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43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内机芯和外机芯,所述模具底座底面中心设置有硅胶进口,且硅胶进口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模具底座侧面设置有内涂胶进口,且内涂胶进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衔接口,所述内机芯通过连接环与内涂胶进口相连接,所述外机芯通过连接块与内机芯相连接,所述模具底座通过加热环与胶管口相连接,所述加热环一侧设置有振动机构,该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能便于添加内涂层涂胶到硅胶管模具内,从而使得该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生产出来的硅胶管具有内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胶管模具
,具体为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
技术介绍
硅胶管是液体、气体以及其他材料的流通与包覆载体,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中硅胶管由硅橡胶生胶加到双辊炼胶机上或密闭捏合机中,逐渐加入白炭黑及其它助剂反复炼制均匀,按行业产品技术标准要求,通过挤出制成产品。目前一般是直接用硅胶混炼胶,在使用前添加交联剂和热稳定剂或着色剂等,一般在开炼机上添加,最好还要采用适当的工装对其进行薄通,以促进各种配合剂与硅胶间的配合性、均匀度,但是生产出来的硅胶管内部需要人工进一步添加涂层,过程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硅胶管模具不便于添加内涂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内机芯和外机芯,所述模具底座底面中心设置有硅胶进口,且硅胶进口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模具底座侧面设置有内涂胶进口,且内涂胶进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模具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衔接口,所述内机芯通过连接环与内涂胶进口相连接,所述外机芯通过连接块与内机芯相连接,所述模具底座通过加热环与胶管口相连接,所述加热环一侧设置有振动机构。优选的,所述硅胶进口与衔接口形成一个漏斗状,且衔接口与加热环的内空衔接闭合。优选的,所述内机芯的结构形状为外圆内空形,且内机芯通过连接环与模具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外径小于内机芯的内径,所述内涂胶进口贯穿内机芯与内机芯的内空接通。优选的,所述外机芯贯穿胶管口与内机芯相连接,且外机芯下端的外径小于内机芯的内径,并且外机芯通过连接块与内机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径小于外机芯的外径。优选的,所述加热环的结构形状为漏斗形,且加热环的中间内空,并且加热环的中间内空的直径大于内机芯的外径。优选的,所述胶管口的结构形状为“T”形,且胶管口的中间内空,并且胶管口的中间内空的直径大于外机芯上部的外径。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电机、凸轮、框体、吊杆、支撑块和弹簧,所述框体固定在在模具底盘上,且框体内部底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轴上端固定有凸轮,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框体内部顶层,所述吊杆通过弹簧与支撑块活动连接,所述吊杆的结构形状为“L”形,且吊杆的下端与凸轮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能便于添加内涂层涂胶到硅胶管模具内,从而使得该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生产出来的硅胶管具有内涂层:1、将硅胶挤出机内炼好的硅胶通过硅胶进口注入到模具底座内,使得硅胶填满衔接口,并在挤出机不断挤出硅胶的作用下,进而使得衔接口内的硅胶向外移动,并且在内机芯的作用下,形成硅胶管;2、将内涂层涂胶挤出机内的内涂层涂胶通过内涂胶进口注入到内机芯的内部,使得内涂层涂胶填满内机芯的内部,并在挤出机不断挤出内涂层涂胶的作用下,使得内机芯内部的内涂层涂胶向外移动,并且在外机芯的作用下,形成涂胶管;3、通过加热环加热,并在振动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涂胶管在硅胶管内融合充实无气泡,形成内涂层硅胶管,在不断挤出管的作用下,进而使得融合好形成的内涂层硅胶管向外移动,并从胶管口出来,经过冷却,得到成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内机芯与连接环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振动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凸轮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吊杆与支撑块连接示意图。