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2476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包括选粉机、水泥磨装置和辊压机装置,所述选粉机的两侧分别设有中粉出料溜管和粗粉出料溜管,所述中粉出料溜管与所述水泥磨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的上端设有分料口,所述中粉出料溜管的下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分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和所述中粉出料溜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粗粉出料溜管和中粉出料溜管之间设置下料溜管,避免水泥磨装置空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所述辊压机装置负荷,降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
技术介绍
水泥经辊压机装置碾磨后的物料按照细度分为细粉、中粉和粗粉三种,中粉直接入水泥磨装置,粗粉又回到辊压机装置继续碾磨。在选粉机磨损后期,在V型选粉机打散效果及三分离选粉机分离效果影响下,物料中的中粉和粗粉不易分离开,部分中粉被循环带入辊压机装置,造成辊压机装置重复做功甚至发生冲料现象,降低了辊压机的工作效率,影响了辊压机的平稳运行;甚至导致水泥磨装置不饱和运行,造成水泥磨装置的能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控制所述粗粉出料溜管内的物料通过所述下料溜管流至所述水泥磨装置内,减少了中粉循环入辊压机装置的影响,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包括选粉机、水泥磨装置和辊压机装置,所述选粉机的两侧分别设有中粉出料溜管和粗粉出料溜管,所述中粉出料溜管与所述水泥磨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的上端设有分料口,所述中粉出料溜管的下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分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和所述中粉出料溜管内。优选地,所述粗粉出料溜管在所述分料口和所述辊压机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优选地,还包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具有进料口、中粉出料口和粗粉出料口,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口连通,其中粉出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过滤装置的粗粉出料口与所述粗粉出料溜管的下端连通。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盒体、进料管、中粉出料管和粗粉出料管,所述盒体设置在所述中粉出料溜管和所述粗粉出料溜管之间,所述盒体内设有竖向倾斜的筛网,所述筛网将所述盒体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进料管和所述粗粉出料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上腔室连通,所述中粉出料管的一端与所述下腔室内部连通,所述进料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分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与所述粗粉出料溜管下端连通,所述中粉出料管的另一端倾斜向下与所述入料口连通,其另一端倾斜向上延伸至与所述下腔室的下端连通,所述进料管上端构成了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料口,所述中粉出料管的下端构成了所述过滤装置的中粉出料口,所述粗粉出料管的下端构成了所述过滤装置的粗粉出料口。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位于粗粉出料管的下端和所述辊压机装置之间。本技术在粗粉出料溜管和中粉出料溜管之间设置下料溜管,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粗粉出料溜管内的物料流入所述水泥磨装置内,避免水泥磨装置空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粗粉的进料量,减少所述辊压机装置负荷,降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工作电流,有利于降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能耗。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1、选粉机;11、中粉出料溜管;12、粗粉出料溜管;2、水泥磨装置;3、辊压机装置;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过滤装置;61、盒体;62、进料管;63、中粉出料管;64、粗粉出料管;65、筛网。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提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包括选粉机1、水泥磨装置2和辊压机装置3,所述选粉机1的两侧分别设有中粉出料溜管11和粗粉出料溜管12,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与所述水泥磨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与所述辊压机装置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的上端设有分料口,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的下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分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3和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内。在所述选粉机1工作前期,所述选粉机1对粗粉和中粉的分离效果好,所述第一阀门4处于关闭状态,在所述选粉机1工作后期,所述选粉机1产生磨损,开启所述第一阀门4,以使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流以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流入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内,避免水泥磨装置空转造成的能源损耗,同时降低所述辊压机装置的粗粉的进料量,减少所述辊压机装置负荷。优选地,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在所述分料口和所述辊压机装置3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在所述选粉机1工作前期,所述第一阀门4关闭,所述第二阀门5开启,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3,所述第二阀门5用以控制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3内的物料,避免所述辊压机装置3粗粉的进料量过大而造成所述辊压机装置3负荷大;在所述辊压机装置3内的物料充足时,所述第一阀门4开启,所述第二阀门5关闭,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通过所述第一阀门4流入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内,以保证所述辊压机装置3和所述水泥磨装置2内的物料充足,从而保证所述辊压机装置3和所述水泥磨装置2的正常运行,避免所述水泥磨装置2空转,防止所述辊压机装置3超负荷运行。其中,所述第一阀门4和所述第二阀门5均为闸板阀,便于安装,启闭省力。优选地,还包括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具有进料口、中粉出料口和粗粉出料口,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口连通,其中粉出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4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过滤装置6的粗粉出料口与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的下端连通。所述过滤装置6提高所述水泥磨装置2进入物料细度的均匀度。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6包括盒体61、进料管62、中粉出料管63和粗粉出料管64,所述盒体61设置在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和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之间,所述盒体61内设有竖向倾斜的筛网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粉机(1)、水泥磨装置(2)和辊压机装置(3),所述选粉机(1)的两侧分别设有中粉出料溜管(11)和粗粉出料溜管(12),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与所述水泥磨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与所述辊压机装置(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的上端设有分料口,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的下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分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3)和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选粉机(1)、水泥磨装置(2)和辊压机装置(3),所述选粉机(1)的两侧分别设有中粉出料溜管(11)和粗粉出料溜管(12),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与所述水泥磨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与所述辊压机装置(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的上端设有分料口,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的下端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处设有第一阀门(4),所述分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所述辊压机装置(3)和所述中粉出料溜管(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粉出料溜管(12)在所述分料口和所述辊压机装置(3)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粉机物料入水泥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具有进料口、中粉出料口和粗粉出料口,所述过滤装置(6)的进料口与所述分料口连通,其中粉出料口与所述第一阀门(4)的另一接口连通,所述过滤装置(6)的粗粉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松滋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