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651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包括浮筏主体、吊养机构、环体、移动机构以及推进器,吊养机构包括吊绳、藻类以及贝类,移动机构包括U型架、辅助轮、移动轮以及驱动电机,浮筏主体漂浮在海面上,通过藻类和贝类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修复以及净化,而在浮筏主体的外部设置了环体,环体上设置有可以移动的U型架,驱动电机可以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使U型架沿着环体进行移动,从而调节设置在U型架底面的推进器的位置,开启推进器后,可以带动环体和浮筏主体进行移动,从而不需要工作人员对浮筏主体进行拖拽,同时在修复一段时间后,通过推进器可以带动环体和浮筏主体移动到另外的指定区域进行修复,提高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的效率。复的效率。复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

技术介绍

[0002]海洋面积占据了整个地球面积的71%,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海洋矿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等四项,以开发、利用、保护以及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的工程称之为海洋工程,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人为因素的过多参与会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为了海洋能持续为人们提供资源,需要对海洋环境进行修复,海洋环境的修复措施有修建海岸带、再造海洋植被、人工岛礁以及生态浮阀等,其中生态浮阀一般是设置在海岸带附近,在浮阀上种植一些藻类等海洋植物,通过植物对海洋环境进行修复净化,例如公开号为CN213506203U的一种海洋工程环境修复用的生态浮筏(以下简称D1),直杆顶端均匀卡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均通过伸缩杆连接边板,伸缩杆中部套接有吊养瓶,浮木顶面设置有标识组件,安装槽两端均滑动安装有支撑板,平板顶面安装有反光镜架,安装槽两端等距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部安装有支撑螺钉,配重孔内部镶嵌有配重块,浮木侧面安装有防护缓冲组件,支撑框底面安装有防护网,竖直板中部通过弹簧与支撑框相连,通过吊养瓶中的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来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修复净化,然而D1的生态浮筏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拉拽的方式将其带动到对应的海域中,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还需要工作人员将其转移到另外一片海域进行修复净化,无法进行自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浮筏主体可以进行自移动,以便于调节修复净化海域。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包括浮筏主体、吊养机构、环体、移动机构以及推进器,所述浮筏主体设置在环体内部,所述吊养机构包括吊绳、藻类以及贝类,所述吊绳设置在浮阀主体底面,所述藻类以及贝类设置在吊绳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U型架、辅助轮、移动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U型架开口朝向一侧,所述环体顶面以及底面设置有轨道,所述辅助轮设置在U型架的内顶面以及内底面,并位于轨道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U型架的内侧壁上,其输出轴与移动轮连接,所述移动轮与环体外侧壁接触,所述推进器设置在U型架的底面。
[0006]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顶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下设置在U型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移动轮顶面以及底面设置有转轴,位于上方的所述转轴与顶板底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其输出轴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转轴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嵌入在顶板中,所述转轴与轴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浮筏主体包括主浮木以及子浮木,所述主浮木对称设置在环体内,其两端与环体内壁连接,所述子浮木设置在主浮木之间,其两端与主浮木相对的侧壁连接,所述吊绳顶端固定在子浮木底面。
[0009]优选的,所述浮筏主体还包括漂浮气囊,所述漂浮气囊设置在环体内侧壁上。
[0010]优选的,还包括起抛锚机构,所述起抛锚机构包括锚体、连接绳索以及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主浮木两侧顶面,其输出轴伸出到主浮木外侧,所述连接绳索一端缠绕在旋转电机输出轴上,另一端与锚体连接。
[0011]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环体内部的主控单元、无线收发单元以及定位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定位单元、无线收发单元、驱动电机、推进器以及旋转电机电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①
浮筏主体可以带动环体漂浮在海面上,在浮筏主体底面吊装的藻类和贝类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修复,并且修复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于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生物的物质,实现海洋环境的净化;
[0014]②
为了方便浮筏主体移动到指定的海洋区域,在环体的一侧设置了可以移动的U型架,驱动电机可以带动U型架沿着环体进行移动,使U型架底部设置的推进器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从而推进器可以带动环体以及浮筏主体移动,不需要工作人员拖拽浮筏到指定位置,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推进器移动到另一指定区域进行修复净化。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为环体,2为推进器,3为吊绳,4为藻类,5为贝类,6为U型架,7为辅助轮,8为移动轮,9为驱动电机,10为轨道,11为顶板,12为底板,13为转轴,14为轴承,15为主浮木,16为子浮木,17为漂浮气囊,18为锚体,19为连接绳索,20为旋转电机,21为主控单元,22为无线收发单元,23为定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一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包括浮筏主体、吊养机构、环体1、移动机构以及推进器2,所述浮筏主体设置在环体1内部,所述吊养机构包括吊绳3、藻类4以及贝类5,所述吊绳3设置在浮阀主体底面,所述藻类4以及贝类5设
置在吊绳3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U型架6、辅助轮7、移动轮8以及驱动电机9,所述U型架6开口朝向一侧,所述环体1顶面以及底面设置有轨道10,所述辅助轮7设置在U型架6的内顶面以及内底面,并位于轨道10中,所述驱动电机9设置在U型架6的内侧壁上,其输出轴与移动轮8连接,所述移动轮8与环体1外侧壁接触,所述推进器2设置在U型架6的底面。
[0022]本技术用于对海洋环境进行修复,将浮筏主体设置在环体1的内部,浮筏主体和环体1同时移动到指定的海洋区域中,在浮筏主体的底面设置了若干吊绳3,吊绳3上设置有藻类4以及贝类5,藻类4可以吸收海洋中的有害元素,而贝类5可以过滤海水,维持海水良好的透光度,有益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修复净化。
[0023]在浮筏主体外部设置了环体1,环体1内部设置有空腔,可以减轻整体的重量,在环体1的外侧设置了U型架6,环体1伸入到U型架6的内部,在环体1的顶面以及底面均设置了轨道10,U型架6内顶面和内底面设置的辅助轮7位于轨道10中,在U型架6内侧壁上设置的移动轮8与环体1的外侧壁接触,通过驱动电机9可以带动移动轮8进行旋转,从而可以使U型架6沿着环体1进行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辅助轮7在轨道10中进行辅助移动,避免U型架6移动发生偏移,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筏主体、吊养机构、环体、移动机构以及推进器,所述浮筏主体设置在环体内部,所述吊养机构包括吊绳、藻类以及贝类,所述吊绳设置在浮阀主体底面,所述藻类以及贝类设置在吊绳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U型架、辅助轮、移动轮以及驱动电机,所述U型架开口朝向一侧,所述环体顶面以及底面设置有轨道,所述辅助轮设置在U型架的内顶面以及内底面,并位于轨道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U型架的内侧壁上,其输出轴与移动轮连接,所述移动轮与环体外侧壁接触,所述推进器设置在U型架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顶板以及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下设置在U型架的内侧壁上,所述移动轮顶面以及底面设置有转轴,位于上方的所述转轴与顶板底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上,其输出轴与位于下方的所述转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环境工程修复用生态浮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曼萍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正永生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