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88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包括传送履带和主动传动器,通过由反光板、灯箱外壳、紫外加温灯管、底撑杆、储液池、池外框和排液口所组成的消毒池,储液池内可以注入消毒液,储液池的内部设置有底撑杆,底撑杆可以将传送履带下拉将输送过禽肉沾有肉汁的传送履带表面很好的浸入到储液池内的消毒液内进行杀菌消毒,防止传送履带污染,池外框外侧的排液口可以使消毒后污染的消毒液排出更换,保证消毒质量,池外框的内部设置有紫外加温灯管,使紫外加温灯管以及经后端反光板反射的光线更好的照在从储液池内浸完的传送履带表面,使传送履带表面迅速干燥并进一步杀菌,使传送履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输送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
本技术属于输送设备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为雉科和鸭科动物,如鸡、鸭、鹅等,也有其他科的鸟类如火鸡、鸽、鹌鹑和各种鸣禽。禽类加工主要产出肉类,在生产流水线中需要使用到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现有的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在使用时,肉类的肉汁等会残留在传送履带上,久而久之残留的肉汁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污渍,使履带污染,进而导致输送的禽肉产品污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在使用时,肉类的肉汁等会残留在传送履带上,久而久之残留的肉汁会产生大量的细菌污渍,使履带污染,进而导致输送的禽肉产品污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包括传送履带和主动传动器,所述传送履带安装在主动传动器的上端位置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包括传送履带(1)和主动传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履带(1)安装在主动传动器(2)的上端位置上,所述主动传动器(2)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池(3),所述消毒池(3)包括反光板(31)、灯箱外壳(32)、紫外加温灯管(33)、底撑杆(34)、储液池(35)、池外框(36)和排液口(37),所述灯箱外壳(3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反光板(31),所述反光板(31)的前端位于灯箱外壳(3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紫外加温灯管(33),所述灯箱外壳(32)的右端设置有池外框(36),所述池外框(36)的外侧前端设置有排液口(37),所述池外框(36)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池(35),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包括传送履带(1)和主动传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履带(1)安装在主动传动器(2)的上端位置上,所述主动传动器(2)的右侧设置有消毒池(3),所述消毒池(3)包括反光板(31)、灯箱外壳(32)、紫外加温灯管(33)、底撑杆(34)、储液池(35)、池外框(36)和排液口(37),所述灯箱外壳(3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反光板(31),所述反光板(31)的前端位于灯箱外壳(32)的内侧右端设置有紫外加温灯管(33),所述灯箱外壳(32)的右端设置有池外框(36),所述池外框(36)的外侧前端设置有排液口(37),所述池外框(36)的内部设置有储液池(35),所述储液池(35)的内部设置有底撑杆(34),所述底撑杆(34)连接在传送履带(1)上,所述排液口(37)连接在排液管(5)上,所述消毒池(3)的前端设置有排液管(5),所述消毒池(3)的右端设置有从动导出装置(4),所述主动传动器(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传动器(2)包括底连接座(21)、电磁驱动轴(22)和竖直支撑杆(23),所述底连接座(21)的上端设置有竖直支撑杆(23),所述竖直支撑杆(23)的上端设置有电磁驱动轴(22),所述电磁驱动轴(22)的连接在传送履带(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禽类加工用输送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卫殷树宝吕晓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力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