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庆洲专利>正文

电极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75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杀菌装置;电极单元,用于等离子发生器中,包括绝缘体、放电极及耐电晕填充体。绝缘体内设腔体;放电极由设置于腔体内的导体构成;耐电晕填充体位于腔体内并覆盖于放电极的表面以使放电极的表面与空气隔离;放电极位于腔体内,耐电晕填充体覆盖在放电极表面使得放电极与空气隔离。如此,在等离子发生器工作时,相互的配合的放电极之间会产生电晕放电,耐电晕填充体为放电极提供了与空气隔离的工作环境,如此降低了放电极在电晕放电状态下被氧化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放电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杀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发生器的
,特别涉及电极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污染是关系到健康的重要问题。诸如细菌、病毒、过敏原这样的污染物和其它空气传播的疾病能够污染空气,这是已知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污染物能致使我们有些许不舒服。但是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这些污染物能够导致死亡。为了改善空气质量,人们采用了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包含三个氧原子的活性氧,其具有非常强大的杀菌功效。但目前的臭氧发生器存在成本高或寿命短的问题,以致臭氧发生器难以被广泛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极单元、等离子发生器及臭氧杀菌装置,来解决臭氧发生器难以被广泛推广的问题。一种电极单元,用于等离子发生器中,包括绝缘体、放电极及耐电晕填充体。绝缘体内设腔体;放电极由设置于腔体内的导体构成;耐电晕填充体位于腔体内并覆盖于放电极的表面以使放电极的表面与空气隔离。上述电极单元,放电极位于腔体内,耐电晕填充体覆盖在放电极表面使得放电极与空气隔离。如此,在等离子发生器工作时,相互的配合的放电极之间会产生电晕放电,耐电晕填充体为放电极提供了与空气隔离的工作环境,如此降低了放电极在电晕放电状态下被氧化的风险,进而保证了放电极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呈管状。当绝缘体呈管状时,其结构简单,且易于生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体采用陶瓷、玻璃和树脂中的一种制成。陶瓷、玻璃和树脂均具有较好的耐电晕电流的特性;且此种材料易获取,生产加工成本也低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呈贯通孔状;所述放电极呈直线形。当腔体呈贯通孔状时,腔体具有相对且间隔的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可作为耐电晕填充体的注入口,另一个开口可作为腔体内空气的排出口。在向腔体注入耐电晕填充体时,注入腔体内的耐电晕填充体能主动地排除腔体内的空气,进而使得放电极的表面能与空气隔离。直线形的放电极易于加工,且易于获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采用镁铝合金制成;或,不锈钢制成;或,银制成;或,金制成。镁铝合金、不锈钢、银及金都属于常见且易获取的材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极单元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放电极电性连接,导线的另一端用于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线与放电极一体成型。如此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电晕填充体采用树脂和硅胶中一种制成。树脂和硅胶属于常见且易获取的耐电晕材料;同时,树脂和硅胶在高温环境中可流动,在常温环境中可凝固。如此,在加工电极单元时,可利用树脂或硅胶在高温环境中有可流动的特性,将树脂或硅胶注入到腔体内;再利用树脂或硅胶在常温下可凝固的特性,使树脂固定于腔体内。腔体内凝固后的树脂或硅胶能有效地固定放电极与绝缘体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相互的配合的放电极能持续且稳定地产生电晕放电。一种等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的电极单元。上述等离子发生器,由于采用了前述电极单元,如此能在保证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降低等离子发生器的生产制造成本。一种臭氧杀菌装置,包括所述的电极单元或所述的等离子发生器,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与电极单元电性连接,并为电极单元提供脉冲电流。上述臭氧杀菌装置,在臭氧杀菌装置工作时,控制电路可通过控制脉冲电流的脉冲频率,来控制臭氧杀菌装置的功率。由于采用了上述电极单元,能在保证使用寿命的情况下,降低臭氧杀菌装置的生产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施例所述的电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施例所述的电极单元的剖视图;图3为一施例所述的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施例所述的等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施例所述的等离子发生器的剖视图;图6为一施例所述的臭氧杀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极单元,110、绝缘体,111、腔体,120、放电极,130、耐电晕填充体,140、导线,200、等离子发生器,300、臭氧杀菌装置,310、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等离子发生器(又称臭氧发生器),其能产生具有杀菌功效的臭氧。经研究发现,低臭氧含量的空气对人体有益,而高臭氧含量的空气有害。为了控制空气中的臭氧含量,一般将等离子发生器中电极单元的尺寸通常比较小,如CN101627514B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中电极单元的结构。一般的等离子发生器至少包括两个以上的电极单元,每个电极单元均包括绝缘体及设置于绝缘体内的放电极,成对的电极单元使各自的放电极并行,使彼此的绝缘体接触或靠近的方式接合。在对成对的电极单元供给电流时,在两个放电极相对的表面间产生电晕电流。在上述的文献CN101627514B低温等离子发生器中,电极单元以涂敷或填充于管状绝缘体内表面的导电膏为放电极。由于导电膏涂敷或填充于管状绝缘体内,导电膏与绝缘体的内壁之间无空气;如此在两个放电极间产生电晕电流时,两个放电极相对的表面间不会被被氧化。但以导电膏作为放电极的等离子发生器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同时由于绝缘体呈管状,其内径仅有0.6mm,要使填充的导电膏体与绝缘体内壁间无空气,其加工难度也不小。而在其他技术中,两个放电极相对的表面会因为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进而导致放电极的寿命较短。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同时解决现有臭氧发生器成本高及寿命短的问题,使得臭氧发生器易于被广泛推广。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极单元100,用于等离子发生器200中,包括绝缘体110、放电极120及耐电晕填充体130。绝缘体110内设腔体111;放电极120由设置于腔体111内的导体构成;耐电晕填充体130位于腔体111内并覆盖于放电极120的表面以使放电极120的表面与空气隔离。上述电极单元100,放电极120位于腔体11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单元,用于等离子发生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n绝缘体,内设腔体;/n放电极,由设置于腔体内的导体构成;及/n耐电晕填充体,位于腔体内并覆盖于放电极的表面以使放电极的表面与空气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单元,用于等离子发生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体,内设腔体;
放电极,由设置于腔体内的导体构成;及
耐电晕填充体,位于腔体内并覆盖于放电极的表面以使放电极的表面与空气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呈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采用陶瓷、玻璃和树脂中的一种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呈贯通孔状;所述放电极呈直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采用镁铝合金制成;或,不锈钢制成;或,银制成;或,金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洲吴玟谕
申请(专利权)人:吴庆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