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军歌专利>正文

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31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2
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涉及材料领域。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杀菌材料不能同时灭杀细菌和病毒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的。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置于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将产出的熔融混合物制成无纺布或细旦纤维布。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颗粒在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或者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纳米碘颗粒,或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纳米银颗粒,或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颗粒在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进入模具中,制成自杀菌、自消毒的板材。优点是本材料可同时灭杀细菌和病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杀菌材料功能单一,应用范围狭窄,不能同时灭杀细菌和病毒。在战场救护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中,受环境限制,伤员的纱布、绷带往往不能及时更换,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在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中,接触传染的风险仅次于飞沫传染。为有效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细菌或病毒大流行疫情,有必要全面提升公共环境卫生水平。自我防护能力薄弱的人群,往往成为疫情大流行的突破口。因此保护易感人群,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有一款可自杀菌、自消毒的包扎材料,则可大幅降低感染细菌和病毒的机会,有效防止伤口感染,甚至挽救生命。如将其应用在各种公共场所,将有助于阻断接触传播,防止疫情的大规模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战场救护、应急救援对相关卫生材料的需求,并能提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水平和抗击流行疫情能力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制作自杀菌细旦纤维布或无纺布的方法: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置于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所述的聚合物切片为聚丙烯切片或聚氯乙烯切片、或聚酰胺切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切片,上述聚合物切片均为普通市售产品,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为超声波法制得。将螺杆挤压机产出的熔融混合物利用现有方法制成无纺布,或者利用现有成熟的熔纺法制取单丝直径为10-30特的细旦纤维布。上述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在螺杆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25-40分钟,(纳米碘+纳米银)/(纳米碘+纳米银+聚合物切片)=10-27%(wt);或纳米铜/(纳米铜+聚合物切片)=10-27%(wt)。其中纳米碘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10):1,或纳米碘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1-10)。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将碘粉末和银块或铜屑分别置于高速磨床中研磨,采用表面衬有氮化硼(BN)颗粒的磨具,将碘粉末和银块分别研磨成毫米或微米级颗粒,再用频率为35-50MHZ的超声波粉碎机将上述颗粒粉碎成纳米级颗粒,所述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在5-40纳米。上述制得的无纺布特别适用于包扎用的纱布、绷带、医用口罩等,在战场救护、自然灾害救援中将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上述无纺布表面富含纳米银和纳米碘颗粒或纳米铜,可灭杀细菌和病毒,实现无菌化,可长时间自动保持清洁。上述制得的细旦纤维布用于医用防护服,可获得细菌、病毒零穿透的防护效果,而且穿着轻便、透气、舒适,相比传统防护服的笨重、闷热、不透气,该细旦纤维布防护服具有巨大的优势。二,自杀菌、自消毒板材或线材的制作方法;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颗粒在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聚合物切片和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在螺杆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30-60分钟。上述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进入由普通不锈钢(如304或316L)或常用工程塑料(如尼龙、聚氯乙烯)制成的模具中,制成自杀菌、自消毒的板材和线材或其它形状的材料。上述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还可以用等离子体喷镀法喷到公共场所的桌椅、柜台、电梯、购物车、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物体表面,使之具备长时间的自杀菌、自消毒功能。所述的聚合物切片为高密度线性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酰胺或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对(间)苯二甲酸对(间)苯二胺切片。(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聚合物切片)=10-35%(wt);各物质的质量比为:纳米碘:纳米银=(1-5):(1-5),即纳米碘:纳米银=(1-5):1;或纳米碘:纳米银=1:(1-5);(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10-20):1;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1:1:1;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的质量比也可以是任意比例。