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40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针对成型缸(2)底端设计两个侧支撑板(7)结构,通过成型缸(2)底端与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之间的位置,实现活塞支撑板(4)的放置,应用侧支撑板(7)中两块板上各顶紧件(71)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位置的夹紧,以及各侧支撑板(7)两端筋板(8)上各顶紧件(71)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位置的夹紧,实现对活塞支撑板(4)水平调节、以及对直线推杆(52)的偏心调节,保证活塞(3)在成型缸(2)中心同轴位置,从而保证活塞(3)在成型缸(2)内部往复运动的功能,减少零件对加工精度的依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属于3D打印

技术介绍
传统的3D打印机成型缸与活塞支撑板之间地连接是通过螺栓直接连接,保证成型缸底面与活塞支撑板面对面贴紧,如有位置偏心或者水平位置偏差,活塞支撑板与成型缸之间无调节机构,对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能够针对活塞支撑板(4)进行灵活调节,实现更加高效的水平调节与偏心调节,提高3D打印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其中,用于3D打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通孔的口径与成型缸(2)的口径相适应,成型缸(2)呈竖直姿态位于箱体(1)底面的下方,成型缸(2)的顶端敞开,且该敞开顶端对接箱体(1)底面的该通孔,以及成型缸(2)中心线所在直线与箱体(1)底面相垂直;成型缸(2)的底端敞开,且与其顶端相贯通;所述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活塞(3)、活塞支撑板(4)、驱动装置(5)、两个侧支撑板(7);其中,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和直线推杆(52),活塞支撑板(4)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直线推杆(52)穿过该通孔,且直线推杆(52)与活塞支撑板(4)相垂直,电机(51)固定设置于活塞支撑板(4)的下表面,且电机(51)的驱动端对接直线推杆(52),由电机(51)驱动直线推杆(52)沿其直线来回移动,活塞(3)固定设置于直线推杆(52)上对应活塞支撑板(4)上方的端部;两个侧支撑板(7)的结构彼此相同,各侧支撑板(7)分别均包括两块彼此边相固定对接的板,侧支撑板(7)的剖面呈L形,且侧支撑板(7)上沿垂直于L形剖面方向的长度大于成型缸(2)截面的直径,两个侧支撑板(7)以水平姿态、彼此平行位于成型缸(2)底端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且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的两边分别呈竖直姿态与水平姿态,以及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内侧固定对接成型缸(2)底端的外侧,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彼此位于同一高度,且该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塞支撑板(4)的厚度;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的位置位于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活塞支撑板(4)置于成型缸(2)底端与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之间位置,通过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上各个顶紧件(71)分别对活塞支撑板(4)底面相应位置的顶紧作用、以及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上各个顶紧件(71)分别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侧边的顶紧作用,实现对活塞支撑板(4)水平调节、以及对直线推杆(52)的偏心调节,活塞(3)在电机(51)对直线推杆(52)的驱动下、在成型缸(2)来回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支撑连接装置还包括分别对应各侧支撑板(7)的两块筋板(8),各侧支撑板(7)的两端与相应两块筋板(8)一一对应,各侧支撑板(7)的两端分别固定对接对应筋板(8),筋板(8)同时对接侧支撑板(7)中两块板的端部,各筋板(8)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各筋板(8)上各个顶紧件(71)分别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侧边起顶紧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支撑连接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装置(6),所述活塞支撑板(4)上围绕所述直线推杆(52)周围设置至少一个导向通孔,导向通孔的数量与导向装置(6)的数量一致,且各导向装置(6)分别与各导向通孔彼此一一对应,各导向装置(6)的结构彼此相同,各导向装置(6)分别均包括光轴(61)与导向套环(62),各导向装置(6)中的导向套环(62)分别固定设置于活塞支撑板(4)底面对应导向通孔的位置,各导向装置(6)中的光轴(61)分别穿过对应导向套环(62)与对应导向通孔,各光轴(61)上对应活塞支撑板(4)上方的端部与活塞(3)相对接,各光轴(61)随活塞(3)在成型缸(2)中的来回移动而移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直线推杆(52)侧面设置螺纹,所述电机(51)驱动端对接齿轮,且齿轮上的齿纹与直线推杆(52)侧面的螺纹彼此对应,基于齿轮上齿纹与螺纹的之间咬合,电机(51)的驱动端工作驱动直线推杆(52)沿其直线来回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针对成型缸(2)底端设计两个侧支撑板(7)结构,通过成型缸(2)底端与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之间的位置,实现活塞支撑板(4)的放置,应用侧支撑板(7)中两块板上各顶紧件(71)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位置的夹紧,以及各侧支撑板(7)两端筋板(8)上各顶紧件(71)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位置的夹紧,实现对活塞支撑板(4)水平调节、以及对直线推杆(52)的偏心调节,保证活塞(3)在成型缸(2)中心同轴位置,从而保证活塞(3)在成型缸(2)内部往复运动的功能,减少零件对加工精度的依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局部半剖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的仰视图。