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036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并具体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具体包括外壳、若干放线盘、若干放线电机、若干过线导轮以及若干张力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张力伺服电机、张力检测单元以及长度检测单元的方式实现了通过张力检测单元获取芯线的张力信息以及通过长度检测单元获取芯线的出线速度信息发送到后台控制心痛进行判断,并经由所述张力伺服电机对芯线进行调整的方法实现了出线流程的自动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完全由张力配重块来决定的两条芯线的张力容易造成两条芯线的张力不一致以及绞合成型的两条芯线对应的长度不可调,在生产完成后不方便进行二次裁剪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
技术介绍
放线架是一种被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放线装置。其主要功能是使卷取在线轴上的线状物(如电线、铜丝等)能根据生产线的要求均速放出,现有的设备在运行时芯线进入设备内部之后,通过设备内置的张力配重块调整调节导轮,从而实现调节线材的张力,但是该种调节方式在用于生产千兆及以上网络线(cat7、cat8),高清数字多媒体线(HDMI)、或USB3.1线缆时存在以下缺陷:1.完全由张力配重块来决定的两条芯线的张力容易造成两条芯线的张力不一致;2.绞合成型的两条芯线对应的长度不可调,在生产完成后不方便进行二次裁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可灵活调整芯线的张力以及长度的的新型双头放线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包括外壳、若干放线盘、若干放线电机、若干过线导轮以及若干张力伺服电机;所述放线盘、若干所述放线电机、若干所述过线导轮以及若干所述张力伺服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放线盘固定在所述放线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外部芯线缠绕在所述放线盘上并通过所述过线导轮拉直之后穿出所述外壳并连接到外部的绞线设备,所述张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过线导轮相连,同时所述张力伺服电机还与后台控制系统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调节导轮;所述调节导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拉直所述外部芯线,所述调节导轮还与所述张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张力检测单元;所述张力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拉直所述外部芯线,所述张力检测单元还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相连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长度检测单元;所述长度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并与所述外部芯线相接,所述长度检测单元还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相连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张力检测单元为线材张力计。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张力伺服电机、张力检测单元以及长度检测单元的方式实现了通过张力检测单元获取芯线的张力信息以及通过长度检测单元获取芯线的出线速度信息发送到后台控制心痛进行判断,并经由所述张力伺服电机对芯线进行调整的方法实现了出线流程的自动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当中完全由张力配重块来决定的两条芯线的张力容易造成两条芯线的张力不一致以及绞合成型的两条芯线对应的长度不可调,在生产完成后不方便进行二次裁剪的问题,方便了用户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名称为:10-外壳、20-放线盘、30-放线电机、40-过线导轮、50-张力伺服电机、60-调节导轮、70-张力检测单元、80-长度检测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0、若干放线盘20、若干放线电机30、若干过线导轮40以及若干张力伺服电机50;放线盘20、放线电机30、过线导轮40以及张力伺服电机50均设置在外壳10内,放线盘20固定在放线电机30的输出轴上,所述外部芯线缠绕在放线盘20上并通过过线导轮40拉直之后穿出外壳10并连接到外部的绞线设备,张力伺服电机50的输出轴与过线导轮40相连,同时张力伺服电机50还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相连;放线盘20用于收纳需要放出的所述外部芯线;放线电机30用于带动放线盘20旋转;张力伺服电机50用于根据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发送的张力控制信息控制过线导轮40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张力伺服电机50用于根据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发送的线材控制信息控制过线导轮40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伸出的长度。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调节导轮60;调节导轮60设置在外壳10内并拉直所述外部芯线,调节导轮60还与张力伺服电机50的输出轴相连;调节导轮60用于跟随张力伺服电机50的输出轴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以及伸出长度。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若干张力检测单元70;张力检测单元70设置在外壳10内并拉直所述外部芯线,张力检测单元70还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相连相连;张力检测单元70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张力伺服电机50还用于根据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张力控制信息控制调节导轮60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还包括若干长度检测单元80;长度检测单元80设置在外壳10的外侧并与所述外部芯线相接,长度检测单元80还与所述后台控制系统相连相连;长度检测单元80用于获取所述外部芯线的出线速度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张力伺服电机50还用于根据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发送的所述出线速度控制信息控制调节导轮60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伸出速度,并最终调整所述外部芯线的伸出长度。进一步的,张力检测单元70为线材张力计。在本技术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当用户使用本技术时,用户先将需要拉出的所述外部芯线缠绕到放线盘20,之后用户拉出所述外部芯线并压在过线导轮40、调节导轮60、张力检测单元70以及长度检测单元80之后连接到外部的绞线设备,而当本技术在出线时,放线电机30用于带动放线盘20旋转,此时本技术开始出线,同时张力检测单元70获取各根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判断当所述张力信息不在预设张力范围内时,控制对应的张力伺服电机50带动调节导轮60转动,从而调整所述外部芯线的张力,之后长度检测单元80获取所述外部芯线的出线速度信息,并发送到所述后台控制系统,此时当所述后台控制系统判断两条所述外部芯线的出线速度信息不一致时,向对应的张力伺服电机50发送出线速度控制信息控制调节导轮60旋转,从而控制所述外部芯线伸出速度,并最终调整所述外部芯线的伸出长度,从而实现出线流程的自动控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若干放线盘、若干放线电机、若干过线导轮以及若干张力伺服电机;/n所述放线盘、若干所述放线电机、若干所述过线导轮以及若干所述张力伺服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放线盘固定在所述放线电机的输出轴上,外部芯线缠绕在所述放线盘上并通过所述过线导轮拉直之后穿出所述外壳并连接到外部的绞线设备,所述张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过线导轮相连,同时所述张力伺服电机还与后台控制系统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若干放线盘、若干放线电机、若干过线导轮以及若干张力伺服电机;
所述放线盘、若干所述放线电机、若干所述过线导轮以及若干所述张力伺服电机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放线盘固定在所述放线电机的输出轴上,外部芯线缠绕在所述放线盘上并通过所述过线导轮拉直之后穿出所述外壳并连接到外部的绞线设备,所述张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过线导轮相连,同时所述张力伺服电机还与后台控制系统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头放线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导轮;
所述调节导轮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拉直所述外部芯线,所述调节导轮还与所述张力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登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捷电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