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8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包括支架、大车和横梁,所述支架顶端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横梁,所述小车内部卷线辊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制动机构,所述横梁下方吊钩的顶端设置有防摆机构,所述支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脚,所述套脚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清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清理盒、卡口、卡杆、拉伸弹簧和小轮,清理盒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外壁的一端,清理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口,卡杆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套脚的两侧,且卡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套脚的一侧,该结构实现了轨道的自动清理,有利于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起重机
,具体为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是桥式起重机的一种变形,主要用于室外装卸作业。它的金属结构像门形框架,故称之为门式起重机,承载主梁下安装两条支脚,可以直接在地面的轨道上行走,主梁两端可以具有外伸悬臂梁,门式起重机具有场地利用率高、作业范围大、适应面广、通用性强等特点,在港口货场得到广泛使用,传统的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第一、传统的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在作业中容易发生制动装置失灵的情况;第二、传统的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在作业中容易发生摆钩现象;第三、传统的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不能对轨道进行自动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制动效果不好、易摆钩和必须人工清理轨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包括支架、大车和横梁,所述支架顶端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横梁,且横梁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横梁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大车轨,且大车轨的内部均设置有大车轮,所述大车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车,且大车的顶端延伸至横梁的上方,所述大车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一侧大车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均延伸至大车的两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一侧驱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齿条上方驱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大车内部第二电机的另一侧设置有小车,且小车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小车轮,所述小车轮下方大车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小车轨,且小车轮的底端均延伸至小车轨的内部,所述小车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小车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大车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一侧小车内部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卷线辊,所述小车内部卷线辊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制动机构,所述小车底端小车轮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吊索,且吊索的一端延伸至卷线辊的外壁,所述横梁下方吊索的底端设置有吊钩,所述横梁下方吊钩的顶端设置有防摆机构,所述支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脚,所述套脚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机轮,所述套脚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机构。优选的,所述制动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气缸、推杆、横杆、铰接杆、制动片、滑杆、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滑槽均开设于小车内部底端的两端,且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气缸设置于小车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杆。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横杆,且横杆的两端皆均匀通过铰接件铰接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底端均通过铰接件铰接有制动片,且制动片的一侧之间均通过铰接件铰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的顶端。优选的,所述防摆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防摆盒、定杆、定滑轮、防摆架、第一滑轨、第二滑块、压缩弹簧、动滑轮、上绳口和下绳口,所述防摆盒固定连接于吊钩的顶端,所述防摆盒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上绳口,且防摆盒的底端开设有下绳口。优选的,所述防摆盒内部两侧的顶端均设置有定杆,且定杆的一侧均活动连接有定滑轮,所述防摆盒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摆架,且防摆架顶端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动滑轮,所述第一滑轨内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清洁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清理盒、卡口、卡杆、拉伸弹簧和小轮,所述清理盒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套脚外壁的一端,且清理盒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小轮,所述清理盒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口,所述卡杆均通过铰接件铰接于套脚的两侧,且卡杆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于套脚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安装有气缸、推杆、横杆、铰接杆、制动片、滑杆、滑槽和第一滑块,气缸推动推杆,推杆推动横杆,横杆向下移动,在铰接件的配合下,横杆会给铰接杆施加外力,在滑杆、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下,制动片会向靠近卷线辊的方向移动,当制动片与卷线辊接触时,制动片与卷线辊之间会产生摩擦力,气缸往下推推杆的程度越大,摩擦力也就越大,直到卷线辊停止转动时,停止气缸工作,此时即实现了对卷线辊的制动,采用双卷线辊和双向制动结构,有利于制动效果达到更好状态;(2)通过安装有防摆盒、定杆、定滑轮、防摆架、第一滑轨、第二滑块、压缩弹簧、动滑轮、上绳口和下绳口,大车和小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吊索和吊钩会发生摆动,吊索从防摆盒的上绳口进入穿过下绳口,最后从另一侧的上绳口穿出,当吊索发生摆动时,安装在定杆上的定滑轮会起到限制作用,同时,在滑轨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下,动滑轮会压缩安装在防摆架之间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会给吊索一个缓冲作用,在该结构的配合下,此