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43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原料进行熔喷,对熔喷后的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将雾化后的溶剂与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溶剂具有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破碎纤维,将混合纤维制成熔喷无纺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熔喷布的制备装置。本申请通过将超声波破碎对原料进行精细破碎,通过超声波对含有纳米粉体的溶剂进行雾化,使得纳米粉体均匀吸附于精细的破碎纤维上,形成的混合纤维制成的熔喷布的孔隙率得以提升,且使得熔喷布具有更好的细菌和颗粒过滤效果的同时,又具备较好的蓬松性和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喷布
,具体地,涉及一种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熔喷布是一种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无纺布,经熔喷工艺制备获得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的超细纤维。熔喷布具有比表面积大、空隙小而孔隙率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熔喷布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已广泛应用于过滤、保暖、隔音、吸油、医疗卫生等领域。熔喷布因其优异的过滤性能,是制作口罩的核心材料,在医疗卫生防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工艺制备的熔喷布普遍具有手感较硬、纤维蓬松性较差、密实透气性差等问题,利用熔喷布生产的口罩较难满足医用KN95、KN100口罩在细菌过滤、颗粒过滤、压力差、通气阻力等方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及装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原料进行熔喷;对熔喷后的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将雾化后的溶剂与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其中,溶剂具有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破碎纤维;将混合纤维制成熔喷无纺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破碎纤维的粒径0.1-5um。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纳米粉体为纳米聚丙烯、纳米石墨烯、纳米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溶剂为烷烃、脱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5—100KHz。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通过热风牵引熔喷后的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熔喷布的制备装置包括:熔喷机构,其用于原料的熔喷;超声波破碎机构,其位于熔喷机构的一侧,其接收熔喷的原料并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溶剂传输机构,其位于熔喷机构与超声波破碎机构之间,其用于输送溶剂至超声波破碎机构;溶剂在超声波破碎机构的作用下进行雾化,并与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其中,溶剂具有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破碎纤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包括收集机构;收集机构位于超声波破碎机构的一侧;收集机构用于混合纤维的收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熔喷布制备机构;熔喷布制备机构接收收集机构收集的混合纤维,并制成熔喷无纺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还包括热风牵引机构;热风牵引机构与熔喷机构相邻,并面向超声波破碎机构;热风牵引机构产生热风,并通过热风牵引熔喷后的原料至超声波破碎机构的超声波破碎区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超声波破碎对原料进行精细破碎,通过超声波对含有纳米粉体的溶剂进行雾化,使得纳米粉体均匀吸附于精细的破碎纤维上,形成的混合纤维制成的熔喷布的孔隙率得以提升,且使得熔喷布具有更好的细菌和颗粒过滤效果的同时,又具备较好的蓬松性和透气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一中熔喷布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二中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熔喷机构;11、熔喷通道;2、、超声波破碎机构;21、超声波破碎区域;3、溶剂传输机构;31、溶剂喷头;4、收集机构;5、热风牵引机构;51、热风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1为实施一中熔喷布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熔喷布的制备装置包括熔喷机构1、超声波破碎机构2以及溶剂传输机构3。超声波破碎机构2位于熔喷机构1的一侧。溶剂传输机构3位于熔喷机构1与超声波破碎机构2之间。熔喷机构1用于原料的熔喷。超声波破碎机构2接收熔喷的原料并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溶剂传输机构3其用于输送溶剂至超声波破碎机构2。溶剂在超声波破碎机构2的作用下进行雾化,并与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其中,溶剂具有纳米粉体,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破碎纤维。通过超声波高频破碎,使得熔喷布原料破碎充分,获得的破碎纤维更细,分散的更为均匀,同时,含有纳米粉体的溶剂雾化后再与破碎纤维混合后,能将纳米粉体均匀的吸附于破碎纤维上,能够有效提升最后制成熔喷布的孔隙率,使得熔喷布具有更好的细菌和颗粒过滤效果的同时,又具备较好的蓬松性和透气性。制备出的熔喷布,符合国内外各种标准的口罩要求,例如,医用KN95、KN100口罩,能够满足医用口罩在细菌过滤、颗粒过滤、压力差、通气阻力等方面的要求。复参照图1,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原料采用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熔喷机构1可采用现有的熔喷机构,其将原料进行热熔,热熔材料喷向超声波破碎机构2。本实施例中的熔喷机构1的喷射头内具有熔喷通道11,热熔的原材料通过熔喷通道11竖直向下喷射原料。超声波破碎机构2位于熔融机构1的正下方,其可采用现有中具有中空区域的超声波结构,超声波从四周对中空区域进行释放,超声波破碎机构2的中空区域为超声破碎区域,其正对接收熔喷机构1喷射的原料。优选的,超声波破碎机构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超声波破碎机构2依次叠合设置,以增加超声破碎区域的大小。本实施例中的超声波破碎机构2的数量为三个。在具体应用时,可将熔喷机构1的喷射头直接伸入到超声波破碎区域21。在具体应用时,多个超声破碎机构2的超声波频率可为相同的单一频率工作,也可为不同的多种频率工作。本实施例中的超声波频率范围15—100KHz,振幅为1—100u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超声波破碎机构2也可位于熔融机构1的前侧或后侧,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溶剂传输机构3具体为输送管道,其可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超声波破碎机构2的上端,并将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原料进行熔喷;/n对熔喷后的所述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n将雾化后的溶剂与所述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其中,所述溶剂具有纳米粉体,所述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所述破碎纤维;/n将所述混合纤维制成熔喷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原料进行熔喷;
对熔喷后的所述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获得破碎纤维;
将雾化后的溶剂与所述破碎纤维混合,获得混合纤维;其中,所述溶剂具有纳米粉体,所述纳米粉体均匀附着于所述破碎纤维;
将所述混合纤维制成熔喷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纤维的粒径0.1-5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体为纳米聚丙烯、纳米石墨烯、纳米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烷烃、脱芳烃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5—100K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布的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热风牵引熔喷后的所述原料进行超声波破碎。


7.一种熔喷布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喷机构(1),其用于所述原料的熔喷;
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仁林山车洪斌黄文芳刘念龙陈英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仁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