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08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因各个子系统提供的协议和接口都不相同导致可视化系统需开发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与各子系统对接的问题,后期各子系统的接口维护和更新时只需更新各子系统对应的对接插件即可,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指挥中心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中,其数据涉及到的设备非常多且非常广,用户或者供应商会根据业务分类建设适用于自身的业务子系统,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是在各个子系统为其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可视化操作,然而,由于各个子系统的建设单位不同、建设方式不同和提供获取数据的接口、协议也不相同,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从各子系统中获取各子系统的数据时,必须使用各子系统提供的接口和协议且开发对应的应用程序才能获取各子系统数据。由于各子系统提供的接口、协议都不相同,拼接大墙可视化对接的子系统越多,其接应对对接数据应用程序也就越多,在一般情况下,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需要对接几十个子系统,对接数据程序同样也要开发几十个应用程序与之对接才能获取子系统的数据,导致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另外,随着用户业务的拓展,业务子系统逐渐增多,当部分子系统因后期业务调整或升级引起接口变动时,拼接大墙可视化系统对接数据程序也需要重新开发,工作量大且后期维护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数据对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因每个子系统的接口和协议都不相同导致需要开发多种应用程序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可视化系统,包括: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r>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通过向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和接收对接插接根据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并将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中,从而可视化系统在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系统数据,解决了因各个子系统提供的协议和接口都不相同导致可视化系统需开发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与各子系统对接的问题,后期各子系统的接口维护和更新时只需更新各子系统对应的对接插件即可,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包括:从所述配置文件读取各子系统的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加载各子系统的所述对接插件。通过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各子系统的配置参数信息来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使得可视化系统通过对接插件即可与各子系统实现数据对接,无需开发对应的应用程序。进一步地,所述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调度指令为:通过定时器定时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通过定时器想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从而可以定时获取子系统的系统数据,使得可视化系统在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直接获取子系统的系统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系统数据包括所述子系统的业务数据和设备数据;所述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子系统获取的系统数据包括: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所述子系统获取的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设备数据。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系统数据进行解析和筛选获得有效系统数据;所述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将所述有效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通过对系统数据进行解析和筛选并将解析和筛选后获得的有效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中,从而可以节省可视化系统的存储空间,加快数据读取的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包括: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表,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从所述数据库表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通过将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表中,从而在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从数据库表中直接读取对应的系统数据。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表包括: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数据库表对应的数据插件,通过所述数据插件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表。通过将系统数据上处置数据库表对应的数据插件,再通过数据插件将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的数据库表中,使得可视化系统无需开发多种应用程序即可与各子系统实现对接。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对接装置,包括:加载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数据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通过指令发送模块向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和数据接收模块接收对接插接根据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并由数据上传模块将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中,从而可视化系统在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系统数据,解决了因各个子系统提供的协议和接口都不相同导致可视化系统需开发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与各子系统对接的问题,后期各子系统的接口维护和更新时只需更新各子系统对应的对接插件即可,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对接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对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向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和接收对接插接根据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并将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中,从而可视化系统在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系统数据,解决了因各个子系统提供的协议和接口都不相同导致可视化系统需开发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与各子系统对接的问题,后期各子系统的接口维护和更新时只需更新各子系统对应的对接插件即可,减少了大量的工作量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对系统数据进行解析和筛选并将解析和筛选后获得的有效系统数据上传至可视化系统中,从而可以节省可视化系统的存储空间,加快数据读取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的另一个流程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一种数据对接装置的模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n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n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n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对接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可视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
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
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
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以使所述可视化系统执行可视化操作时可读取对应的所述系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配置文件加载各子系统的对接插件包括:
从所述配置文件读取各子系统的配置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信息加载各子系统的所述对接插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调度指令为:
通过定时器定时向所述对接插件发送数据读取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数据包括所述子系统的业务数据和设备数据;
所述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子系统获取的系统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所述子系统获取的所述业务数据和所述设备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据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对接插件根据所述数据读取指令从对应的所述子系统中获取的系统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系统数据进行解析和筛选获得有效系统数据;
所述将所述系统数据上传至所述可视化系统包括:
将所述有效系统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庆一
申请(专利权)人: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