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88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攻丝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上表面为定位面,所述U形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U形架之间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攻丝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丝锥,所述丝锥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龙门架与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攻丝效率高、提供支撑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生产
,尤其涉及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
技术介绍
攻丝机就是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机床,它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内螺纹加工机床。按国家机械行业标准,攻丝机系列构成分为:台式攻丝机--半自动台式攻丝机、立式攻丝机、卧式攻丝机。在电梯生产制造领域,门板挂板与电梯门板进行装配,为把保障装配质量以及使用效果,挂板上设置有多个孔位,其中部分孔位需要进行攻丝,使其内表面产生螺纹,现阶段在对挂板进行攻丝时,采用丝锥在行进机构的带动下对孔位进行攻丝,为了保护丝锥,需要将挂板下表面悬空,由于攻丝操作产生一定的压力,容易导致挂板发生不可逆的形变,产生报废,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操作简单、攻丝效率高、提供支撑力的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攻丝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上表面为定位面,所述U形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U形架之间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攻丝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丝锥,所述丝锥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龙门架与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连接。在使用时,将挂板放置在U形架上,龙门架移动带动丝锥正对待加工的孔,两个第一气缸带动支撑组件移动至挂板下方且使得两个支撑组件位于孔位的两端,第二气缸动作,带动龙门架下降,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丝锥转动,对孔位进行攻丝,这个过程能够完成攻丝且在孔位两侧支撑组件为挂板提供支撑,不会在攻丝下压过程中,对挂板产生大变形,保障挂板的性能不受破坏,且能够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完成多个孔位之间的切换,效率高。作为优化,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架底部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气缸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这样,第一气缸带动滑块在滑轨上便于实现导向和移动,能够实现对孔位的准确支撑和切换,另外设置转辊能够在不同工位之间切换时,减少对挂板表面的磨损,由平面摩擦转化为转动摩擦,不会影响挂板的定位精度。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杠转动,实现第一螺母与第二气缸带动龙门架实现滑动,完成不同工位之间的切换。作为优化,所述龙门架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丝杠与第三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实现丝锥在龙门架上进行滑动,配合滑动机构,完成对挂板全覆盖,能够到达所有孔位,方便快捷,无需调节挂板的位置,即可实现。作为优化,所述U形架的外侧壁上竖向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自由端向上设置,所述第三气缸自由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正对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这样,将挂板放置好后,可以通过第三气缸的动作,使得压板将挂板进行压紧,在攻丝、定位以及支撑的过程中,防止挂板发生滑动,保障攻丝的精度。作为优化,所述第二气缸上还设置有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水管与冷却液箱贯通设置,所述喷嘴正对所述丝锥设置。这样,能够及时对丝锥进行降温,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破坏,影响使用效果。作为优化,所述U形架底部还设置有排液槽。这样,能够及时排出冷却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U形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攻丝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架11,所述U形架11上表面为定位面,所述U形架11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11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U形架11之间通过第一气缸12连接,所述攻丝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龙门架13,所述龙门架13向下设置有丝锥14,所述丝锥14与第一驱动电机15传动连接,所述龙门架12与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16连接。在使用时,将挂板放置在U形架上,龙门架移动带动丝锥正对待加工的孔,两个第一气缸带动支撑组件移动至挂板下方且使得两个支撑组件位于孔位的两端,第二气缸动作,带动龙门架下降,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丝锥转动,对孔位进行攻丝,这个过程能够完成攻丝且在孔位两侧支撑组件为挂板提供支撑,不会在攻丝下压过程中,对挂板产生大变形,保障挂板的性能不受破坏,且能够在第一气缸的带动下完成多个孔位之间的切换,效率高。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架11底部的滑轨17,所述滑轨17上滑动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辊19,所述转辊19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11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气缸12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块18固定连接。这样,第一气缸带动滑块在滑轨上便于实现导向和移动,能够实现对孔位的准确支撑和切换,另外设置转辊能够在不同工位之间切换时,减少对挂板表面的磨损,由平面摩擦转化为转动摩擦,不会影响挂板的定位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缸16与所述底板1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2,所述第一丝杠2上转动配合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气缸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杠2与第二驱动电机21传动连接。这样,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丝杠转动,实现第一螺母与第二气缸带动龙门架实现滑动,完成不同工位之间的切换。本实施例中,所述龙门架13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丝杠22,所述第二丝杠22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滑动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丝杠22与第三驱动电机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5固定连接。这样,能够实现丝锥在龙门架上进行滑动,配合滑动机构,完成对挂板全覆盖,能够到达所有孔位,方便快捷,无需调节挂板的位置,即可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U形架11的外侧壁上竖向设置有第三气缸24,所述第三气缸24的自由端向上设置,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攻丝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上表面为定位面,所述U形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U形架之间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攻丝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丝锥,所述丝锥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龙门架与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攻丝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U形架,所述U形架上表面为定位面,所述U形架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每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U形架之间通过第一气缸连接,所述攻丝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向下设置有丝锥,所述丝锥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龙门架与竖向设置的第二气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U形架底部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转辊,所述转辊的上表面与所述U形架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一气缸的自由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生产用板材攻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功元李智梅魏思凤欧开志周佛发李世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阳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