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及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73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及塔机,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两个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其余的两个行走轮机构为固定行走轮机构;假想有一竖直平面将所述车架均分为两半,且所述竖直平面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塔机变幅小车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的行走方向一致;则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另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塔机变幅小车的四个行走轮相对在一个平面上行走,进而使塔机变幅小车受力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及塔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塔机
,具体涉及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及塔机。
技术介绍
塔机变幅小车行走结构为四角布置,国内外塔机生产厂家均采用此种类型,如图1所示,在车架1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固定行走轮机构3。目前的塔机变幅小车在制作过程中技术参数控制较为严格,尤其在塔机变幅小车行走轮平面度要求上生产厂家不易做到;同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塔机变幅小车车架焊接后的应力引起的变形,要使塔机变幅小车的四个行走轮相对在一个平面上行走比较困难,即使通过后期矫正也很难保证塔机变幅小车的四个行走轮相对在一个平面上行走,这样会导致塔机变幅小车受力不均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单轮单边磨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及塔机,能够保证塔机变幅小车的四个行走轮相对在一个平面上行走,进而使塔机变幅小车受力更加均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两个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其余的两个行走轮机构为固定行走轮机构;假想有一竖直平面将所述车架均分为两半,且所述竖直平面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塔机变幅小车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的行走方向一致;则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另一侧。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两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进一步地,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与一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与另一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包括行走轮、U形板、第一滑杆、滑筒和弹性件,所述行走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U形板之间,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形板的底部外壁,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伸进所述滑筒内,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滑筒为间隙配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在所述滑筒的底部,所述滑筒固定在所述车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还包括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滑杆的直径,所述滑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杆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滑杆上,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不能穿过所述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或碟簧。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在所述车架上的起吊绳滑轮组。进一步地,所述车架的四角上靠近行走轮机构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侧面行走的导向轮组。一种塔机,塔机起重臂导轨上安装有所述的塔机变幅小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在车架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两个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其余的两个行走轮机构为固定行走轮机构,且本专利技术的两个浮动行走轮机构的布置位置不在车架的同一侧,也就是说,当本专利技术的塔机变幅小车安装到塔机起重臂导轨上后,一个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塔机起重臂的一侧,另一个浮动行走轮机构位于塔机起重臂的另一侧,更加具体的说,当本专利技术的塔机变幅小车安装到塔机起重臂导轨上后,两个浮动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两个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或一个浮动行走轮机构与一个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另一个浮动行走轮机构与另一个固定行走轮机构正对设置。这样设计行走轮机构的好处是:四个行走轮能够始终与塔机起重臂导轨接触,解决了由于塔机变幅小车结构件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以及起重臂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而引起塔机变幅小车在行走时出现行走轮与起重臂下弦接触不好的问题,最终能够保证塔机变幅小车的四个行走轮相对在一个平面上行走,进而使塔机变幅小车受力更加均匀,且减少了塔机变幅小车的车架在后期矫正的工序,使得塔机变幅小车在加工制造时更加省时省工节且节约成本。进一步地,浮动行走轮机构包括行走轮、U形板、第一滑杆、滑筒和弹性件,行走轮通过转轴安装在U形板之间,第一滑杆的一端连接在U形板的底部外壁,第一滑杆的另一端伸进滑筒内,第一滑杆与滑筒为间隙配合,弹性件的一端抵在第一滑杆的另一端,弹性件的另一端抵在滑筒的底部,滑筒固定在车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浮动行走轮机构能够很好的实现塔机变幅小车与起重臂导轨的可靠接触,使塔机变幅小车无论在空载或是重载情况下,其整体受力均匀。进一步地,浮动行走轮机构还包括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直径小于第一滑杆的直径,滑筒的底部开设有通孔,第二滑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滑杆的另一端,弹性件套设在第二滑杆上,第二滑杆的另一端伸出通孔,第二滑杆与通孔为间隙配合,第二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不能穿过通孔,这样设计好处有利于塔机变幅小车安装该浮动装置,保证浮动装置的整体性、可靠性。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弹性件为压簧或碟簧,取材方便,且成本低。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一种塔机,塔机起重臂导轨上安装有塔机变幅小车,塔机与本专利技术的塔机变幅小车配合使用,在起重臂与塔机变幅小车行走部件的配合上,提高了整体的使用寿命。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塔机变幅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塔机变幅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塔机变幅小车中浮动行走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浮动行走轮机构;21-行走轮;22-U形板;23-第一滑杆;24-滑筒;25-弹性件;26-第二滑杆;27-限位板;3-固定行走轮机构;4-起吊绳滑轮组;5-导向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两个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2),其余的两个行走轮机构为固定行走轮机构(3);/n假想有一竖直平面将所述车架(1)均分为两半,且所述竖直平面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塔机变幅小车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的行走方向一致;则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四角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行走的行走轮机构,所有行走轮机构的底部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两个行走轮机构为能够沿竖直方向上下位移的浮动行走轮机构(2),其余的两个行走轮机构为固定行走轮机构(3);
假想有一竖直平面将所述车架(1)均分为两半,且所述竖直平面的水平延伸方向与塔机变幅小车在塔机起重臂导轨上的行走方向一致;则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位于所述竖直平面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正对设置,两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3)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与一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3)正对设置,另一个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与另一个所述固定行走轮机构(3)正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机变幅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行走轮机构(2)包括行走轮(21)、U形板(22)、第一滑杆(23)、滑筒(24)和弹性件(25),所述行走轮(21)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U形板(22)之间,所述第一滑杆(2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U形板(22)的底部外壁,所述第一滑杆(23)的另一端伸进所述滑筒(24)内,所述第一滑杆(23)与所述滑筒(24)为间隙配合,所述弹性件(25)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滑杆(23)的另一端,所述弹性件(25)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陈勇卫靳玮勃侯文海陈爱丽吕武平刘立国王永刚李会丽胡平利王靖訾永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