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313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延伸至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正对所述工作台向下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板与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上与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大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内套接有小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与所述小径套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小径套筒底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压紧质量高、缓冲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生产
,尤其涉及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的运输工具。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快速电梯和高速电梯。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电梯门板是电梯组件中重要的部分,门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与另外部件进行装配,满足正常的使用,电梯门板的装配部件较多,在进行装配过程中为了保障精度,需要对门板进行固定,同时由于,门板具有一定的软度,采用硬接触的压紧动作时,会出现压痕甚至过度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操作简单、压紧质量高、缓冲好的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延伸至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正对所述工作台向下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板与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上与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大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内套接有小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与所述小径套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小径套筒底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门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带动下方的压板向下运动使其抵在门板上,第二高度调整机构带动压板继续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小径套筒与大径套筒之间形成相对运动,夹板受到向下的力增大,既提供了足够的压力,又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既防止了压板与门板之间的硬接触造成硬伤,又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大径套筒和小径套筒套接使得其内的弹簧不会发生径向晃动和偏移,保持夹紧力。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气缸能够实现快速升降,且能够在气缸的控制下实现精准到位,避免压板与门板之间的冲击。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顶部的丝杠,所述丝杠向上穿过所述横板,所述横板上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螺纹与所述丝杠配合,所述转筒外侧面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与设置在所述横板上的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互相啮合,使得转筒实现转动,进而与丝杠之间实现转动配合,使得丝杠实现升降动作,进而带动连接板与横板之间实现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以此基础实现二次高度调整和增加压力。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竖向设置,所述横板上还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滑动配合在所述通孔内。这样,导杆能够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导向,使得其能够实现竖向升降,同时避免压板产生自转。作为优化,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转动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夹板与工作台之间实现分离,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端延伸至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1正对所述工作台向下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向下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12,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横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板11与压板12之间的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向上与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13向下固定安装有大径套筒14,所述大径套筒14内套接有小径套筒15,所述大径套筒14与所述小径套筒15之间通过弹簧16连接,所述小径套筒15底部与所述压板12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门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带动下方的压板向下运动使其抵在门板上,第二高度调整机构带动压板继续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小径套筒与大径套筒之间形成相对运动,夹板受到向下的力增大,既提供了足够的压力,又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起到缓冲作用,既防止了压板与门板之间的硬接触造成硬伤,又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大径套筒和小径套筒套接使得其内的弹簧不会发生径向晃动和偏移,保持夹紧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气缸17,所述气缸17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7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板11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气缸能够实现快速升降,且能够在气缸的控制下实现精准到位,避免压板与门板之间的冲击。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3顶部的丝杠18,所述丝杠18向上穿过所述横板11,所述横板11上转动安装有转筒19,所述转筒19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螺纹与所述丝杠18配合,所述转筒19外侧面同轴连接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2与第二齿轮21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21与设置在所述横板11上的驱动电机22传动连接。这样,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互相啮合,使得转筒实现转动,进而与丝杠之间实现转动配合,使得丝杠实现升降动作,进而带动连接板与横板之间实现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以此基础实现二次高度调整和增加压力。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3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杆23,所述导杆23竖向设置,所述横板11上还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导杆23滑动配合在所述通孔内。这样,导杆能够对连接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导向,使得其能够实现竖向升降,同时避免压板产生自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包括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所述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之间转动连接。这样,能够实现夹板与工作台之间实现分离,便于操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延伸至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正对所述工作台向下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板与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上与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大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内套接有小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与所述小径套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小径套筒底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延伸至工作台上方,所述支架正对所述工作台向下设置有第一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高度调节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向下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底端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缓冲机构与所述横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高度调整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板与压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向上与所述第二高度调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板向下固定安装有大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内套接有小径套筒,所述大径套筒与所述小径套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小径套筒底部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门板装配用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调整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自由端与所述横板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开志周佛发李世春李智梅魏思凤曾功元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阳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