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及电缆传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71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7
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及电缆传送机,涉及电缆传送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缆传送机每次只能传送一根电缆传送效率低,且传送过程中电缆左右两侧的推送带长期摩擦发热,对电缆的表皮及自身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包括基座、给进杆、基板、两个夹持板和两个弹性件;每个夹持板与所对应的基座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该电缆存放槽用于存放电缆;通过控制给进杆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缆传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及电缆传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传送领域。
技术介绍
电缆传输安全性较高,在城市电力输配网中应用越来越多,同时在电力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电缆铺设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将电缆从绕线盘上拉拽出,拉至待铺设区域,而线缆一般较重,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传送,具体为:一、通过人工拉拽进行运输耗费人力,特别对于高空电缆的铺设,通过人力拖拽更加的不便捷,传送效率低;二、采用电缆传送机进行传送,传送机以匀速的方式持续对电缆进行摩擦推送,导致位于电缆左右两侧的传送机的推送带由于长期高温,对电缆的表皮及自身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且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传送机每次只能传送一根电缆传输效率低;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缆传送机每次只能传送一根电缆传送效率低,且传送过程中电缆左右两侧的推送带长期摩擦发热,对电缆的表皮及自身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及电缆传送机。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基座1、给进杆2、基板3、两个夹持板4和两个弹性件5;基座1为两侧具有上反沿的长条形结构;基座1上开设有矩形槽1-1,基板3固定在矩形槽1-1的底部,两个夹持板4均通过转轴分别与基板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持板4之间形成轴向截面为三角形的腔体;每个夹持板4与其所对应的矩形槽1-1的槽壁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5;每个夹持板4与所对应的基座1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1-2,该电缆存放槽1-2用于存放电缆;每个夹持板4上设有夹持部4-1,该夹持部4-1用于夹持电缆;给进杆2的一端设有锥体2-1,锥体2-1的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给进杆2依次贯穿基座1和基板3,且锥体2-1位于两个夹持板4之间的三角形的腔体内,给进杆2的另一端伸出至基座1外部;给进杆2可相对基板3上下运动;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优选的是,电缆存放槽1-2为底面是弧形的槽。优选的是,夹持部4-1为块状凸起。优选的是,块状凸起的夹持面为弧面。优选的是,夹持部4-1的夹持面上设有防滑粒。优选的是,弹性件5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夹持板4的夹持面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该夹持板4的夹持面所对应的矩形槽1-1的槽壁固定连接。采用所述的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实现的电缆传送机,该电缆传送机还包括给进机构、运动机构、控制器和操作台6;夹持机构位于操作台6上方,在操作台6上表面长度方向上开设有贯穿左右的安放槽6-1,安放槽6-1用于安放一根或两根电缆;控制器,用于对给进机构和运动机构进行控制;给进机构,用于根据控制器发出的相应控制指令来驱动夹持机构的给进杆2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从而实现对电缆的夹持或脱放;运动机构,用于根据控制器发出的相应控制指令来控制夹持机构进行三维空间内的运动。优选的是,操作台6的左右两侧设有弧形导向带6-2。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主要应用在电缆传送机上,应用时,对电缆线的夹取后,运送至相应位置,再实现脱放,避免了对电缆线的摩擦推送,夹持机构的两个夹持板4分别与其所对应的基座1的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1-2,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且通过一个给进杆2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的同步控制,并可同时实现对两根电缆的同时夹取,操作简单,夹持效率高,可实现对两根电缆的同时传输,提高电缆的传输效率。