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400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双轴模块、第一连动机构、第二连动机构、第一物件以及第二物件。双轴模块设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第一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机体且耦接双轴模块。第二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体且耦接双轴模块。第一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并与第一连动机构相连接。第二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机体并与第二连动机构相连接。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一夹角时,第一物件相对第一机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且第二物件相对第二机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二夹角时,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彼此相对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折叠式电子装置会使用转轴模块或是双轴模块连接于两机体之间,以使两机体能相对展开或闭合。随着消费者对于显示屏幕的大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遂出现了具有双显示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此种折叠式电子装置于两机体各自提供有一个显示屏幕,藉此提供比传统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更大的显示画面。然而,市面上现有的此类折叠式电子装置中,为了避免两个机体在开阖的过程中,两个显示屏幕彼此会造成干涉,一般会设计成两个显示屏幕都与转轴模块或是双轴模块存在较大的间距,而当两个显示屏幕彼此平行时,两个显示屏幕彼此之间存在着过大的间距,此间距将破坏两个显示屏幕彼此之间在视觉上的连续性,造成使用者的观看感受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所造成的让用户的观看感受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双轴模块、第一连动机构、第二连动机构、第一物件以及第二物件。双轴模块设置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第一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一机体且耦接双轴模块。第二连动机构设置于第二机体且耦接双轴模块。第一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机体并与第一连动机构相连接。第二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机体并与第二连动机构相连接。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一夹角时,第一物件相对第一机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且第二物件相对第二机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当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通过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二夹角时,第一物件相对第一机体滑动而远离第一初始位置,第二物件相对第二机体滑动而远离第二初始位置,且第一物件与第二物件彼此相对靠近。第二夹角相异于第一夹角。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当二机体相互平行时,通过至少使第一物件滑移靠近第二物件,能够消除第一物件及第二物件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更佳的观看效果。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一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二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B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二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B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C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三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B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三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C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三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6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B绘制图6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6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6B中连接部、第一导引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D绘制图6C中第一导引部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图6E至图6H绘制图6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7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7B绘制图7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7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7B中连接部、第一导引部、第二导引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D绘制图7C中第一导引部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图7E至图7H绘制图7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8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B绘制图8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8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8B中连接部、第一导引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D绘制图8C中第一导引部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图8E至图8H绘制图8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9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9B绘制图9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9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9B中连接部、第一导引部、第二导引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D绘制图9C中第一导引部的设计原理示意图;图9E至图9H绘制图9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10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一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B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C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1D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四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2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机体及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具有第三夹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3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3B绘制图13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13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13B中连接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D至图13G绘制图13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14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4B绘制图14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14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14B中连接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D至图14G绘制图14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15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5B绘制图15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15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15B中连接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5D至图15G绘制图15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16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6B绘制图16A中的构件的爆炸图;图16C以不同视角绘制图16B中连接部、第一轴套及第二轴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D至图16G绘制图16A中的构件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17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18A至图18C绘制图17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作动原理示意图;图19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导引部的示意图;图20A绘制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折叠式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n双轴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n第一连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且耦接所述双轴模块;/n第二连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且耦接所述双轴模块;/n第一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并与所述第一连动机构相连接;以及/n第二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并与所述第二连动机构相连接;/n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n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彼此相对靠近,其中所述第二夹角相异于所述第一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03 US 62/894,979;20191004 US 62/911,195;2019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
双轴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之间;
第一连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且耦接所述双轴模块;
第二连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且耦接所述双轴模块;
第一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体并与所述第一连动机构相连接;以及
第二物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体并与所述第二连动机构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一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处于第一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处于第二初始位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二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彼此相对靠近,其中所述第二夹角相异于所述第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件与所述第二物件分别具有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以配合彼此以使所述第一物件及所述第二物件滑移且抵靠于彼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三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维持于滑动后的位置而仍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维持于滑动后的位置而仍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夹角相异于所述第二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四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维持于滑动后的位置而仍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维持于滑动后的位置而仍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第四夹角相异于所述第三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机体与所述第二机体通过所述双轴模块相对旋转而具有第三夹角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且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所述第三夹角相异于所述第二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具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机体具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连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块、第一连杆以及第一滑移件,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具有第一连动部,其中所述第一连动部耦接所述双轴模块,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耦接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移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且耦接所述第一连杆,其中所述第一物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移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第二连杆以及第二滑移件,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且具有第二连动部,其中所述第二连动部耦接所述双轴模块,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且耦接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移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且耦接所述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二物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移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受动端及第一摆动端,所述第一摆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受动端,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第一受动端及所述第一摆动端的交界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受动端耦接所述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摆动端耦接所述第一滑移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受动端及第二摆动端,所述第二摆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受动端,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受动端及所述第二摆动端的交界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受动端耦接所述第二滑块,且所述第二摆动端耦接所述第二滑移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体具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机体具有第二支架,其中所述双轴模块包括:
扭力模块;
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与所述扭力模块并列设置;
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套,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二轴套,且所述第一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且所述第二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机构,设置于所述双轴模块,且配置用以使所述第一机体及所述第二机体相对彼此同步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模块还包括:
第一导引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套,且耦接所述第一连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物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动机构;以及
第二导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且耦接所述第二连动机构,所述第二物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动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部包括第一空转段、第一静止段以及第一驱动段,所述第一空转段在所述第一轴套的直径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套外,所述第一静止段在所述第一轴套的直径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套外,且所述第一空转段及所述第一静止段位在所述第一轴套的不同横截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空转段及所述第一静止段之间,且在所述第一轴套的直径方向及轴线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套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一空转段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一空转段及所述第一驱动段的交界处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处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一驱动段及所述第一静止段的交界处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一静止段时,所述第一物件相对所述第一机体远离所述第一初始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轴套界定第一轴线,在所述第一空转段界定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段的第一空转端点,在所述第一空转段及所述第一驱动段的交界处界定第一空转驱动点,在所述第一驱动段及所述第一静止段的交界处界定第一驱动静止点,在所述第一静止段界定远离所述第一驱动段的第一静止端点,其中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一空转端点及所述第一空转驱动点界定出第一空转圆心角,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一空转驱动点及所述第一驱动静止点界定出第一驱动圆心角,且在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一驱动静止点及所述第一静止端点界定出第一静止圆心角,其中所述第一空转圆心角、所述第一驱动圆心角及所述第一静止圆心角的总和等于18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部包括第二空转段、第二静止段以及第二驱动段,所述第二空转段在所述第二轴套的直径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外,所述第二静止段在所述第二轴套的直径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外,且所述第二空转段及所述第二静止段位在所述第二轴套的不同横截面上,所述第二驱动段连接于所述第二空转段及所述第二静止段之间,且在所述第二轴套的直径方向及轴线方向上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二轴套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段及所述第一静止段的交界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段及所述第一空转段的交界处的宽度,且所述第二驱动段及所述第二静止段的交界处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驱动段及所述第二空转段的交界处的宽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二空转段时,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二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二空转段及所述第二驱动段的交界处时,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处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二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二驱动段及所述第二静止段的交界处时,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滑动而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其中当所述第二连动机构耦接所述第二静止段时,所述第二物件相对所述第二机体远离所述第二初始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轴套界定第二轴线,在所述第二空转段界定远离所述第二驱动段的第二空转端点,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贤吕科延朱哲贤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