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7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引流瓶,包括瓶体,瓶体上设置有与导液管连接的进液口,瓶体顶部设置注水口,注水口上配装注水口密封盖;瓶体底部设置出水口,出水口上配装有导流密封结构;瓶体下部设置防滑基座;瓶体侧壁设置有提拉把手,导流密封结构包括与出水口连通的出水管,出水管向下延伸于出水口外部,出水管上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沿出水管径向连通设置,连接管内紧密配装密封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引流瓶在瓶体顶部设置注水口,底部设置出水口,清洗时方便冲水和排水;通过导流密封结构能够保持出水口无菌状态,避免使用者手部接触到液体造成污染;设置防滑基座在使用时防止侧翻和滑动;加长提拉把手,在提拉引流瓶时保持高度差,避免影响正常引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引流瓶
本技术属于临床引流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引流瓶。
技术介绍
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瓶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现有临床使用的引流瓶清洗不方便;放置时容易侧翻,尤其是地上有水后容易滑动;并且提起引流瓶检查或更换时,影响引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引流瓶,以使引流瓶清洗方便,排放清洗液体时避免污染,并且在使用时防止侧翻和滑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引流瓶,包括瓶体5,瓶体5上设置有与导液管1连接的进液口8,瓶体5顶部设置注水口4,注水口4上配装注水口密封盖3;瓶体5底部设置出水口15,出水口15上配装有导流密封结构;瓶体5下部设置防滑基座6;瓶体5侧壁设置有提拉把手2;所述导流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出水口15连通的出水管11,出水管11向下延伸于出水口15外部,出水管11上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引流瓶,包括瓶体(5),瓶体(5)上设置有与导液管(1)连接的进液口(8),其特征在于:瓶体(5)顶部设置注水口(4),注水口(4)上配装注水口密封盖(3);瓶体(5)底部设置出水口(15),出水口(15)上配装有导流密封结构;瓶体(5)下部设置防滑基座(6);瓶体(5)侧壁设置有提拉把手(2);所述导流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出水口(15)连通的出水管(11),出水管(11)向下延伸于出水口(15)外部,出水管(11)上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沿出水管(11)径向连通设置,连接管(12)内紧密配装密封栓(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引流瓶,包括瓶体(5),瓶体(5)上设置有与导液管(1)连接的进液口(8),其特征在于:瓶体(5)顶部设置注水口(4),注水口(4)上配装注水口密封盖(3);瓶体(5)底部设置出水口(15),出水口(15)上配装有导流密封结构;瓶体(5)下部设置防滑基座(6);瓶体(5)侧壁设置有提拉把手(2);所述导流密封结构包括与所述出水口(15)连通的出水管(11),出水管(11)向下延伸于出水口(15)外部,出水管(11)上设置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沿出水管(11)径向连通设置,连接管(12)内紧密配装密封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5)底部设置有固定套管(10),所述出水管(11)的末端配装于固定套管(10)内。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汪薇黄凌许燕贾金芳何兴萍黄蓉蒋士雯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