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为先专利>正文

新型可伸缩的吸管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1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伸缩的吸管附件。它是对已批准的ZL200520042185.9号专利(可伸缩的吸管附件)的改进。新附件由两种直径的塑料管及浮卡子组成。小直径的塑料管插入大直径管内,可上下移动。浮卡子位于大塑料管的顶端。在浮卡子的中间有二个对称的凸起鼓包,它取代原附件的卡子功能。当新附件处在收缩状态,长度小于瓶高度。它投入瓶后,可利用原生产线灌装。打开瓶后,用手挤压瓶外部,液面上升,因浮卡子的作用,使得附件顶端露出瓶口,用嘴唇可将附件拉到所需状态。新附件除继承原附件的功能外,由于浮子与卡子的合并及大塑料管的连接简化,从而提高附件的结构工艺性及抗污染性,使制作成本下降,有利产业化。(*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包装的
,尤其涉及一种饮料包装的吸管附件。
技术介绍
经专利局批准的技术专利可伸縮的吸管附件(ZL200520042185.9)的说明书中阐明了附件在实验基础上的工作原理,但对结构工艺性,抗污 染性及产业化的效益考虑少。现进一步改进结构,除了继承原有附件的功 能外,提高抗污染性,降低吸管附件的制作成本,有利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可伸縮吸管附件(以下简称新附件)主要是将 (ZL200520042185.9)专利中的浮子及卡子合并成一个另件,但它具有二 个另件的功能。原专利中卡子作为上下外管的连结件,使得三者配合关系 繁琐,工艺复杂,现改为上下外管用锥面轻压配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而实现的。现以广泛使用的塑 料瓶装饮料为例在饮料瓶内储存一个悬浮的,可伸縮的新型吸管附件。它由内管、上 外管、下外管、具有卡子功能及浮子功能的浮卡子组成。浮卡子外壳位于上外管的顶端,上外管与下外管通过锥面轻压配合而 成一整体。内管由上外管顶部插入,到达下极限后,在上外管顶端之上留 有一段,便于口衔。在浮卡子外壳的圆柱面,有对称的二个凸起的鼓包,外壳为薄壁塑料 件,容易变形,当口衔内管向上拔出时,鼓包使得浮卡子将外管卡在瓶颈 内壁,内管由外管拔出后,可达到所需长度及形状。这些技术措施反映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ZL200520042185.9的专利说明书), 高,进一步美化,特别是降低成本,除了继承原专利的效果外(参见 并使新附件的工艺性改进,抗污染性提 有利产业化。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装有饮料及新型吸管附件的饮料瓶示意图。其中1为瓶盖、2为 瓶体、3为附件总成。图2为新附件总成3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K—K的放大剖面图。 图7为图6中M向视图。图8为图3中K—K处,对称加外力7后,K一K变为K' —K'剖面图。图9为瓶盖1打开后,瓶体2外部两侧施加力8时,液面10升高,内 管顶端露出瓶口的示意图。图10为口衔内管顶端,鼓包卡住瓶颈内壁,将内管拔出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L一L剖视图,鼓包受到瓶颈内壁压縮后的变形示意图。 图12为用嘴将内管拔到希望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可见,为了不影响已有饮料瓶灌装线的运行,在灌装前将附件 投入瓶内,这时它处于收縮状态。灌装后饮料液面到达10处,加盖封闭, 在浮力作用下,新附件呈悬浮状态。由图2可见,新附件的总成,其中内管31与通常的吸管相似,长度小 于瓶高,在底端有锥孔313,在上部有波纹段311。波纹段有利内管弯曲,4便于吸液。新附件3为塑料制品,比重略大于1。为了使吸管顶端312 能浮出液面IO,在新附件上部固定一个浮卡子,由图3A部分的放大详 图所示,它由上外管33与浮卡子的外壳32经塑料焊接而成。枪弹环状 空腔产生浮力。由图3可见,上外管33的上部内孔较大,使得内管31 的波纹段311方便地进入上外管的内孔,上外管33的下部份内孔与内管 31的外径配合间隙较小,波纹段311的下端面支承在外管的内台阶上, 浮力通过台阶传给内管,使它能向上移动。