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67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8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所述交通工具包括:座椅、电容感应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连接,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感应片以及电容测量电路,所述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座椅中;所述电容测量电路,用于测量所述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并将所述电容值输出给所述处理组件,所述电容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该交通工具可以可以有效地保证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具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交通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类似于单车、电单车等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通常需要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交通工具的座椅上。相关技术中,可以在交通工具的座椅内设置压力传感器,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值来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交通工具的座椅上。然而,压力传感器需要经常性、持续性地受到压力的作用,这对于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压力传感器失效之后,就无法准确地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交通工具的座椅上了,从而无法有效地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可以有效地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包括座椅、电容感应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连接,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感应片以及电容测量电路,所述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座椅中;所述电容测量电路,用于测量所述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并将所述电容值输出给所述处理组件,所述电容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在座椅中设置电容感应片,并测量该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由于该电容值可以表征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其中,该导电物体可以为人体,因此,可以利用该电容值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由于电容感应片只需要利用自身的导电性形成电容,即可以实现对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的检测,而导电性是一种固有属性,难以轻易失去,因此,电容感应片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故而,在座椅中设置电容感应片的方式可以保证对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进行准确地检测,继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的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容感应片在座椅中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容感应片在座椅中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容检测电路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容检测电路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交通工具的另一种示例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公开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当前,类似于单车、电单车等的交通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了。其中,电单车是一种可以靠电机进行驱动的两轮车,由于电单车不需要靠驾驶员踩踏脚蹬来驱动,可以节省驾驶员的体力,因此,其受到了广大驾驶员的青睐。通常情况下,电单车中可以设置有转把,当该转把被拧动时,电单车中的电机即可驱动电单车行进。随着交通工具保有量的上升,由交通工具所带来的人身损失以及财产损失也愈演愈烈。下面,本公开实施例将对交通工具带来人身损失以及财产损失的几种典型场景进行说明。第一种场景:在很多情况下,驾驶员在推动电单车行进时很可能会误拧转把,误拧转把后,电单车中的电机就会驱动电单车行进,造成我们通常所称的“飞车”现象,出现飞车现象时,电单车会脱离驾驶员的控制向前冲撞,或者,电单车会拖拽着驾驶员向前冲撞,这无疑会给驾驶员以及周围群众造成人身损失,同时,也会给电单车带来损害,使得电单车的拥有者承受财产损失。第二种场景:对于单车或者电单车而言,驾驶员在骑行过程中,很可能因为驾驶技能不足、路面环境较差或者为了躲避行人等,从单车或者电单车上摔落,而骑行时从单车或者电单车上摔落,很可能会给驾驶员带来严重的人身损失。第三种场景:单车或者电单车等交通工具很可能会遭受不法分子偷盗,而交通工具的失盗会给其拥有者带来财产损失。当前,避免或者减轻由交通工具所带来的人身损失以及财产损失,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已经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为了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通常需要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交通工具的座椅上。传统技术中,一般在座椅中设置压力传感器,以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然而,压力传感器需要经常性、持续性地受到压力的作用,这对于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压力传感器失效之后,就无法准确地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了。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该交通工具的座椅中设置有电容感应片,且,该交通工具可以测量该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由于该电容值可以表征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其中,该导电物体可以为人体,因此,可以利用该电容值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由于电容感应片只需要利用自身的导电性形成电容,即可以实现对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的检测,而导电性是一种固有属性,难以轻易失去,因此,电容感应片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故而,在座椅中设置电容感应片的方式可以保证对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进行准确地检测,继而可以有效地保证交通工具的使用安全。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工具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交通工具包括座椅101、电容感应组件102和处理组件103,该处理组件103与电容感应组件102连接,该电容感应组件102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感应片1021以及电容测量电路1022,该电容感应片1022设置于座椅101中。该电容测量电路1022,用于测量电容感应片1021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并将该电容值输出给处理组件103,其中,该电容值用于表征电容感应片1021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需要说明的是,电容感应片1021形成的电容指的是:电容感应片1021作为其中一极,其他物体作为另一极形成的电容。在实际应用中,当没有导电物体(例如人体)靠近电容感应片1021时,也即是,当没有导电物体位于电容感应片1021周围的预设范围内时,电容感应片1021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相对较小,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电容感应片1021无法形成电容。而当导电物体靠近电容感应片1021时,也即是,当导电物体位于电容感应片1021的周围预设范围内时,该导电物体和该电容感应片1021可以共同形成电容,其中,该导电物体和该电容感应片1021分别为形成的电容的两极,此时,电容感应片1021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相对较大。考虑到上述情况,电容感应片1021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可以用于表征电容感应片1021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其中,该导电物体可以为人体,继而,在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中,处理组件103可以利用该电容值来检测驾驶员是否落座于座椅上。需要指出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容感应片1021可以为片状导体,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包括座椅、电容感应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连接,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感应片以及电容测量电路,所述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座椅中;/n所述电容测量电路,用于测量所述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并将所述电容值输出给所述处理组件,所述电容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包括座椅、电容感应组件和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连接,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容感应片以及电容测量电路,所述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座椅中;
所述电容测量电路,用于测量所述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并将所述电容值输出给所述处理组件,所述电容值用于表征所述电容感应片周围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导电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电容感应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容感应片与同一所述电容测量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与所述多个电容感应片一一对应的多个所述电容测量电路;各所述电容感应片与对应的所述电容测量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三角形状,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两个所述电容感应片;
所述两个电容感应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两个底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为三角形状,所述电容感应组件包括三个所述电容感应片;
所述三个电容感应片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三个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片设置于所述座椅的上表面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感应片由至少一个金属片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展示组件,所述展示组件与所述处理组件连接;
所述展示组件,用于在所述处理组件的控制下展示姿势调整提示信息,所述姿势调整提示信息用于提示驾驶员调整骑行姿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用于根据各所述电容感应片形成的电容的电容值,确定驾驶员的骑行姿势是否为理想姿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吴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