图中:1、模具底座;2、硅胶进口;3、过滤板;4、内涂胶进口;5、衔接口;6、过滤网;7、连接环;8、连接块;9、内机芯;10、外机芯;11、加热环;12、胶管口;13、振动机构;1301、电机;1302、凸轮;1303、框体;1304、吊杆;1305、支撑块;130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1、内机芯9和外机芯10,模具底座1底面中心设置有硅胶进口2,且硅胶进口2内设置有过滤板3,模具底座1侧面设置有内涂胶进口4,且内涂胶进口4内设置有过滤网6,模具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衔接口5,内机芯9通过连接环7与内涂胶进口4相连接,外机芯10通过连接块8与内机芯9相连接,模具底座1通过加热环11与胶管口12相连接,加热环11一侧设置有振动机构13。硅胶进口2与衔接口5形成一个漏斗状,且衔接口5与加热环11的内空衔接闭合,能便于通过硅胶进口2,使得硅胶注入到模具底座1内的空间。内机芯9的结构形状为外圆内空形,且内机芯9通过连接环7与模具底座1固定连接,连接环7的外径小于内机芯9的内径,内涂胶进口4贯穿内机芯9与内机芯9的内空接通,能便于在硅胶移动时,使得内机芯9保持稳定,并通过内涂胶进口4,使得内涂层涂胶注入到模具的内机芯9的内空。外机芯10贯穿胶管口12与内机芯9相连接,且外机芯10下端的外径小于内机芯9的内径,并且外机芯10通过连接块8与内机芯9固定连接,连接块8的外径小于外机芯10的外径,能便于内涂层涂胶移动时,使得外机芯10保持稳定,并在外机芯10的作用下形成管状。加热环11的结构形状为漏斗形,且加热环11的中间内空,并且加热环11的中间内空的直径大于内机芯9的外径,能便于硅胶移动时,在内机芯9的作用下形成管状。胶管口12的结构形状为“T”形,且胶管口12的中间内空,并且胶管口12的中间内空的直径大于外机芯10上部的外径,能便于将形成的硅胶管和形成的内涂层涂胶管在外机芯10和胶管口12的挤压作用下,形成内涂层硅胶管。振动机构13包括电机1301、凸轮1302、框体1303、吊杆1304、支撑块1305和弹簧1306,框体1303固定在在模具底座1上,且框体1303内部底面设置有电机1301,电机1301的轴上端固定有凸轮1302,支撑块1305固定在框体1303内部顶层,吊杆1304通过弹簧1306与支撑块1305活动连接,吊杆1304的结构形状为“L”形,且吊杆1304的下端与凸轮1302活动连接,能便于电机1301在转动时保持稳定,使得电机1301的轴上端固定的凸轮1302转动,进而使得吊杆1304运动,吊杆1304在弹簧1306的作用下,不断反复地敲击加热环11,进而使得模具底座1内的硅胶管涂胶管融合充实无气泡。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将模具底座1上的硅胶进口2对准硅胶挤出机的机头,并安装好模具,并且使得内涂胶进口4对准内涂层涂胶挤出机的机头位置,可通过如下方式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1)、内机芯(9)和外机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底面中心设置有硅胶进口(2),且硅胶进口(2)内设置有过滤板(3),所述模具底座(1)侧面设置有内涂胶进口(4),且内涂胶进口(4)内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衔接口(5),所述内机芯(9)通过连接环(7)与内涂胶进口(4)相连接,所述外机芯(10)通过连接块(8)与内机芯(9)相连接,所述模具底座(1)通过加热环(11)与胶管口(12)相连接,所述加热环(11)一侧设置有振动机构(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包括模具底座(1)、内机芯(9)和外机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底座(1)底面中心设置有硅胶进口(2),且硅胶进口(2)内设置有过滤板(3),所述模具底座(1)侧面设置有内涂胶进口(4),且内涂胶进口(4)内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模具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衔接口(5),所述内机芯(9)通过连接环(7)与内涂胶进口(4)相连接,所述外机芯(10)通过连接块(8)与内机芯(9)相连接,所述模具底座(1)通过加热环(11)与胶管口(12)相连接,所述加热环(11)一侧设置有振动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进口(2)与衔接口(5)形成一个漏斗状,且衔接口(5)与加热环(11)的内空衔接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芯(9)的结构形状为外圆内空形,且内机芯(9)通过连接环(7)与模具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7)的外径小于内机芯(9)的内径,所述内涂胶进口(4)贯穿内机芯(9)与内机芯(9)的内空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涂层硅胶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芯(10)贯穿胶管口(12)与内机芯(9)相连接,且外机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佳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本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