极限角、成形件的极限壁厚和理论壁厚,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和该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上预加工出补料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板料在渐进成形过程中有充足的材料流动和补充,有效缓解了板料的过度减薄,提高了成形件的使用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特殊装置,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属于板料渐进成形

技术介绍
板料渐进成形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模柔性制造技术,该技术引入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分层制造的思想,将复杂的三维模型沿高度方向离散成若干层,并生成各等高线层上的加工轨迹,成形工具头沿等高线在二维层面上进行塑性加工,最终将板料成形出所需的制件。加工过程中不需要设计模具,对于小批量、高精度且形状复杂的零件,该技术的出现和应用能极大的节约生产成本,因此该技术开始逐渐运用于新品试制和复杂曲面件的制造。由于渐进成形其特殊的加工方式,成形工具头与板料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成形工具头在成形力的作用下对板料进行变薄拉延,成形区域的材料在工具头的作用下沿着工件轴向作剪切流动,板料厚度会减薄。而在加工过程中,板料四周被夹具夹紧,参与变形的材料总量是不变的,因此壁厚减薄的材料得不到补充,随着零件成形极限角的不同,板料的厚度减薄程度也不同,当厚度减薄到一定程度,该制件就达不到使用强度,甚至出现破裂等缺陷,从而失去了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原始板料厚度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板料厚度t0、成形件的成形角θ、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和原始板料的成形极限角θmax;
基于原始板料厚度t0,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t;
根据成形件的成形角θ、成形极限角θmax、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和理论壁厚t,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和该区域所用补料筋的尺寸;
在原始板料的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上预加工出补料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件的极限壁厚tmin根据原始板料的不同材料的强度进行厚度校核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极限角θmax根据原始板料的球形弧面回转体模型加工实验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预设算法计算成形件的理论壁厚t,包括:
t=t0·cosθ(1)
其中,t0为原始料板厚度,θ为成形件的成形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板料渐进成形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成形件上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包括:
判断成形件的成形角θ和成形极限角θmax的大小:
若θ≤θmax,则该加工区域不需要加工补料筋,
若θ>θmax,则该加工区域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
计算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面积ΔS:
ΔS=Δl×Δw(2)
其中,Δl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横截面长度,Δw为需要加工补料筋的区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光成冯星宇蒋哲东闫飞宇莫世缘查一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