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娟专利>正文

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476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包括干燥部件、破碎部件、研磨部件、混料部件和压制成丸部件。通过对各个部件进行具体设置,尤其是对研磨部件进行具体设置,实现了对中药粉化处理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通过对混料部件进行具体设置实现了混合后的物料更加容易排出,通过对压制成丸部件进行具体设置实现了高效的压制和脱模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及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草药的成药制备过程中,破碎、研磨和成丸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其中研磨步骤最为重要。目前主要通过转动研磨的方式进行研磨,但是这种研磨方式会造成局部死角而导致粉料尺寸不均匀,使得有些颗粒过大而有些颗粒过小,从而对后续成丸步骤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成丸的药品比例会稍有不标准。目前也有通过类似球磨的方式进行研磨,但是这种研磨虽然效果好一些,但是效率相对会低下一些。最传统的人工碾磨的方式研磨效果相对较好,并且人工排料也会相对顺畅一些,但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碾磨效率非常低下,如果能够尽量的模拟人工碾磨的方式进行研磨,则会大大提高研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包括破碎部件、研磨部件、混料部件和压制成丸部件。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原料入口、破碎轴、破碎齿、破碎外齿、破碎电机和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壳为横置的圆筒结构,原料入口开设于破碎腔壳一端的顶部,所述破碎轴横置于破碎腔壳内,在破碎轴上布设有多排的破碎齿,每个所述破碎齿为扇形块体的硬质合金,在与每排所述破碎齿相间隔处的破碎腔壳的内壁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破碎外齿,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轴的转动进行驱动,通过破碎齿与破碎外齿的剪切而将物料实现破碎,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驱动转盘、偏心转轴、偏心研磨盘、研磨电机、挡料板、逐层排料孔和研磨腔排料口;所述研磨腔壳为圆筒结构,研磨腔入料口开设于研磨腔壳一端的顶部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腔壳两端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轴心与研磨腔壳两端的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驱动转盘连接并对驱动转盘的转动进行驱动,在驱动转盘的偏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偏心转轴,所述偏心转轴与驱动转盘的轴心相平行设置,所述偏心研磨盘设置有多个,所述偏心转轴通过轴承与偏心研磨盘的轴心相连接,所述偏心研磨盘的盘边部位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层,在每个偏心研磨盘下方的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的所述挡料板,在每个挡料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逐层排料孔,在研磨腔壳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研磨腔排料口。所述混料部件包括混料腔壳、混料腔入料口、搅拌轴、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辅料添加盒、混料部件排料口、混料部件排料管、挤压排出腔、挤压竖板和挤压伸缩杆;所述混料腔壳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混料腔入料口开设于混料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研磨腔排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混料腔壳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搅拌叶片,搅拌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辅料添加盒设置在混料腔壳的顶壁上,辅料添加盒用于向混料腔壳内添加辅料,挤压排出腔设置于混料腔壳的下方,挤压排出腔通过设置于挤压排出腔顶壁上的可开闭的开口与混料腔壳的底部连通,所述挤压竖板竖直设置在挤压排出腔内,所述挤压伸缩杆一端与挤压竖板的背部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排出腔的一内侧壁连接,通过挤压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挤压竖板的移动,在远离挤压伸缩杆一侧的挤压排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混料部件排料口。所述压制成丸部件包括下部挤压模具、上部挤压模具、备用下部模具和模具传送带;所述下部挤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下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在下部挤压模具的周部设置有物料挡板,所述物料挡板的高度大于等于上部挤压模具的高度,所述混料部件排料管一端与混料部件排料口连通,另一端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物料挡板的上方,所述上部挤压模具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正上方,在上部挤压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上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均与下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相对设置,在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的顶部设置有透气排料孔,所述上部挤压模具能够向下移动挤压而与下部挤压模具合为一体;所述备用下部模具的设置方式与下部挤压模具