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663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除尘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主要包括气泵主体、软管、直管和毛刷,所述气泵主体的底部固定能够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管,该设备通过设置毛刷以及高压气泵,可以有效清除灰斗内壁附着的灰尘,相对于一般的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本装置清灰更加彻底,且对于特定位置的顽固积灰可进行针对清理,防止灰斗内壁出现无法清理的部位,因此本装置的实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除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尘器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但除尘器在除尘的过程,底部的灰斗常常会积聚难以清理干净的灰尘,随着灰尘的积累,除尘器的除尘器会慢慢失去存储灰尘的空间,进而导致除尘器发生故障,影响除尘器的工作,降低了除尘器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使用成本,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灰斗中积累的灰尘难以清理干净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主要包括气泵主体、软管、直管和毛刷。所述气泵主体的底部固定能够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内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滚珠,所述下底板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转动柱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所述内壳的外壁与直管的内壁为气腔,所述内壳的内顶壁滚动连接有上滚珠,所述上滚珠的底部滚动连接有上顶板,且上顶板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大小与转动柱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直管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直管的顶部开设有气孔,所述转动柱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优选的,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把手以气泵主体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且密封圈贯穿保护外壳的顶部并延伸至保护外壳的内壁与高压气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的数量为多个,且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柱的数量为十二个,且每四个第二固定柱为一组,且三组第二固定柱均匀分布在内壳的外壁并与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滑垫为橡胶防滑垫,且防滑垫呈环形分两层固定连接在直管的外壁。优选的,所述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分三排,每一排气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直管的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通过设置两种清除内壁灰尘的装置,包括毛刷以及高压气泵,可以有效清除灰斗内壁附着的灰尘,相对于一般的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本装置清灰更加彻底,且对于特定位置的顽固积灰可进行针对清理,防止灰斗内壁出现无法清理的部位,因此本装置的实用性更高。同时该装置可由工作人员手持进行处理,对于一般的清理积灰的机械处理,本装置有着明显刚好的清灰效果,一般的清灰装置采用物理振动的方法进行清灰,不仅清灰不够彻底而且容易造成装置内部零部件的松动,增加了设备使用的危险性,因此本装置更加安全可靠,实用性更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上滚珠与转动柱的连接结构图;图4为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气泵主体、11-把手、12-固定板、13-保护外壳、14-万向轮、15-高压气泵、16-密封圈、2-软管、3-直管、31-转动柱、32-内壳、33-气腔、34-上滚珠、35-上顶板、36-下滚珠、37-下顶板、38-电机、39-第一固定柱、310-第二固定柱、311-防滑垫、312-气孔、4-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主要包括气泵主体1、软管2、直管3和毛刷4。气泵主体1的底部固定能够连接有把手11,把手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15,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13,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高压气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2,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管3,直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310,第二固定柱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32,内壳3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9,第一固定柱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8,电机3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1,内壳3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底板37,下底板3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滚珠36,下底板37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内壳32的外壁与直管3的内壁为气腔33,内壳32的内顶壁滚动连接有上滚珠34,上滚珠34的底部滚动连接有上顶板35,且上顶板35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直管3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11,直管3的顶部开设有气孔312,转动柱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4。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电机38带动毛刷4转动,工作人员可手持直管3对灰斗的内壁进行除尘操作,且设置的高压气泵15吹出的气流流出气孔312进一步对灰斗内壁进行清理,可以彻底清除灰斗内壁附着的灰尘,使除尘器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同时软管2可根据使用情况进行加长处理,可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灰斗内壁,增加了该装置使用的广泛性。进一步的,把手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把手11以气泵主体1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11与万向轮14相互配合使用,方便了对高压气泵15的移动,省时省力。进一步的,密封圈16为橡胶密封圈,且密封圈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2,且密封圈13贯穿保护外壳13的顶部并延伸至保护外壳13的内壁与高压气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橡胶密封圈密封性好,防止了软管2与高压气泵15连接处的漏气现象,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使用性。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柱39的数量为多个,且电机3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9。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38的四周都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9,防止了电机38的晃动,进而提高了毛刷4的稳定性,整体提高了该装置有效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第二固定柱310的数量为十二个,且每四个第二固定柱310为一组,且三组第二固定柱310均匀分布在内壳32的外壁并与直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气泵主体(1)、软管(2)、直管(3)和毛刷(4),/n所述气泵主体(1)的底部固定能够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15),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13),所述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所述高压气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管(3),所述直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310),所述第二固定柱(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32),所述内壳(3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9),所述第一固定柱(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8),所述电机(3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1),所述内壳(3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底板(37),所述下底板(3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滚珠(36),所述下底板(37)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内壳(32)的外壁与直管(3)的内壁为气腔(33),所述内壳(32)的内顶壁滚动连接有上滚珠(34),所述上滚珠(34)的底部滚动连接有上顶板(35),且上顶板(35)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直管(3)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11),所述直管(3)的顶部开设有气孔(312),所述转动柱(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的积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气泵主体(1)、软管(2)、直管(3)和毛刷(4),
所述气泵主体(1)的底部固定能够连接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气泵(15),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13),所述固定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4),所述高压气泵(1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6),所述密封圈(1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直管(3),所述直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310),所述第二固定柱(3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壳(32),所述内壳(3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39),所述第一固定柱(3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8),所述电机(3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31),所述内壳(3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下底板(37),所述下底板(3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滚珠(36),所述下底板(37)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内壳(32)的外壁与直管(3)的内壁为气腔(33),所述内壳(32)的内顶壁滚动连接有上滚珠(34),所述上滚珠(34)的底部滚动连接有上顶板(35),且上顶板(35)的轴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形状大小与转动柱(3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所述直管(3)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11),所述直管(3)的顶部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欣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众热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