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颗粒的制备方法:将碘粉末、银块、铜屑、铝块、锌块分别置于高速磨床中研磨,采用表面衬有氮化硼(BN)颗粒的磨具,将上述五种物质分别研磨成毫米或微米级颗粒,再用频率为35-50MHZ的超声波粉碎机将上述毫米或微米级颗粒粉碎成纳米级颗粒,所述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在5-40纳米。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纳米碘颗粒,或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纳米银颗粒,或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铜颗粒在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上述聚合物切片与纳米颗粒在螺杆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30-60分钟。上述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进入由普通不锈钢(如304或316L)或常用工程塑料(如尼龙、聚氯乙烯)制成的模具中,制成自杀菌、自消毒的板材、线材或其它形状的材料。所述的聚合物切片为高密度线性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酰胺、或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对(间)苯二甲酸对(间)苯二胺切片。各物质的质量比为:(纳米铜+纳米碘)/(纳米铜+纳米碘+聚合物切片)=10-45%(wt);(纳米铜+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银+聚合物切片)=10-45%(wt);纳米铜/(纳米铜+聚合物切片)=15-45%(wt);纳米铜:纳米碘=100:(10-25);纳米铜:纳米银=100:(10-25);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颗粒的制备方法:将碘粉末、银块、铜屑、铝块、锌块分别置于高速磨床中研磨,采用表面衬有氮化硼(BN)颗粒的磨具,将上述五种物质分别研磨成毫米或微米级颗粒,再用频率为35-50MHZ的超声波将上述毫米或微米级颗粒粉碎成纳米级颗粒,所述纳米级颗粒的粒径在5-40纳米。利用本方法得到的自杀菌、自消毒板材或线材,可制造电脑、电视机等电器壳体、键盘、手机外壳、各种家具、柜台、厕所洁具等,上述器物外表具备长时间自杀菌、自消毒功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材料可同时灭杀细菌和病毒;本材料可以制成自杀菌、自消毒布料,或板材、线材,或以等离子喷镀方式应用在医院、学校、幼儿园、餐厅、商场、娱乐场所、交通工具、写字楼、菜市场、公园、银行、公厕等场所,将有助于阻断接触传播,防止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利用本材料制作的医疗防护服具有舒适透气、防护效果好、人体体验效果优越等特点,可有效避免现有防护服闷热、笨重、不透气等缺陷,减轻医护工作者的身心负担,特别适用于高危感染环境。本材料成本低,应用方便。如果自杀菌、自消毒材料涂层不遭人为损坏,则可在1-2年内具备自杀菌、自消毒功能,由自杀菌、自消毒板材或线材制作的各种器具可具备2-3年的自杀菌、自消毒功能,由自杀菌、自消毒材料制成的无纺布和细旦纤维布,可重复清洗后使用,在2-3年内保持自杀菌、自消毒功能。具体实施方式:一,制作自杀菌细旦纤维布或无纺布的方法: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和纳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置于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将螺杆挤压机产出的熔融混合物利用现有方法制成无纺布,或者利用现有成熟的熔纺法制取细旦纤维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置于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将螺杆挤压机产出的熔融混合物利用现有方法制成无纺布,或者利用现有成熟的熔纺法制取细旦纤维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切片为聚丙烯切片或聚氯乙烯切片、或聚酰胺切片、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切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纳米碘+纳米银)/(纳米碘+纳米银+聚合物切片)=10-27%(wt);或纳米铜/(纳米铜+聚合物切片)=10-27%(wt);
其中纳米碘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10):1,或纳米碘和纳米银的质量比为1:(1-1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纳米碘和纳米银颗粒或纳米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将碘粉末和银块或铜屑分别置于高速磨床中研磨,采用表面衬有氮化硼(BN)颗粒的磨具,将碘粉末和银块分别研磨成毫米或微米级颗粒,再用超声波粉碎机将上述颗粒粉碎成纳米级颗粒。


5.一种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将聚合物切片与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颗粒在螺杆挤压机中搅拌、混合、熔融;上述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进入由普通不锈钢或常用工程塑料制成的模具中,制成自杀菌、自消毒的板材和线材及其它形状的材料,或将上述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融混合物用等离子体喷镀法喷到公共场所的桌椅、柜台、电梯、购物车、健身器材、娱乐设施等物体表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切片为高密度线性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酰胺或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对(间)苯二甲酸对(间)苯二胺切片。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杀菌、自消毒材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聚合物切片和纳米碘、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铝、纳米锌在螺杆挤压机内的停留时间为30-60分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秦李兴阳王战义
申请(专利权)人:樊军歌李兴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