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及介入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190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及介入操作方法,所述收集罐用于收集基础负压,所述收集罐的一端连接负压调节阀,所述负压调节阀远离收集罐的一端连接真空泵,所述收集罐远离负压调节阀的一端连接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配置在管路配件中,所述脉冲负压端设置在管路配件远离比例阀的一端;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在负压调节阀的一端,所述传动装置由伺服电机控制,且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所述真空传感器电连接在负压调节阀上,所述控制电路同时与真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触控屏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连接触控屏和控制电路。该装置在吸引器中引入脉冲,并使其可以达到精确控制并用于顽固血栓的抽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及介入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的
,具体是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及介入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急性脑卒中(acutestroke)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和致残的第一位。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人,每5例死亡报告中便有1例来自脑卒中,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卒中的直接费用超过200亿元,其中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约占全部患者的85%。而在美国,每年都有25-5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并且其中超过15万人死亡,根据美国AmericanHeartAssociation统计,全美共有脑卒中患者300万人。缺血性脑卒中一旦发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有效时间窗)使血管再通,目前颅内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药物溶栓和机械取栓。药物溶栓是通过注射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或尿激酶以溶解血栓。但溶栓时间窗短,致使只有4.5%-6.3%的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其次,溶栓治疗只适合于体积较小的血栓,对大体积血栓栓塞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一些患者对溶栓药物有过敏反应,不适合溶栓治疗。为了解决上述药物溶栓的问题,对于超过溶栓时间窗和不耐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去除堵塞的血栓。在现有技术中,机械取栓方法主要有支架取栓与抽吸取栓两种。对于复杂的难以取出的血栓,近年来兴起了支架辅助抽吸取栓(Stent-retrieverassistedvacuum-lockedextraction,SAVE)技术。其中,支架取栓起步较早,利用取栓支架的可回收性,将血栓嵌入到支架的网眼结构中,而后一起取出体外。而后发展的抽吸取栓则是利用抽吸导管与外部施加的负压来将堵塞的血栓抽出,由于其对血管损伤低且成本比支架低逐渐被更多的医生用于临床治疗。而对于复杂的症状或体积大且长的血栓,近年来则普遍推荐支架辅助抽吸取栓技术,目前已可实现超过93.5%的再通率。在进行抽吸取栓的手术过程中,需要医生操作吸栓导管至栓塞部位并启动负压吸引装置来提供抽吸负压,将血栓抽至吸栓导管并进入收集罐内,从而完成治疗。就负压吸引装置而言,专用于血栓抽吸相关的专利和产品很少,且多与吸栓导管相结合。目前国内有发布的均为国外公司的相关专利。在美国公布的专利号为US2018/0353194A1的专利技术专利“ApparatusandMethodsforClotAspiration”中,具有一个位于收集罐罐体的抽气口,以及直接测量收集罐内负压的真空传感器,用来避免管路之间的缠绕以及保证气压测量的准确度。另外,收集罐内有一个过滤板用来滤出血栓,使手术效果更为直接显示。在稳态抽吸之外,脉冲抽吸的概念被引入用于血栓的抽吸。在中国公布的专利号为CN109788964A的专利技术专利“用于从血管移除闭塞凝块的凝块取回系统”中,具有脉冲抽吸的功能,通过活塞装置或挤压装置调节管路中的负压值,来实现抽吸端的负压脉冲,从而能够提高对顽固的较硬的血栓的抽吸效果。该专利的设计将脉冲发生装置与真空泵体分开,利用电动机带动一个活塞来产生额外的变化的负压,该负压与真空泵的负压相叠加从而产生负压脉冲,该装置可以成功产生脉冲式负压,但设备连接较为复杂,且活塞上的电动机需要较大的力矩,选型较难或会需要很大的重量,故暂时还没有产品面世。另外,该专利中设计的负压范围有限,并非当前真空技术可实现的最大负压,相对目前医生的操作有所区别。在脉冲发生装置之外,该专利也对产生和控制的波形及波形的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了频率、振幅、上升时间、衰减时间以及保压时间。该专利将上述参数的波形预编程入系统中。在应用层面,该专利的负压波幅有限,并且操作过程中并不能根据病人自身的状况改动相关参数,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动后才可以得到应用。世界知识产权的已公布专利,WO2020/023541A1“ApparatusandMethodsforControlledClotAspiration”中,脉冲抽吸的功能被引入,其作用为在未吸到血栓时启动脉冲,从而减小抽出的血量,保证病人安全。