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实现的电缆传送机,具体应用时,可先将夹持机构电缆夹持,再将电缆从操作台6的一侧传送至另一侧后,实现脱放,再使夹持机构回归至初始位置,往复上述操作,从而实现对电缆的间歇式传送,整个传送过程采用夹持传送的方式,且通过一个给进杆2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的同步控制,对相同的两根电缆施加同样的力,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推送带长期摩擦电缆的表皮对电缆的影响及长期摩擦发热对自身寿命带来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块状凸起的夹持面为弧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电缆传送机的原理示意图;图5是电缆传送机的操作台6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包括基座1、给进杆2、基板3、两个夹持板4和两个弹性件5;基座1为两侧具有上反沿的长条形结构;基座1上开设有矩形槽1-1,基板3固定在矩形槽1-1的底部,两个夹持板4均通过转轴分别与基板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持板4之间形成轴向截面为三角形的腔体;每个夹持板4与其所对应的矩形槽1-1的槽壁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5;每个夹持板4与所对应的基座1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1-2,该电缆存放槽1-2用于存放电缆;每个夹持板4上设有夹持部4-1,该夹持部4-1用于夹持电缆;给进杆2的一端设有锥体2-1,锥体2-1的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给进杆2依次贯穿基座1和基板3,且锥体2-1位于两个夹持板4之间的三角形的腔体内,给进杆2的另一端伸出至基座1外部;给进杆2可相对基板3上下运动;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具体应用时,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电缆传送机上,用于对电缆线的夹取,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且通过一个给进杆2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的同步控制,并可同时实现对两根电缆的同时夹取,操作简单,夹持效率高,可实现对两根电缆的同时传输,提高电缆的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具体参见图2,电缆存放槽1-2为底面是弧形的槽。本优选实施方式中,电缆存放槽1-2为底面是弧形的槽,便于电缆的安放,避免其左右晃动,便于夹持。更进一步的,具体参见图1至图3,夹持部4-1为块状凸起。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夹持部4-1为块状凸起,便于对电缆的夹固。更进一步的,具体参见图2,块状凸起的夹持面为弧面。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块状凸起的夹持面为弧面,其弧面与电缆外表面相贴合,便于对电缆的抱紧,避免电缆径向串动。更进一步的,具体参见图1至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机构包括基座(1)、给进杆(2)、基板(3)、两个夹持板(4)和两个弹性件(5);/n基座(1)为两侧具有上反沿的长条形结构;/n基座(1)上开设有矩形槽(1-1),基板(3)固定在矩形槽(1-1)的底部,两个夹持板(4)均通过转轴分别与基板(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持板(4)之间形成轴向截面为三角形的腔体;/n每个夹持板(4)与其所对应的矩形槽(1-1)的槽壁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5);/n每个夹持板(4)与所对应的基座(1)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1-2),该电缆存放槽(1-2)用于存放电缆;/n每个夹持板(4)上设有夹持部(4-1),该夹持部(4-1)用于夹持电缆;/n给进杆(2)的一端设有锥体(2-1),锥体(2-1)的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n给进杆(2)依次贯穿基座(1)和基板(3),且锥体(2-1)位于两个夹持板(4)之间的三角形的腔体内,给进杆(2)的另一端伸出至基座(1)外部;给进杆(2)可相对基板(3)上下运动;/n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夹持机构包括基座(1)、给进杆(2)、基板(3)、两个夹持板(4)和两个弹性件(5);
基座(1)为两侧具有上反沿的长条形结构;
基座(1)上开设有矩形槽(1-1),基板(3)固定在矩形槽(1-1)的底部,两个夹持板(4)均通过转轴分别与基板(3)的两端转动连接,且两个夹持板(4)之间形成轴向截面为三角形的腔体;
每个夹持板(4)与其所对应的矩形槽(1-1)的槽壁之间均设有一个弹性件(5);
每个夹持板(4)与所对应的基座(1)上反沿之间形成电缆存放槽(1-2),该电缆存放槽(1-2)用于存放电缆;
每个夹持板(4)上设有夹持部(4-1),该夹持部(4-1)用于夹持电缆;
给进杆(2)的一端设有锥体(2-1),锥体(2-1)的轴向截面为等腰梯形;
给进杆(2)依次贯穿基座(1)和基板(3),且锥体(2-1)位于两个夹持板(4)之间的三角形的腔体内,给进杆(2)的另一端伸出至基座(1)外部;给进杆(2)可相对基板(3)上下运动;
通过控制给进杆(2)的给进深度,实现对两个夹持板(4)处于夹持或张开状态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电缆存放槽(1-2)为底面是弧形的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电缆传送的夹持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哲钰郑毅林宪峰佘佳玺邵永彬毕强冯斌李钊枢郭杨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