其中,1.箱体,2.成型缸,3.活塞,4.活塞支撑板,5.驱动装置,51.电机,52.直线推杆,6.导向装置,61.光轴,62.导向套环,7.侧支撑板,71.顶紧件,8.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其中,用于3D打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通孔的口径与成型缸(2)的口径相适应,成型缸(2)呈竖直姿态位于箱体(1)底面的下方,成型缸(2)的顶端敞开,且该敞开顶端对接箱体(1)底面的该通孔,以及成型缸(2)中心线所在直线与箱体(1)底面相垂直。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成型缸(2)的底端敞开,且与其顶端相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其中,用于3D打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通孔的口径与成型缸(2)的口径相适应,成型缸(2)呈竖直姿态位于箱体(1)底面的下方,成型缸(2)的顶端敞开,且该敞开顶端对接箱体(1)底面的该通孔,以及成型缸(2)中心线所在直线与箱体(1)底面相垂直;/n其特征在于:成型缸(2)的底端敞开,且与其顶端相贯通;所述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活塞(3)、活塞支撑板(4)、驱动装置(5)、两个侧支撑板(7);其中,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和直线推杆(52),活塞支撑板(4)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直线推杆(52)穿过该通孔,且直线推杆(52)与活塞支撑板(4)相垂直,电机(51)固定设置于活塞支撑板(4)的下表面,且电机(51)的驱动端对接直线推杆(52),由电机(51)驱动直线推杆(52)沿其直线来回移动,活塞(3)固定设置于直线推杆(52)上对应活塞支撑板(4)上方的端部;/n两个侧支撑板(7)的结构彼此相同,各侧支撑板(7)分别均包括两块彼此边相固定对接的板,侧支撑板(7)的剖面呈L形,且侧支撑板(7)上沿垂直于L形剖面方向的长度大于成型缸(2)截面的直径,两个侧支撑板(7)以水平姿态、彼此平行位于成型缸(2)底端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且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的两边分别呈竖直姿态与水平姿态,以及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内侧固定对接成型缸(2)底端的外侧,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彼此位于同一高度,且该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塞支撑板(4)的厚度;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的位置位于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n活塞支撑板(4)置于成型缸(2)底端与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之间位置,通过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上各个顶紧件(71)分别对活塞支撑板(4)底面相应位置的顶紧作用、以及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上各个顶紧件(71)分别对活塞支撑板(4)相应侧边的顶紧作用,实现对活塞支撑板(4)水平调节、以及对直线推杆(52)的偏心调节,活塞(3)在电机(51)对直线推杆(52)的驱动下、在成型缸(2)来回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机成型缸的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其中,用于3D打印的箱体(1)的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通孔,通孔的口径与成型缸(2)的口径相适应,成型缸(2)呈竖直姿态位于箱体(1)底面的下方,成型缸(2)的顶端敞开,且该敞开顶端对接箱体(1)底面的该通孔,以及成型缸(2)中心线所在直线与箱体(1)底面相垂直;
其特征在于:成型缸(2)的底端敞开,且与其顶端相贯通;所述活塞支撑连接装置包括活塞(3)、活塞支撑板(4)、驱动装置(5)、两个侧支撑板(7);其中,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51)和直线推杆(52),活塞支撑板(4)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直线推杆(52)穿过该通孔,且直线推杆(52)与活塞支撑板(4)相垂直,电机(51)固定设置于活塞支撑板(4)的下表面,且电机(51)的驱动端对接直线推杆(52),由电机(51)驱动直线推杆(52)沿其直线来回移动,活塞(3)固定设置于直线推杆(52)上对应活塞支撑板(4)上方的端部;
两个侧支撑板(7)的结构彼此相同,各侧支撑板(7)分别均包括两块彼此边相固定对接的板,侧支撑板(7)的剖面呈L形,且侧支撑板(7)上沿垂直于L形剖面方向的长度大于成型缸(2)截面的直径,两个侧支撑板(7)以水平姿态、彼此平行位于成型缸(2)底端两侧的同一高度位置,且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的两边分别呈竖直姿态与水平姿态,以及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内侧固定对接成型缸(2)底端的外侧,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彼此位于同一高度,且该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活塞支撑板(4)的厚度;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竖直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的位置位于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与成型缸(2)底端之间,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各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形中水平边的板上、分别设置至少两个贯穿其两侧的顶紧件(71),各顶紧件(71)分别沿其直线来回移动,且各顶紧件(71)分别实现其与所贯穿板上位置之间在各位置的限位;
活塞支撑板(4)置于成型缸(2)底端与两侧支撑板(7)上对应剖面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宗军袁健飞沈理达王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维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