该专利的脉冲实现方式为从主机引出在收集罐后的二通电磁阀,通过控制管路开闭的方式加入有或无负压输入的方波脉冲。在脉冲功能的实现上较为单一,且功能较为简单,适合针对较复杂的外周血管取栓过程,对于其他类型的取栓操作并不适用。更多的负压吸引装置则是随着抽吸导管一起作为系统来申请专利,但一般专利说明更多会将重心放在导管端,对负压吸引装置方面的叙述不够清晰。在中国公布的专利号为CN108135591A的专利技术专利“柔性增强的神经血管导管”中,具有脉冲式抽吸的设计,但具体实现方式说明书未阐明。在实际的手术操作中,就负压吸引装置方面,普遍的采用类似于传统型医用负压吸引器的设置,主要由电源及开关、真空泵、负压表、调压旋钮、溢流保护装置以及机体外的收集容器和管路组成,普遍用于吸痰、胸腔引流、妇产引流等场合。在中国公布的专利号为CN208927174U的技术专利中,在传统的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触屏控制的多功能系统,可以控制真空泵的负压,但具体负压控制方式未阐述明确。上述的多种负压吸引装置都存在明显需要改进或补充的部分。就增强抽吸效果的需求而言,实验证实脉冲式的抽吸能够抽出稳态抽吸无法抽出的一些顽固血栓,故相对于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负压吸引器产品而言,脉冲式抽吸控制的加入成为了下一代负压吸引装置重点开发的部分。此处,脉冲指的是抽吸导管远端与抽吸病灶位置血压的压力差的脉冲波动。已有的关于脉冲式抽吸系统的研究都有着很多的不足。诸多申请的专利对于脉冲式抽吸的部分描述过于简单并不能了解到其工作原理。而对于工作原理描述较为详细的尼尔拉维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利则距产品化有一定的差距,分离的控制装置加大了操作难度,并且通过该方法产生的脉冲振动幅度较小且直接连在导管的活塞加大了安全风险。而半影公司的专利目标则非利用脉冲抽吸顽固血栓。这些系统都不能实现对输出的负压压强的精确控制,并且压强控制范围也受机械系统设计影响有所限制。同时,对于专利的相关测试均为在中等强度的负压下进行的,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医用真空泵可以实现更大的负压,相关的性能数据需要进行重新的测试调整。因此,就血栓抽吸的负压产生装置而言,需要一个全新且清晰的设计。其一,能够实现脉冲抽吸,提高取栓成功率,并能够实现对输出压强较为精确的控制并适应对高负压的调节,能够实现较大的波幅以及调节不同的波形;其二,能够有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界面来对需要控制的脉冲性质进行调整。另外,可以从他人专利中继承并改进的相对于传统吸引装置的特点有:一、直接作用于导管输出端的脉冲;二、独立的单向阀以及血栓过滤装置;三、智能档位,负压的监控以及智能调节。目前介入取栓手术使用的负压吸引装置输入到抽吸导管的负压均为稳定的负压,其大小为通过一个连在泵内管路上的可以旋转约180度的泄压旋钮来控制,灵敏度以及精确度低且需人手操作,负压表直接连在真空泵与吸气口之间的管路上,分辨率约为2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负压调节阀、收集罐、比例阀、管路配件、脉冲负压端、真空传感器、控制电路、触控屏、电源、传动装置、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n所述收集罐用于收集基础负压,所述收集罐的一端连接负压调节阀,所述负压调节阀远离收集罐的一端连接真空泵,所述收集罐远离负压调节阀的一端连接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配置在管路配件中,所述脉冲负压端设置在管路配件远离比例阀的一端;/n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在负压调节阀的一端,所述传动装置由伺服电机控制,且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n所述真空传感器电连接在负压调节阀上,所述控制电路同时与真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触控屏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连接触控屏和控制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负压调节阀、收集罐、比例阀、管路配件、脉冲负压端、真空传感器、控制电路、触控屏、电源、传动装置、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
所述收集罐用于收集基础负压,所述收集罐的一端连接负压调节阀,所述负压调节阀远离收集罐的一端连接真空泵,所述收集罐远离负压调节阀的一端连接比例阀,所述比例阀配置在管路配件中,所述脉冲负压端设置在管路配件远离比例阀的一端;
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在负压调节阀的一端,所述传动装置由伺服电机控制,且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且由控制系统控制其工作;
所述真空传感器电连接在负压调节阀上,所述控制电路同时与真空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与触控屏电连接,所述电源电连接触控屏和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阀的滞后时间≤0.05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调节阀采用阀精度为0.2kPa,与伺服电机配合阀精度小于等于1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阀输出到远端的脉冲负压频率可达2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脉冲式吸引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民李峥马朔金飞龙赵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