时即实现了吊索和吊钩防摆效果,有利于节省起吊过程中为稳定吊钩所需的时间;(3)通过安装有清理盒、卡口、卡杆、拉伸弹簧和小轮,当起重机需要移动时,拉开卡杆,在铰接件的配合下,将原本被卡杆固定着的清理盒转动到与地面接触,启动起重机驱动装置,在小轮的配合下,清理盒会沿着轨道移动,清理盒移动的同时,会将轨道上的石子等异物自动铲到清理盒内部,当起重机移动到指定地点之后,地面工作人员清理掉里面的异物,接着转动清理盒,同时拉动卡杆,使得卡杆与卡口卡和住,此时即完成了对清理盒的固定,该结构实现了对起重机轨道的自动清理,有利于节省人工清理轨道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置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制动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装置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装置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清洁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套脚;3、底板;4、制动机构;401、气缸;402、推杆;403、横杆;404、铰接杆;405、制动片;406、滑杆;407、滑槽;408、第一滑块;5、防摆机构;501、防摆盒;502、定杆;503、定滑轮;504、防摆架;505、滑轨;506、第二滑块;507、压缩弹簧;508、动滑轮;509、上绳口;510、下绳口;6、清洁机构;601、清理盒;602、卡口;603、卡杆;604、拉伸弹簧;605、小轮;7、第一齿条;8、小车轨;9、小车轮;10、第一齿轮;11、第一电机;12、大车;13、小车;14、第二电机;15、第一锥形齿轮;16、第二锥形齿轮;17、第二齿条;18、横梁;19、大车轨;20、大车轮;21、支撑柱;22、卷线辊;23、吊钩;24、机轮;25、驱动杆;26、第二齿轮;27、吊索。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包括支架(1)、大车(12)和横梁(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横梁(18),且横梁(18)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17),所述横梁(18)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大车轨(19),且大车轨(19)的内部均设置有大车轮(20),所述大车轮(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车(12),且大车(12)的顶端延伸至横梁(18)的上方,所述大车(12)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且第一锥形齿轮(15)一侧大车(1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杆(25),所述驱动杆(25)的两端均延伸至大车(12)的两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一侧驱动杆(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所述第二齿条(17)上方驱动杆(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大车(12)内部第二电机(14)的另一侧设置有小车(13),且小车(13)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小车轮(9),所述小车轮(9)下方大车(12)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小车轨(8),且小车轮(9)的底端均延伸至小车轨(8)的内部,所述小车(1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且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小车(1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下方大车(1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条(7),所述第一电机(11)一侧小车(13)内部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柱(21),且支撑柱(21)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卷线辊(22),所述小车(13)内部卷线辊(22)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制动机构(4),所述小车(13)底端小车轮(9)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吊索(27),且吊索(27)的一端延伸至卷线辊(22)的外壁,所述横梁(18)下方吊索(27)的底端设置有吊钩(23),所述横梁(18)下方吊钩(23)的顶端设置有防摆机构(5),所述支架(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3),且底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脚(2),所述套脚(2)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机轮(24),所述套脚(2)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包括支架(1)、大车(12)和横梁(1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顶端的一侧之间均设置有横梁(18),且横梁(18)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二齿条(17),所述横梁(18)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大车轨(19),且大车轨(19)的内部均设置有大车轮(20),所述大车轮(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车(12),且大车(12)的顶端延伸至横梁(18)的上方,所述大车(12)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5),且第一锥形齿轮(15)一侧大车(1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驱动杆(25),所述驱动杆(25)的两端均延伸至大车(12)的两端,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5)一侧驱动杆(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6),所述第二齿条(17)上方驱动杆(2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大车(12)内部第二电机(14)的另一侧设置有小车(13),且小车(13)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小车轮(9),所述小车轮(9)下方大车(12)内部的底端均开设有小车轨(8),且小车轮(9)的底端均延伸至小车轨(8)的内部,所述小车(1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1),且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延伸至小车(13)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下方大车(1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齿条(7),所述第一电机(11)一侧小车(13)内部底端的两侧均匀设置有支撑柱(21),且支撑柱(21)的一端之间均设置有卷线辊(22),所述小车(13)内部卷线辊(22)的一侧之间设置有制动机构(4),所述小车(13)底端小车轮(9)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吊索(27),且吊索(27)的一端延伸至卷线辊(22)的外壁,所述横梁(18)下方吊索(27)的底端设置有吊钩(23),所述横梁(18)下方吊钩(23)的顶端设置有防摆机构(5),所述支架(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底板(3),且底板(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套脚(2),所述套脚(2)的底端皆均匀设置有机轮(24),所述套脚(2)的一端均设置有清洁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梁吊钩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气缸(401)、推杆(402)、横杆(403)、铰接杆(404)、制动片(405)、滑杆(406)、滑槽(407)和第一滑块(408),所述滑槽(407)均开设于小车(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矿冶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