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强专利>正文

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10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之间的末端设有动力组件,其前端设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承载板和设置于承载板外侧的活动板,承载板和活动板的上端通过支撑台连接,承载板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上端的水平高度,活动板和承载板的下端均固定在支撑板上,承载板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下端的水平高度;支撑板前端内侧的轨道上设有位于承载板之间的滑动辊,动力组件的液压杆与滑动辊的中部连接,液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套设在滑动辊上的拉力板,拉力板的末端连接在承载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
,特别是涉及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
技术介绍
千斤顶是是指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的小行程内顶开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千斤顶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机械式通过人工做工,通过齿轮驱动进行装置的驱动,便携性更高。现有的卧式千斤顶不能保证对车体足够的支撑,承载强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强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末端设有动力组件,其前端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承载板和设置于所述承载板外侧的活动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通过支撑台连接,所述承载板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上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活动板和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承载板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下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支撑板前端内侧的轨道上设有位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滑动辊,所述动力组件的液压杆与所述滑动辊的中部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套设在所述滑动辊上的拉力板,所述拉力板的末端连接在所述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拉力板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板末端之间固定板连接的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滑动辊的两端通过滑动轴承连接在所述轨道上。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之间设有若干个水平的连接杆。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有与滑动辊匹配的凹槽。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之间设有位于所述滑动辊前端的支撑柱。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上方设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橡胶。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强度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中滑动辊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板;2、动力组件;3、缓冲层;4、承载板;5、活动板;6、支撑台;7、轨道;8、滑动辊;9、液压杆;10、拉力板;11、复位弹簧;12、轴承;13、连接杆;14、凹槽;15、支撑柱;16、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中滑动辊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1,支撑板1之间的末端设有动力组件2,其前端设有升降组件,动力组件2与升降组件连接,并为其提供动力。动力组件2的具体结构是技术人员的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承载板4和设置于承载板4外侧的活动板5,承载板4之间设有若干个水平的连接杆13,连接杆13提高了承载板4的承载强度。承载板4和活动板5的上端通过支撑台6连接,支撑台6的上方设有缓冲层3,缓冲层3的材质为橡胶,缓冲层3用于提供缓冲,减少支撑台6对车体等漆面造成损伤。承载板4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5上端的水平高度,保证承载板4和活动板5抬起后支撑台6处于水平状态。活动板5和承载板4的下端均固定在支撑板1上,承载板4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活动板5下端的水平高度,实现支撑板1对活动板5、承载板4的支撑,同时减少承载板4与活动板5放置的空间。支撑板1前端内侧的轨道7上设有位于承载板4之间的滑动辊8,滑动辊8在轨道7上滑行。滑动辊8的两端通过滑动轴承12连接在轨道7上,轴承12的设置保证滑动辊8的正常滑行。承载板4上设有与滑动辊8匹配的凹槽14,保证承载板4收纳后的放置,减少占用空间。支撑板1之间设有位于滑动辊8前端的支撑柱15,支撑柱15用于支撑板1收纳后的支撑。动力组件2的液压杆9与滑动辊8的中部连接,通过动力组件2可以带动滑动辊8的往复运动。液压杆9的两侧分别设有套设在滑动辊8上的拉力板10,液压杆9移动的同时,拉力板10同时运动。拉力板10的末端连接在承载板4的下方,拉力板10运动通过带动承载板4旋转实现承载板4的上升。拉力板10的内侧设有与支撑板1末端之间固定板16连接的复位弹簧11,复位弹簧11用于固定板16的复位,便于承载板4和活动板5的收纳。使用时,动力组件2推动滑动辊8在轨道7上向前滑行,轨道7对滑动辊8提供支撑。同时,滑动辊8侧的拉力板10随着滑动辊8运动,与拉力板10连接的承载板4随之发生旋转,通过支撑台6连接的活动板5随之运动,实现支撑台6高度的调整。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强度高。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末端设有动力组件,其前端设有升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承载板和设置于所述承载板外侧的活动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通过支撑台连接,所述承载板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上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活动板和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承载板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下端的水平高度;/n所述支撑板前端内侧的轨道上设有位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滑动辊,所述动力组件的液压杆与所述滑动辊的中部连接,所述液压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套设在所述滑动辊上的拉力板,所述拉力板的末端连接在所述承载板的下方,所述拉力板的内侧设有与所述支撑板末端之间固定板连接的复位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载强度高的千斤顶,包括对称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的末端设有动力组件,其前端设有升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承载板和设置于所述承载板外侧的活动板,所述承载板和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通过支撑台连接,所述承载板上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上端的水平高度,所述活动板和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均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承载板下端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活动板下端的水平高度;
所述支撑板前端内侧的轨道上设有位于所述承载板之间的滑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