由图1所示,当新附件收縮 到最短时,内管露出上外管的部分312在液面之上。为了便于口衔内管31由外管中拔出,外管必须卡在瓶内,使得附件 达到所需长度。在原专利(ZL200520042185.9)中,在外管中部固定一 卡子,在瓶颈处卡子将外管卡住,内管部分脱离下外管34,便可吸取瓶 中全部饮料。在实验中感到需要的力并不大。原专利中的卡子是一独立另件,它另外的功能是通过螺旋面及锥面 等将上下外管连成一体。这样不仅结构繁琐,而且连接面存在许多死角, 不易净化。不仅造成附件成本高而且抗污染性差。在本设计中(即新附件)除去独立卡子,取代它功能是用在浮卡子 外壳上的对称的二个凸起鼓包321 (见图3、图6、图7)。鼓包与外壳在 塑压时一起成形。由图6可见,具有鼓包的K一K剖面近似一椭圆。浮 卡子的外壳32为薄壁塑料件,刚度低、容易变形。由图8所示,当鼓包 321处施加外力7, K一K剖面变形,成为接近圆的K' 一K'剖面。本技术将原专利(ZL200520042185.9)的卡子除去,上下外管 通过简化的锥面的轻压配合,使其成为一整体,如图4所示。下外管34 内孔较大,内管的下端锥孔313在下管34内可自由上下移动,如图5 所示。鼓包及各种配合面,形状简单,几乎不存在死角,这对除污有利, 从而提高附件的抗污染性。由图6可见,当浮卡子处在自由状态下,具有鼓包321的K—K剖 面近似为一椭圆。图7中M向所示的为鼓包的正视图。鼓包沿轴向由顶 面32U、向上斜面3212、向下斜面3213组成。沿径向用光滑曲面与浮卡子外壳32连接。左右鼓包相同,左鼓包顶面的中心点3214与右鼓包 顶面的中心点3215的连线(双点划线)为近似椭圆的长轴。在K一K剖 面内,与长轴垂直的,点3216与点3217的连线(双点划线)为短轴。 短轴的长度小于瓶口内径,当新附件投入瓶时,短轴容易通过瓶颈。长 轴的长度大于瓶口,投入时移动受阻。详细过程如下鼓包位于浮卡子 外壳中间,外壳下部呈圆柱形,外径为短轴长度,它能够顺利地进入瓶 口,鼓包的两个对称的下斜面3213进入瓶口,因长轴的长度较大,下斜 面逐渐与瓶颈内壁接触,从而产生接触力,接触力的径向分力7压縮鼓 包,如图8所示。由于外壳为薄壁塑料件,容易变形,使得长轴长度向 短轴长度接近。或者说椭圆向圆变化。分力7将产生摩擦力阻碍附件 进入瓶内,当增大轴向压力,可将附件压入瓶内。施加的轴向力应当大 于内管31与外管33之间的卡紧力,以便以后外管可靠地卡在瓶颈处。 同理,新附件向上拔出与向下压入的过程相似.由上可见新吸管附件具有三种功能内管吸液,浮卡子使内管31的 顶端浮出瓶口,上外管通过鼓包卡在瓶颈的内壁上。新附件与原附件功 能相同,但结构简化,抗污染性加强,制作成本下降。本技术的使用方法(1) 将饮料瓶垂直摇晃,使附件在瓶内悬浮,然后打开瓶盖。(2) 如图9所示,手握瓶体两侧加压力8,使瓶体变形,液面10 上升,从而浮卡子带动新附件向上移动,内管顶端312露出瓶口。(3) 由图10可见,口衔内管顶端,沿着箭头9方向,向上拔,随 后鼓包卡在瓶颈内壁,如图10及图11所示。(4) 由图12所示,因波纹段311的作用内管弯曲到所希望的状态, 此时内管底端锥面313进入上外管的底端,接触面密闭。(5) 口吸内管顶端,产生负压,饮料由下外管34进入,经内管锥 孔进入口腔,如图1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伸缩的吸管附件(3),由内管(31),上外管(33),下外管(34),浮卡子外壳(32),附属于浮卡子外壳(32)的2个凸起鼓包(321)组成,其特征是:浮卡子外壳(32)位于上外管的顶端;鼓包(321)位于浮卡子外壳(32)的中部;上外管(33)与下外管(34)通过锥面轻迫连成一体;内管(31)到达下极限后,在上外管顶端之上留有一段内管(3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伸缩的吸管附件(3),由内管(31),上外管(33),下外管(34),浮卡子外壳(32),附属于浮卡子外壳(32)的2个凸起鼓包(321)组成,其特征是浮卡子外壳(32)位于上外管的顶端;鼓包(321)位于浮卡子外壳(32)的中部;上外管(33)与下外管(34)通过锥面轻迫连成一体;内管(31)到达下极限后,在上外管顶端之上留有一段内管(31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伸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先
申请(专利权)人:王为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