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模具传送带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和备用下部模具的下方,当每次上部挤压模具与下部挤压模具挤压工序完毕之后,模具传送带即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备用下部模具位于上部挤压模具的正下方而成为下部挤压模具,而挤压完成之后的下部挤压模具则随着模具传送带向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破碎部件前部的干燥部件,所述干燥部件包括多孔传送带、喷风腔和入风部件;所述多孔传送带上密排设置有上下通孔,在多孔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所述喷风腔,所述喷风腔内设置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为电阻加热棒或电阻加热丝,所述入风部件包括入风管和入风风机,所述入风管的顶部与喷风腔的底壁连通,入风管的底部与外部空气连通,在入风管上设置有入风风机,多孔传送带的终端位于破碎部件的所述原料入口的正上方。作为优选,下部挤压模具上设置的半球体的凹坑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凹坑进气孔,所述凹坑进气孔均设置在凹坑的左下部,且其倾斜方向均为左高右低,在凹坑的下方设置有充气腔,所述凹坑进气孔连通凹坑内部和充气腔,在充气腔上设置有用于向充气腔内充气的喷气管,在喷气管上设置有喷气风机。作为优选,在上部挤压模具和下部挤压模具挤压完成之后即启动喷气风机向喷气腔以及凹坑内喷气。作为优选,每个凹坑进气孔的倾斜角度不同,位置较高的凹坑进气孔相较于较低的凹坑进气孔与水平面的夹角更大。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腔壳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式为研磨腔壳的轴心与水平面呈10~25︒的夹角。作为优选,所述研磨腔壳竖直设置。作为优选,在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的顶部设置的透气排料孔的上部设置有脱模杆,所述脱模杆能够振动的通过透气排料孔深入到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内顶部,通过振动向下移动而实现对药丸的脱模。作为优选,在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的顶部设置的透气排料孔的上部设置有喷气喷嘴,朝向透气排料孔内喷射高压气体。进一步优选,在透气排料孔的上方还设置有切刀,用于切除通过透气排料孔挤出的物料。作为优选,在下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的底部设置有切刀,用于切除通过凹坑进气孔排出的物料。作为优选,所述偏心研磨盘的直径大于研磨腔壳的半径但是小于研磨腔壳的直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获得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定特定结构的研磨部件,实现了对破碎后中草药的高效果的研磨。通过设置研磨盘和环形的挡料板间隔设置的方式,实现物料短时的被挡料板阻挡在挡料板上部,而通过研磨盘相对研磨腔壳侧壁的对物料的碾压,实现了物料的逐级多次的碾压操作,从而实现了物料无死角的碾压式研磨。通过设置在驱动转盘的偏心位置设置位于偏心研磨盘轴心的偏心转轴,在驱动转盘转动的时候,研磨盘即可持续的在研磨腔壳的内腔壁上实现碾磨行程,同时由于设置有多个,这样多个的设置不仅可以逐级实现碾磨而可以将物料碾磨的均匀细碎,同时还可避免从上部间隙掉落的物料直接落到出口,即使在上层间隙掉落,在下部的多个偏心研磨盘也可以将物料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部件、研磨部件、混料部件和压制成丸部件;/n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原料入口、破碎轴、破碎齿、破碎外齿、破碎电机和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壳为横置的圆筒结构,原料入口开设于破碎腔壳一端的顶部,所述破碎轴横置于破碎腔壳内,在破碎轴上布设有多排的破碎齿,每个所述破碎齿为扇形块体的硬质合金,在与每排所述破碎齿相间隔处的破碎腔壳的内壁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破碎外齿,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轴的转动进行驱动,通过破碎齿与破碎外齿的剪切而将物料实现破碎,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破碎腔出料口;/n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驱动转盘、偏心转轴、偏心研磨盘、研磨电机、挡料板、逐层排料孔和研磨腔排料口;所述研磨腔壳为圆筒结构,研磨腔入料口开设于研磨腔壳一端的顶部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腔壳两端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轴心与研磨腔壳两端的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驱动转盘连接并对驱动转盘的转动进行驱动,在驱动转盘的偏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偏心转轴,所述偏心转轴与驱动转盘的轴心相平行设置,所述偏心研磨盘设置有多个,所述偏心转轴通过轴承与偏心研磨盘的轴心相连接,所述偏心研磨盘的盘边部位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层,在每个偏心研磨盘下方的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的所述挡料板,在每个挡料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逐层排料孔,在研磨腔壳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研磨腔排料口;/n所述混料部件包括混料腔壳、混料腔入料口、搅拌轴、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辅料添加盒、混料部件排料口、混料部件排料管、挤压排出腔、挤压竖板和挤压伸缩杆;所述混料腔壳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混料腔入料口开设于混料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研磨腔排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混料腔壳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