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204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芯片包括基底,对阵平台,对针器和接收器,基底上开设有孔作为视窗;视窗两侧分别固定有对针平台,对针平台一侧开设带有内螺纹的孔一;对针平台内部同轴线上从孔一依次设置圆形槽一、方形槽;方形毛细管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对针平台的方形槽内,接收器和对针器分别置于两个对针平台的孔一内;一根圆形毛细管一端固定于接收器,另一端置于方形毛细管内;另一根圆形毛细管一端固定于对针器,另一端置于方形毛细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同轴玻璃微流控芯片的重复使用,保证了圆形毛细管在方形管内的同轴准确排列,并可随时调节两个根圆形毛细管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流控芯片
,具体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同轴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核-壳微囊生产装置。具有核-壳结构的微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药物和营养物质受控释放,到微量液体快速检测、分子捕获等都具有可以深入挖掘的潜力。传统的同轴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装置由两个圆形的、具有锥形头的毛细管组成,它们在一个方形毛细管内同轴相对排列,并相互间隔一定距离。传统的装置在制作的过程中易出现方形毛细管与圆形毛细管无法保证同轴对齐的问题,这会直接导致芯片无法正常产生核-壳结构的胶囊。另一方面,现有的同轴玻璃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均是一次性使用,在液体流动时,如果发生堵塞,则导致液体不能正常流动以至于芯片报废;除此之外,圆形毛细管多以环氧胶固定,无法移动,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两根圆形毛细管的相对距离不合适,由于固定后无法移动调整距离,则同样无法产生合格的核-壳结构的微囊;与此同时,传统芯片多为玻璃等易碎材料制备,改进之后,芯片可采用金属,聚合物等材料制备,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包括圆形毛细管(1),方形毛细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基底(3),所述基底上开设有孔作为视窗(4);/n对针平台(5),所述对针平台设有两个,所述对针平台一侧开设带有内螺纹的孔一(5-1);所述对针平台内部同轴线上从孔一依次设置圆形槽一(5-2)、方形槽(5-3);/n对针器(6),所述对针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体与孔一(5-1)相匹配,对针器内部开开设有圆形槽二(6-2)用以固定圆形毛细管;/n接收器(7),所述接收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体与孔一(5-1)相匹配,接收器内部开设有圆形槽三(7-2)用以固定圆形毛细管;/n所述两个对针平台(5)分别固定于基底(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包括圆形毛细管(1),方形毛细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底(3),所述基底上开设有孔作为视窗(4);
对针平台(5),所述对针平台设有两个,所述对针平台一侧开设带有内螺纹的孔一(5-1);所述对针平台内部同轴线上从孔一依次设置圆形槽一(5-2)、方形槽(5-3);
对针器(6),所述对针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体与孔一(5-1)相匹配,对针器内部开开设有圆形槽二(6-2)用以固定圆形毛细管;
接收器(7),所述接收器为带有外螺纹的柱体与孔一(5-1)相匹配,接收器内部开设有圆形槽三(7-2)用以固定圆形毛细管;
所述两个对针平台(5)分别固定于基底(3)上视窗(4)的两侧;方形毛细管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对针平台的方形槽(5-3)内,所述接收器和对针器分别置于两个对针平台的孔一(5-1)内;一根圆形毛细管一端固定于接收器(7),另一端置于方形毛细管(2)内;另一根圆形毛细管一端固定于对针器(6),另一端置于方形毛细管(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对针器的两端分别设有带内螺纹的孔二(6-1)和孔三(6-3),圆形槽二(6-2)将孔二(6-1)和孔三(6-3)连通;所述接收器靠近孔一(5-1)的一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孔四(7-1),孔四(7-1)与圆形槽三(7-2)相通;所述孔二(6-1)、孔三(6-3)、孔四(7-1)内径均与所用的倒锥接头相匹配;优选地,所述接收器圆形槽三(7-2)的一端设有旋钮,所述对针器孔三(6-3)的一端设有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一(5-2)由第一圆形槽(5-2-1)和第二圆形槽(5-2-2)组成,靠近方形槽(5-3)的第一圆形槽(5-2-1)的内径小于靠近孔一(5-1)的第二圆形槽(5-2-2)的内径;优选地,圆形毛细管外套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径与第二圆形槽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圆形槽的内径与圆形毛细管外径相匹配;所述方形槽内径与所述方形毛细管外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轴毛细管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针平台顶部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胜洋冯时杨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