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287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结构如式(I)所示。该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装置除水氧后用氮气保护,将反丁烯二腈溶于有机溶剂后加入到封闭容器中;(2)将不饱和烃加入到步骤(1)所述反丁烯二腈中,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粗品;(3)然后对所得粗品进行处理并干燥,即得反应成品;这种方法省略了复杂的提纯过程,通过一步法制备出具有高收率,高纯度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经济的储能产品,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等数码产品中。钴酸锂电池由氧化钴阴极和石墨碳阳极组成,以其高比能量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热门选择。电池阴极具有分层结构,在放电期间,锂离子从阳极移动到阴极,充电过程则流动方向相反。钴酸锂电池在高比能量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功率特性、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的性能表现一般。电解液中可使用的腈类添加剂虽然被广泛研究,例如乙腈(AN),在超高浓度电解液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非高浓度锂盐电解液中乙腈容易在负极上还原而不稳定;丁二腈(SN),在磷酸铁锂电解液和4.35V的高电压电解液中应用比较多,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FEC在高温下分解的不良影响,但成本高,所以一般用量较少;己二腈(ADN),常温下是液态的油状液体,稍有点粘度,在电解液中如果加得比较多时或是在低温情况下,锂盐有可能会析出或出现混浊;此外,戊二腈、辛二腈、癸二腈等分子量都偏大,粘度上升明显,导致锂盐的溶解性和他们自身的溶解性下降。而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能够和电解液中的痕量水反应,生成酰胺,一方面可以消除水分和酸,另一方面生成的酰胺物质本身又是非电化学活性物质。电解液注入电池后,电解液中未反应的添加剂还可以继续和电池非电解液部分残余的水分和酸作用,克服了传统电解液无法消除非电解液部分残余水分和酸的不足。同时,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可以避免在电解液里添加强碱类物质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用于钴酸锂电池中时能改善钴酸锂电池抗过充和循环性能力,增加电池寿命及提高热稳定性,市场需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优异性能及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通过一步法即可制备出具有高收率,高纯度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一方面,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其中,R1-R6可不存在或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或丙烯基。优选地,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式(III)、式(IV)、式(V)中的一种: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反应装置除水氧后用氮气保护,将反丁烯二腈溶于有机溶剂后加入到封闭容器中;(2)将不饱和烃加入到步骤(1)所述反丁烯二腈中,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粗品;(3)然后对所得粗品进行处理并干燥,即得反应成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乙醚、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苯、甲苯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具有低沸点的溶剂,例如二氯甲烷、苯或甲苯;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苯或甲苯。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搅拌反应在密封环境下进行,控制反应压力为0.1~0.3Mpa,反应温度为55℃~120℃,反应时间为6~24小时。更优选地,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或式(V)时,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95℃~105℃;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I)时,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55℃~65℃;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V)时,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75℃~85℃。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不饱和烃与反丁烯二腈的摩尔比为(1.0~2.5):1;更优选地,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式(IV)或式(V)时,所述步骤(2)中不饱和烃与反丁烯二腈的摩尔比为(1.4~1.6):1,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I)时,所述步骤(2)中不饱和烃与反丁烯二腈的摩尔比为(1.1~1.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对所得粗品进行处理是指粗品干燥前处理,所述粗品干燥前处理方法为:方法一:制备得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粗品后,将反应溶液置于-20~0℃的环境,冷却结晶得到湿润固体物质,目测待结晶固体体积不再增大,趁冷过滤,固体进行后续干燥处理;或方法二:制备得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粗品后,将反应溶液蒸馏浓缩,将低沸点溶剂除去,得到固体物质,进行后续干燥处理。进一步地,所述蒸馏浓缩中浓缩的真空度为-0.05~-0.1MPa,例如-0.1MPa,温度为40~6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干燥是将需要干燥的固体置于真空烘箱中,于30℃下干燥5-10h即得成品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工艺简单,反应过程中不会引入新的杂质,被污染的可能性也小,合成产物纯度高,且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合成过程操作步骤少,原辅料几乎无损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率的减少量,合成产率高,可达70~85%。附图说明图1是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式(II)的1HNMR谱图;图2是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式(III)的1HNMR谱图;图3是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式(III)的13CNMR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应当理解,以下描述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而且,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式(II)的合成:反应装置除水氧后用氮气保护,反丁烯二腈溶于甲苯后,加入到用氮气保护的封闭容器中,加入1,3-丁二烯,调节温度,冷凝回流,搅拌反应。干燥前的处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制备得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粗品后,将反应溶液置于-20~0℃的环境,冷却结晶得到湿润固体物质,目测待结晶固体体积不再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R1-R6可不存在或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甲基、乙基、丙基、乙烯基或丙烯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式(III)、式(IV)、式(V)中的一种:





3.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反应装置除水氧后用氮气保护,将反丁烯二腈溶于有机溶剂后加入到封闭容器中;
(2)将不饱和烃加入到步骤(1)所述反丁烯二腈中,搅拌反应,得到反应粗品;
(3)然后对所得粗品进行处理并干燥,即得反应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乙醚、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苯、甲苯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具有低沸点的溶剂,例如二氯甲烷、苯或甲苯;更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苯或甲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搅拌反应在密封环境下进行,控制反应压力为0.1~0.3Mpa,反应温度为55℃~120℃,反应时间为6~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氰基环状不饱和烃类物质为式(II)或式(V)时,所述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彤杜建委曹青青吴杰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