搅拌叶片,搅拌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辅料添加盒设置在混料腔壳的顶壁上,辅料添加盒用于向混料腔壳内添加辅料,挤压排出腔设置于混料腔壳的下方,挤压排出腔通过设置于挤压排出腔顶壁上的可开闭的开口与混料腔壳的底部连通,所述挤压竖板竖直设置在挤压排出腔内,所述挤压伸缩杆一端与挤压竖板的背部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排出腔的一内侧壁连接,通过挤压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挤压竖板的移动,在远离挤压伸缩杆一侧的挤压排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混料部件排料口;/n所述压制成丸部件包括下部挤压模具、上部挤压模具、备用下部模具和模具传送带;所述下部挤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下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在下部挤压模具的周部设置有物料挡板,所述物料挡板的高度大于等于上部挤压模具的高度,所述混料部件排料管一端与混料部件排料口连通,另一端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物料挡板的上方,所述上部挤压模具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正上方,在上部挤压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上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均与下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相对设置,在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的顶部设置有透气排料孔,所述上部挤压模具能够向下移动挤压而与下部挤压模具合为一体;所述备用下部模具的设置方式与下部挤压模具的设置方式相同,所述模具传送带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和备用下部模具的下方,当每次上部挤压模具与下部挤压模具挤压工序完毕之后,模具传送带即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使得备用下部模具位于上部挤压模具的正下方而成为下部挤压模具,而挤压完成之后的下部挤压模具则随着模具传送带向前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草药破碎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部件、研磨部件、混料部件和压制成丸部件;
所述破碎部件包括破碎腔壳、原料入口、破碎轴、破碎齿、破碎外齿、破碎电机和破碎腔出料口;所述破碎腔壳为横置的圆筒结构,原料入口开设于破碎腔壳一端的顶部,所述破碎轴横置于破碎腔壳内,在破碎轴上布设有多排的破碎齿,每个所述破碎齿为扇形块体的硬质合金,在与每排所述破碎齿相间隔处的破碎腔壳的内壁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破碎外齿,所述破碎电机通过减速机与破碎轴的一端连接并对破碎轴的转动进行驱动,通过破碎齿与破碎外齿的剪切而将物料实现破碎,在破碎腔壳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破碎腔出料口;
所述研磨部件包括研磨腔壳、研磨腔入料口、驱动转盘、偏心转轴、偏心研磨盘、研磨电机、挡料板、逐层排料孔和研磨腔排料口;所述研磨腔壳为圆筒结构,研磨腔入料口开设于研磨腔壳一端的顶部并与所述破碎腔出料口连通,在研磨腔壳两端部的外部分别设置有一个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轴心与研磨腔壳两端的壳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研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驱动转盘连接并对驱动转盘的转动进行驱动,在驱动转盘的偏心位置通过轴承连接有所述偏心转轴,所述偏心转轴与驱动转盘的轴心相平行设置,所述偏心研磨盘设置有多个,所述偏心转轴通过轴承与偏心研磨盘的轴心相连接,所述偏心研磨盘的盘边部位为粗糙化处理后的硬质合金层,在每个偏心研磨盘下方的研磨腔壳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环形的所述挡料板,在每个挡料板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逐层排料孔,在研磨腔壳另一端的底部开设有所述研磨腔排料口;
所述混料部件包括混料腔壳、混料腔入料口、搅拌轴、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辅料添加盒、混料部件排料口、混料部件排料管、挤压排出腔、挤压竖板和挤压伸缩杆;所述混料腔壳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结构,混料腔入料口开设于混料腔壳的顶壁上并与所述研磨腔排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轴竖置于混料腔壳内,在搅拌轴上布设有多排的所述搅拌叶片,搅拌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轴连接并对搅拌轴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辅料添加盒设置在混料腔壳的顶壁上,辅料添加盒用于向混料腔壳内添加辅料,挤压排出腔设置于混料腔壳的下方,挤压排出腔通过设置于挤压排出腔顶壁上的可开闭的开口与混料腔壳的底部连通,所述挤压竖板竖直设置在挤压排出腔内,所述挤压伸缩杆一端与挤压竖板的背部连接,另一端与挤压排出腔的一内侧壁连接,通过挤压伸缩杆的伸缩实现挤压竖板的移动,在远离挤压伸缩杆一侧的挤压排出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所述混料部件排料口;
所述压制成丸部件包括下部挤压模具、上部挤压模具、备用下部模具和模具传送带;所述下部挤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下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在下部挤压模具的周部设置有物料挡板,所述物料挡板的高度大于等于上部挤压模具的高度,所述混料部件排料管一端与混料部件排料口连通,另一端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物料挡板的上方,所述上部挤压模具设置于下部挤压模具的正上方,在上部挤压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向上凹陷的半球体的凹坑,上部挤压模具的每个凹坑均与下部挤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