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具体为一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临床上由于创伤、肿瘤切除、感染以及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骨缺损的病历越来越多,对于骨缺损修复的治疗,尤其对大面积,形态复杂的骨缺损修复仍没有较理想的解决方法,因此对骨缺损及骨修复材料的研究刻不容缓。在众多的骨替代材料中,与HA相比,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HA形成活性,较高的骨结合强度,更好的降解性,能直接促使干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具有骨诱导作用。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类能对机体组织进行修复、替代与再生、具有能使组织和材料之间形成键合作用的材料。BAG在1969年由Hench发现,由SiO2,Na2O,CaO和P2O5等基本成分组成的硅酸盐玻璃。生物活性玻璃的降解产物能够促进生长因子的生成、促进细胞的繁衍、增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骨组织的生长。是迄今为止唯一既能够与骨组织成键结合,同时又能与软组织相连接的人工生物材料。但现有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在应用到人体骨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采用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A,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B,将生物活性玻璃A与生物活性玻璃B分别研磨并过250目筛,将所得的生物活性玻璃A粉体与生物活性玻璃B粉体按照4~6:6~4的比例混合,在分散过程中加入造孔剂,分散25~30min,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材料;/n步骤S2:以聚乙二醇为分散液,将经S1步骤所得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材料加入至分散液内,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35~50℃,超声分散30~40min,得到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分散液;/n步骤S3:向反应釜中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人造骨骼外部包裹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用熔融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A,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生物活性玻璃B,将生物活性玻璃A与生物活性玻璃B分别研磨并过250目筛,将所得的生物活性玻璃A粉体与生物活性玻璃B粉体按照4~6:6~4的比例混合,在分散过程中加入造孔剂,分散25~30min,得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材料;
步骤S2:以聚乙二醇为分散液,将经S1步骤所得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材料加入至分散液内,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35~50℃,超声分散30~40min,得到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分散液;
步骤S3:向反应釜中依次加入95~100份的水、3~5份硝酸银混合液、6~8份明胶、2~4份的质量分数为6%的丝素蛋白溶液、0.3份的还原剂和0.7份的分散剂,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40~45℃,超声分散35~40min,干燥后得纳米银粒子明胶丝素蛋白分散体;
步骤S4:取经S3步骤制得的纳米银粒子明胶丝素蛋白分散体3~5份,加入到经S2步骤制得的94~96份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分散液中,再加入1份戊二醛交联剂,混合、交联反应后过滤、干燥,即得具有高抗菌性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
步骤S5:将经S4步骤制得的具有高抗菌性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研磨后过250目筛,后将具有高抗菌性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粉体涂覆于钛合金人造骨骼表面,或将块状的具有高抗菌性的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材料作为修复填充材料植入到部分骨骼缺损部位中。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晴,
申请(专利权)人:紫水晶山西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