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403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丝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包括机架和第二过线轮,所述机架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机架的左侧上端开设有进线口,所述机架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线口,所述机架的前端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过线轮,所述第一过线轮的右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过线轮的后端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下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转轴、固定杆、伺服电机、卷轴、钢绳、限位块、通槽、拉力传感器和滑槽,从而提高调节效果,且精确的控制张力,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丝生产
,具体为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合股机主要用于花线、胶质铜软线及各种橡塑线缆、电话线缆等绝缘导线的绞合之设备。此设备增加光杠排线装置,排线位置调整灵活。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575267U),公开了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包括机架、进线导向机构、上初卷轮、下初卷轮和过线轮,所述从合股机转出后经过进线导向机构绕向下初卷轮,再由下初卷轮绕向上初卷轮,然后由上初卷轮再绕回下初卷轮上,如此在上、下初卷轮之间反复缠绕3-5次,之后再由上初卷轮绕向过线轮,所述过线轮为同轴的前后重叠轮,过线轮分为内过线轮和外过线轮。在实现本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该技术虽然采用弹簧和摆臂配合对张力进行调节,但是调节效果不理想,且无法精确的控制张力,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第二过线轮(7);/n所述机架(1)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3),所述机架(1)的左侧上端开设有进线口(4),所述机架(1)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线口(5),所述机架(1)的前端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过线轮(6),所述第一过线轮(6)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第二过线轮(7)的后端与滑槽(17)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7)的下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上端与第二过线轮(7)固定连接;/n所述第一过线轮(6)的下端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股机稳线稳张力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第二过线轮(7);
所述机架(1)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2),所述控制开关(2)的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3),所述机架(1)的左侧上端开设有进线口(4),所述机架(1)的右侧下端开设有出线口(5),所述机架(1)的前端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一过线轮(6),所述第一过线轮(6)的右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第二过线轮(7)的后端与滑槽(17)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7)的下端右侧固定安装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的上端与第二过线轮(7)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线轮(6)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三过线轮(8),所述机架(1)的右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1),所述伺服电机(11)的前端设置有卷轴(12),所述伺服电机(11)的电机轴输出端与卷轴(12)传动连接,所述卷轴(12)的外表面缠绕有钢绳(1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日织带皮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