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68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包括存放框、过滤框、支撑柱、插板、安装板、振动电机和弹性支撑机构,存放框一侧壁开设有插槽,插槽内活动插入有插板,存放框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框,过滤框的框底固定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与过滤框下框口相适配设计,过滤框的框底四个边角处与存放框的上框口顶端四个边角处之间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整个装置高频振动,可以促使存放框内的土壤动物活动频繁,故而初步提高修复效率,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整个装置高频振动,使得放置在过滤网处的大颗粒土壤能够高频振动破碎形成小颗粒土壤,增加微生物接触范围,提高微生物代谢效果,故而进一步的提高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修复床,特别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
技术介绍
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目前根据处理原理有三种处理方法,即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伴随目前环保生态观念的日益推行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生物法中包括了微生物修复法和土壤动物修复法,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采用生物法存在生物法修复效率低的问题,这是因为一下两方面问题:1、土壤动物修复法中土壤动物修复技术主要利用土壤动物和其体内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生长、繁殖等活动过程中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进行转化和富集的作用,最终通过对土壤动物的收集、处理,从而使土壤中重金属降低,但是实际运用中土壤动物活动并不频繁,故而其生长,繁殖等过程时间漫长,也就导致了土壤动物修复法修复效率低;2、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的实质是生物降解,即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分解作用,但是实际运用中会因为微生物土块颗粒较大,造成微生物接触范围小,导致微生物代谢功能弱,进而降低修复效率;针对上述两种生物修复法存在的弊端,需要设计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态修复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生物法修复效率低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包括存放框、过滤框、固定杆、插板、安装板、振动电机和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存放框一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活动插入有插板,所述存放框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框,过滤框的框底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过滤框下框口相适配设计,所述过滤框的框底四个边角处与存放框的上框口顶端四个边角处之间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存放框两相对侧壁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撑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板的长度大于插槽的槽深,所述插板的宽度等于插槽的槽长,并且所述插板的宽度大于存放框内框腔的腔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托板,四个所述支撑托板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与对应的支撑托板顶端圆心位置之间均通过一个弹簧垂直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圆心位置均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座,四个所述限位座分别设置在四个弹簧的内圈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板顶端靠近一侧边的边缘处开设有条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将微生物修复法和土壤动物修复法综合使用,将富含微生物的土壤放置在存放框内,并将土壤动物例如蚯蚓放入存放框中,尤为重要的是,本技术在两个安装板顶端安装有振动电机,利用振动电机的振动带动整个装置高频振动,可以达到以下两个目的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首先,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整个装置高频振动,可以促使存放框内的土壤动物活动频繁,故而加速其生长繁殖,故而初步提高修复效率;其次,通过振动电机带动整个装置高频振动,使得放置在过滤网处的大颗粒土壤能够高频振动破碎形成小颗粒土壤,增加微生物接触范围,提高微生物代谢效果,故而进一步的提高修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插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放框;2、过滤框;3、固定杆;4、插板;5、安装板;6、振动电机;7、弹性支撑机构;11、插槽;21、过滤网;41、条形槽;71、支撑托板;72、支撑柱;73、弹簧;74、限位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包括存放框1、过滤框2、固定杆3、插板4、安装板5、振动电机6和弹性支撑机构7,存放框1一侧壁开设有插槽11,插槽11内活动插入有插板4,存放框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框2,过滤框2的框底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1,过滤网21与过滤框2下框口相适配设计,过滤框2的框底四个边角处与存放框1的上框口顶端四个边角处之间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存放框1两相对侧壁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两个安装板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6,两个安装板5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撑机构7。其中,插板4的长度大于插槽11的槽深,插板4的宽度等于插槽11的槽长,并且插板4的宽度大于存放框1内框腔的腔长,保证插板4支撑牢固。其中,四个弹性支撑机构7均包括支撑托板71,四个支撑托板71的上方均设置有一个支撑柱72,四个支撑柱72的顶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板5的底端垂直固定连接,四个支撑柱72的底端与对应的支撑托板71顶端圆心位置之间均通过一个弹簧73垂直固定连接,保证弹簧73既能支撑存放框1和过滤框2也能保证存放框1和过滤框2有足够的振动区间。其中,四个支撑柱72的底端圆心位置均垂直固定连接有限位座74,四个限位座74分别设置在四个弹簧73的内圈中,限位座74可以避免弹簧73由于高频振动出现超过其自身弹性线程的运动区间,也就是避免弹簧73出现永久性自身不可恢复的弹性形变。其中,插板4顶端靠近一侧边的边缘处开设有条形槽41,方便抽拉插板4。工作原理:第一步,首先将已经培养好富含微生物大颗粒的土壤块首先放置在过滤网21上,然后将插板4插入插槽11中,然后将土壤动物(蚯蚓等)倒入插板4的顶端也就是存放框1的内框腔中;第二步,同步启动两个振动电机6,带动整个存放框1以及过滤框2开始高频振动,使得大颗粒的土壤块之间相互碰撞促使大颗粒土壤块破裂形成小颗粒,增加微生物接触范围,提高微生物代谢效果,故而进一步的提高修复效率,同时通过高频晃动加速蚯蚓的生长活动,故而提高了土壤动物修复重金属突然土壤的效率,在存放框1和过滤框2振动的同时,四个弹簧73被迫高频弹性振动,在支撑存放框1和过滤框2的同时,保证存放框1和过滤框2具有足够的振动区间;第三步,在一批土壤被修复后,通过抽出插板4,迫使存放框1内的被修复的土壤下落,然后再将插板4插入插槽11中,重复第一步的工作步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包括存放框(1)、过滤框(2)、固定杆(3)、插板(4)、安装板(5)、振动电机(6)和弹性支撑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框(1)一侧壁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活动插入有插板(4),所述存放框(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框(2),过滤框(2)的框底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与过滤框(2)下框口相适配设计,所述过滤框(2)的框底四个边角处与存放框(1)的上框口顶端四个边角处之间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存放框(1)两相对侧壁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6),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撑机构(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包括存放框(1)、过滤框(2)、固定杆(3)、插板(4)、安装板(5)、振动电机(6)和弹性支撑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框(1)一侧壁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内活动插入有插板(4),所述存放框(1)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框(2),过滤框(2)的框底固定安装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与过滤框(2)下框口相适配设计,所述过滤框(2)的框底四个边角处与存放框(1)的上框口顶端四个边角处之间均垂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存放框(1)两相对侧壁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5),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6),两个所述安装板(5)的底端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两个弹性支撑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4)的长度大于插槽(11)的槽深,所述插板(4)的宽度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正永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