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的
,具体涉及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钢铁生产中,为强化冶炼提高生产率,普遍采用向炉内吹氧的技术,气输送氧气的碳素钢管为吹氧管。所述吹氧管为一空心薄壁钢管,是冶金行业中一种常用的器具,其内部介质一般为氧气,故称之为“吹氧管”。利用吹氧管可向炉内钢水吹入氧气进行富氧作业,或者利用钢水或刚结晶的钢壳作为引燃物,以其钢管自身作为燃烧体进行自燃对钢壳进行吹烧作业,以达到特定的冶炼工艺要求。现有的吹氧胶管,主要以市场上出售的普通输、吸水胶管来代替。它由内胶层、增强层、骨架层、中胶层、外胶层所组成。连接在转炉氧枪与氧源之间,悬吊于转炉的上方,当转炉工作时,胶管随氧枪下降,其氧枪的端部从转炉的上口处通入炉内,高压吹送氧气。当转炉停止工作时,胶管随氧枪升起,悬吊于转炉的上方。但是,这种胶管在使用过程中有这样的问题:它的增强层均采用以棉织物擦胶为主要材料,分别粘结在内胶层与骨架层之间和中胶层与外胶层之间,因此,耐压强度较低,工作压力超过10kg/cm2就 ...
【技术保护点】
1.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包括橡胶制成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其胶管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橡胶层、纤维线增强层和外管橡胶层,所述内外管橡胶层包括下列组分:三元乙丙橡胶80—120份、炭黑50—60份、石蜡油3—8份、分散剂2—7份、氧化锌2—6份、凡士林3—7份、促进剂CZ1—2份、过氧化物硫化剂3—6份、交联剂TAIC1—3份、防老剂RD1—3份、补强剂76—84份、增塑剂9—13份、硬脂酸1—3份;所述纤维线增强层是芳纶线层,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具有金属制成的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与冷却水管为一体;所述快速接头是二通接头或三通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包括橡胶制成的冷却水管,其特征在于,其胶管由内向外依次为内管橡胶层、纤维线增强层和外管橡胶层,所述内外管橡胶层包括下列组分:三元乙丙橡胶80—120份、炭黑50—60份、石蜡油3—8份、分散剂2—7份、氧化锌2—6份、凡士林3—7份、促进剂CZ1—2份、过氧化物硫化剂3—6份、交联剂TAIC1—3份、防老剂RD1—3份、补强剂76—84份、增塑剂9—13份、硬脂酸1—3份;所述纤维线增强层是芳纶线层,所述冷却水管的一端具有金属制成的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与冷却水管为一体;所述快速接头是二通接头或三通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头用厚金属板和厚壁金属管加工制成,组装嵌固,喷砂除垢,与内管橡胶层的端部内表面相粘接,所述外管橡胶层用纤维线密缠而成,所述增强层采用帘布贴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管橡胶层包括: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炭黑60份、石蜡油6份、分散剂5份、氧化锌3份、凡士林5份、促进剂CZ1份、过氧化物硫化剂5份、交联剂TAIC2.5份、防老剂RD2份、补强剂80份、增塑剂12份、硬脂酸1.5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钢转炉氧枪冷却水胶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采用二段混炼,按下列组分将胶料送入密炼机混炼,所述胶料的组分为:三元乙丙橡胶100份、炭黑60份、石蜡油6份、分散剂5份、氧化锌3份、凡士林5份、促进剂CZ1份、过氧化物硫化剂5份、交联剂TAIC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玉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林特种胶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