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283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陶瓷打印件,然后对陶瓷打印件进行固化成型‑排胶处理‑渗透处理‑两次烧结处理,获得了致密性良好、力学性能优异的陶瓷零件。通过对陶瓷中间体进行渗透工艺处理,填补粘结剂墨水中有机物分解后留下的孔隙,进一步烧结后获得高致密的陶瓷零件,提高了3D打印技术制造的陶瓷的致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陶瓷材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化学稳定性好和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半导体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但是,陶瓷材料的高硬度和高强度的特点也使其难以成型和加工。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AM),融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对原材料去除-切削、组装的加工模式不同,是一种“自下而上”通过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从无到有。这使得过去受到传统制造方式的约束,而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件制造变为可能。现有的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熔融沉积式(FDM)、分层实体制造(LOM)、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和三维印刷成型(3DP)。FDM技术需要设置支撑结构,并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获得陶瓷打印体;/n将所述陶瓷打印体固化成型后获得陶瓷坯体;/n对所述陶瓷坯体进行排胶处理,获得第一中间体;/n利用前驱液对所述第一中间体进行渗透处理,获得第二中间体;/n一次烧结所述第二中间体,获得第三中间体;/n二次烧结所述第三中间体,获得陶瓷零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零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获得陶瓷打印体;
将所述陶瓷打印体固化成型后获得陶瓷坯体;
对所述陶瓷坯体进行排胶处理,获得第一中间体;
利用前驱液对所述第一中间体进行渗透处理,获得第二中间体;
一次烧结所述第二中间体,获得第三中间体;
二次烧结所述第三中间体,获得陶瓷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胶的过程具体包括:首先,在500~700℃条件下,对所述陶瓷坯体进行初步排胶处理;然后,在真空、1150~1300℃条件下进行预烧结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液为九水合硝酸铝溶液、无水氯化铝和碳酸氢铵混合溶液或无水氯化铝和氨水混合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技术为3DP打印技术,其打印过程具体包括:将陶瓷打印粉末和粘结剂墨水装入3DP打印机中,然后按照制造程序逐层交错铺设所述陶瓷打印粉末和喷射所述粘结剂墨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打印粉末包括氧化铝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哲观冯晓媛汤阳李鹏周岩谢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