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723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板,所述底部板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底部梁,底部梁的两端伸出底部板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两个竖直主梁固定在底部梁的两端处,两个竖直主梁的顶端固定在顶部横向梁上,顶部横向梁处于底部板的正上方;所述竖直主梁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折弯块,折弯块的竖直板体部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斜向套体;它采用圆柱棒体的斜向支撑杆作为斜向筋条将竖直主梁和底部板进行连接,其强度大,牢固程度高,而且其是通过折弯块和侧连接板与竖直主梁和底部板进行连接,斜向支撑杆的端部无需打孔等处理,其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设备加工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梯轿厢中,其一般设有平衡支架,以支撑整个轿厢,为了增加其刚性,会在两个竖直柱和底部板之间设置斜拉筋条,实现支撑,而现有的斜拉筋条一般是扁铁状,其强度并不理想,而且其一般是焊接固定,或者是直接端部成型螺接孔通过螺栓固定,其焊接处容易产生断裂问题,效果并不理想,而直接成型螺接孔的斜拉筋条,其连接端的牢固程度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它采用圆柱棒体的斜向支撑杆作为斜向筋条将竖直主梁和底部板进行连接,其强度大,牢固程度高,而且其是通过折弯块和侧连接板与竖直主梁和底部板进行连接,斜向支撑杆的端部无需打孔等处理,其连接牢固,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板,所述底部板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底部梁,底部梁的两端伸出底部板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两个竖直主梁固定在底部梁的两端处,两个竖直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板(10)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底部梁(20),底部梁(20)的两端伸出底部板(10)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两个竖直主梁(30)固定在底部梁(20)的两端处,两个竖直主梁(30)的顶端固定在顶部横向梁(40)上,顶部横向梁(40)处于底部板(10)的正上方;/n所述竖直主梁(3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折弯块(31),折弯块(31)的竖直板体部(3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斜向套体(33),底部板(10)的左部和右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侧连接板(50),侧连接板(5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下斜向套体(51),斜向支撑杆(60)的上端插套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包括底部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板(10)的底面中部固定有底部梁(20),底部梁(20)的两端伸出底部板(10)的前壁面和后壁面,两个竖直主梁(30)固定在底部梁(20)的两端处,两个竖直主梁(30)的顶端固定在顶部横向梁(40)上,顶部横向梁(40)处于底部板(10)的正上方;
所述竖直主梁(3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壁上均固定有折弯块(31),折弯块(31)的竖直板体部(32)的外侧壁上固定有斜向套体(33),底部板(10)的左部和右部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侧连接板(50),侧连接板(50)的外侧壁上固定有下斜向套体(51),斜向支撑杆(60)的上端插套在斜向套体(33)中,斜向支撑杆(60)的上端成型有上螺接部(61),上螺接部(61)插套在斜向套体(33)中,上限位头(62)的下部插套在斜向套体(33)中并螺接在上螺接部(61)中,上限位头(62)的顶部板的底面压靠在斜向套体(33)的顶面上;
所述斜向支撑杆(60)的底端压靠在下斜向套体(51)的顶面上,斜向支撑杆(60)的底端中部成型有的下螺接部(63)插套在下斜向套体(51)中,下螺接部(63)的底端伸出下斜向套体(51)的底面并螺接有下固定螺母(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梯轿厢的平衡支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螺接部(63)上插套有弹性垫圈(65),弹性垫圈(65)夹持在下固定螺母(64)与下斜向套体(51)的底面之间。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博方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施耐德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