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202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8
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包括上肢支撑垫和下肢支撑垫,上肢支撑垫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垫,上肢支撑垫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肢配合板,上肢支撑垫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上肢夹持板;下肢支撑垫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向内侧或外侧移动的下肢夹持板;下肢支撑垫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板;本装置可以在适用时可以根据患者上肢和下肢的粗细移动上肢夹持板和下肢夹持板,使上肢夹持板和下肢夹持板可以贴合患者的上肢和下肢,实现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的充分固定,并且在固定患者的脚部时可以充分对患者的脚后跟部进行防护,防止患者的脚后跟部出现压疮,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
技术介绍
医院中针对一些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或者长期瘫痪在床的患者,需要通过良肢体位垫支撑患者的肢体,并保证患者的体位摆放着的合适和正确,以促进患者肢体血液的流通,避免患者肢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目前医院使用的良肢体位垫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支撑,但是无法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固定,患者的肢体容易出现体位移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医院使用的良肢体位垫在使用时虽然可以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支撑,但是无法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固定,患者的肢体容易出现体位移位的情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包括上肢支撑垫和下肢支撑垫,所述上肢支撑垫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垫,所述上肢支撑垫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肢配合板,所述上肢支撑垫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上肢夹持板;所述下肢支撑垫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包括上肢支撑垫(2)和下肢支撑垫(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垫(1),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肢配合板(28),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上肢夹持板(3);所述下肢支撑垫(7)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向内侧或外侧移动的下肢夹持板(8);所述下肢支撑垫(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板(13),所述脚部固定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盒(20),所述脚部固定板(13)的内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底盒(20)接通,所述底盒(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透气垫(21)。...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包括上肢支撑垫(2)和下肢支撑垫(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垫(1),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上肢配合板(28),所述上肢支撑垫(2)的上端右侧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上肢夹持板(3);所述下肢支撑垫(7)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向内侧或外侧移动的下肢夹持板(8);所述下肢支撑垫(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脚部固定板(13),所述脚部固定板(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盒(20),所述脚部固定板(13)的内部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底盒(20)接通,所述底盒(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透气垫(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20)内部固定连接有减压筒(24),所述减压筒(24)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上端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内滑动连接有减压杆(23),所述减压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26),所述弹簧板(26)与所述弹簧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槽的内部安装有减压弹簧(25),所述减压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簧槽内壁和所述弹簧板(26)固定连接;所述减压杆(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与所述透气垫(21)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良肢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支撑垫(2)左端表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架(4),所述第一连接架(4)的上端与所述上肢夹持板(3)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半圆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半圆形的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鑫张琳董小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