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大水位差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工艺系统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能够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水位差较大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工艺基本都是人行梯步或者客运缆车,对于水位差达到30m以上的客运码头,在枯水期低水位时,人行斜坡梯步长度约为60—120m,在携带有行李情况下,步行上下十分辛苦;客运缆车舒适性较好,但其斜坡轨道较长,运行速度较慢,较长的斜坡道占用较多的水、陆域面积,并且码头的浮趸船需要在水位升降时,进行解系锚链,沿着斜坡道方向上下移动,浮趸的移泊作业通常操作比较繁琐。目前也有不少尝试将高层建筑电梯应用于大水位差客运码头,但是在高水位时期,下层电梯处于水下状态,如何解决密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面对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设计一种能适应大水位差的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且能避免高水位时移泊浮趸、大水位差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困难的适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客船登船口处的浮趸平台,还包括钢引桥和过渡平台,所述钢引桥一端设置在所述的浮趸平台上,钢引桥另外一端设置在过渡平台上,所述过渡平台根据不同水位升降;还包括旅客升降轿厢,所述旅客升降轿厢往复升降于码头平台和过渡平台之间,所述过渡平台上部设置有用来控制过渡平台升降的过渡平台卷扬装置,所述旅客升降轿厢上部设置有用来控制旅客升降轿厢的旅客升降轿厢卷扬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客船登船口处的浮趸平台,还包括钢引桥和过渡平台,所述钢引桥一端设置在所述的浮趸平台上,钢引桥另外一端设置在过渡平台上,所述过渡平台根据不同水位升降;还包括旅客升降轿厢,所述旅客升降轿厢往复升降于码头平台和过渡平台之间,所述过渡平台上部设置有用来控制过渡平台升降的过渡平台卷扬装置,所述旅客升降轿厢上部设置有用来控制旅客升降轿厢的旅客升降轿厢卷扬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旅客升降轿厢上设置有可自动识别过渡平台停泊位置的限位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旅客升降轿厢与旅客升降轿厢卷扬装置之间设置有旅客升降轿厢配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超大水位差的客运码头旅客上下船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旅客升降轿厢卷扬装置为设置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双滚筒结构,第一滚筒上缠绕有控制旅客升降轿厢的提升钢丝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帅,王维,张晶华,吴涛,王晓琨,陈光,周侃,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