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87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6
一种压力锅,包括:具有下手柄(11)的锅体(1);与锅体(1)旋合式连接的锅盖(2),锅盖(2)上设有上手柄(21);至少两个凸块(5),左右间隔设于下手柄(11)的顶面上,且左右间隔分布的凸块(5)之间形成限位槽(50);锁紧件(6),能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上手柄(21)上;第一弹性件,作用在锁紧件(6)上,以使锁紧件(6)始终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自锁块(8),能左右转动地设置在上手柄(21)上,并位于锁紧件(6)的左侧或右侧;第二弹性件(9),作用在所述自锁块(8)上,以使所述自锁块(8)始终具有向着锁紧件(6)所在方向转动的趋势。本申请结构稳定,能实现快速且安全地开合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锅
本技术属于厨房烹饪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压力锅。
技术介绍
压力锅多包括有锅体和锅盖,在使用压力锅的过程中,由于锅体内部的高压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问题,如因锅盖开合不当引起的安全事故。为此,压力锅的开合结构显得尤为重要。专利号为CN02216777.3的技术专利《压力锅安全开合结构》(授权公告号为CN2537315Y)公开的结构包括装在锅盖上的止开阀、安全阀和自锁机构,止开阀上设有可随锅内压力升降的止开阀杆,自锁机构由装在上手柄上的推板、安全板、顶在安全板上的安全弹簧及顶在滑脚上的导向弹簧组成,滑脚下端置于下手柄的导槽内,导槽末端设有定位台;安全板上开有安全孔和自锁孔,该自锁孔和安全孔在锅盖完全合拢时,分别与止开阀杆和安全阀正对;在锅盖处于未合盖状态时,安全板压住安全阀,使其与锅盖之间形成间隙。当需要打开锅盖时,向前推动推板,滑脚落位在定位台一侧,推板能自动停住而不后退,此时,安全板前移压住安全阀,致使安全阀与锅盖有间隙而泄气,使开盖过程中锅内无压力,操作者则可以放开推板,用双手握住手柄很轻松地打开锅盖,具有安全系数高的优点。开盖时为使推板前移后不后退,该专利采用在定位台上设置单向止退柱的结构,然而合盖时需要克服单向止退柱的阻力向后移动推板,且多次使用后,单向止退柱和滑脚下端会产生磨损,进而影响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实现快速且安全地开合盖的压力锅。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力锅,包括:锅体,其上设有下手柄;锅盖,盖设在锅体上并与锅体旋合式连接,所述锅盖上设有与所述下手柄相配合的上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凸块,左右间隔设于下手柄的顶面上,且左右间隔分布的凸块之间形成限位槽;锁紧件,能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上手柄上,该锁紧件的底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该限位块在锁紧件向前移动后脱离限位槽,进而能旋松锅盖而实现开盖;至少局部的锁紧件露于上手柄之外并能相对上手柄前后移动;第一弹性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上,以使所述锁紧件始终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自锁块,能左右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手柄上,并位于所述锁紧件的左侧或右侧,该自锁块在旋紧锅盖而实现合盖的状态下抵接在凸块上,并在凸块作用下转动而远离锁紧件,锁紧件能向后移动;该自锁块在旋松锅盖而实现开盖的状态下脱离凸块并向着锁紧件所在方向转动而抵接在锁紧件上,阻止锁紧件向后移动;第二弹性件,作用在所述自锁块上,以使所述自锁块始终具有向着锁紧件所在方向转动的趋势。为使自锁块能与锁紧件较好地配合,所述自锁块的顶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上手柄上,底部具有与凸块配合的台阶,所述锁紧件之与自锁块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供自锁块转动后卡入的凹口。进一步的,所述凹口上与自锁块相对的壁面倾斜设置。以使自锁块转动后能较好地贴合锁紧件,防止锁紧件向后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有扭簧或/和第二弹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所述第二弹簧抵接在自锁块和上手柄之间。为符合大多数使用者右手开盖的习惯,所述自锁块位于所述锁紧件的右侧,所述自锁块底部上的台阶能抵接在位于右侧的凸块的右侧壁上。如此,用手驱动锁紧件向前移动而脱离限位槽后向右转动锅盖即可开盖,且向右转动锅盖时,自锁块远离凸块,使得自锁块在其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着锁紧件所在的方向转动,进而与锁紧件相抵,阻止锁紧件向后移动;合盖时,向左转动锅盖,自锁块底部上的台阶即可接触到凸块,并在凸块作用下向着远离锁紧件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自锁块脱离锁紧件,锁紧件可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后移动。为使锅内有压力时无法实现开盖,进一步提高使用安全性,优选的,还包括有设于锅盖上的浮子安全阀,该浮子安全阀的阀帽穿过锅盖并能相对锅盖上下移动;所述锁紧件的前部与浮子安全阀的阀帽相配合,以使浮子安全阀的阀帽向上移动后能阻挡锁紧件向前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的前部具有开口,所述浮子安全阀的阀帽包括有本体和凸设在本体下部上的凸缘,所述本体的外径小于所述开口的口径,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开口的口径,所述凸缘在浮子安全阀的阀帽向上移动后位于所述开口的前侧,所述本体在浮子安全阀的阀帽落下后位于所述开口的前侧。如此,当锅内有压力时,浮子安全阀的阀帽向上移动,凸缘阻挡在锁紧件的开口前面,使得锁紧件无法向前移动,进而无法实现开盖。当锅内无压力或压力降低到安全范围内后,浮子安全阀的阀帽落下,本体位于锁紧件的开口前面,锁紧件可向前移动,进而可实现开盖。且锁紧件在完成合盖后才能自动向后移动,进而使得锁紧件的前部离开锅盖上的浮子安全阀,此时,浮子安全阀才能正常工作,如此,能保证浮子安全阀仅在压力锅处于合盖的状态下正常工作,进一步提高压力锅的使用安全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在锅盖和锁紧件之间。优选的,还包括有安装在锅盖内的密封圈,所述锁紧件上凸设有导向柱,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该导向柱上,且所述锅盖上开设有供导向柱的末端部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密封圈相对,且该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导向柱能定位第一弹簧,避免第一弹簧发生错位;同时,开盖时向前移动锁紧件,导向柱的末端部能随之向前移动并穿过锅盖上的通孔,随而顶住锅盖内的密封圈,使密封圈失去密封,提高使用安全性和开盖便利性;且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弹簧的外径使得第一弹簧能稳定地抵接在锅盖和锁紧件之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为锥形结构,所述导向柱的末端部为锥形结构的小头端。进而使得导向柱的末端部能顺利插入通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凸块、锁紧件和第一弹性件,使得只有向前移动锁紧件才能实现开盖,进而提高压力锅使用安全性;通过设置自锁块和第二弹性件,使得开盖后锁紧件不会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后移动,而是待合盖后能自动向后移动而卡入两个凸块之间,进而避免使用者在合盖时再次移动锁紧件,提高使用便利性;且本申请中通过将自锁块转动连接在锅盖的上手柄上,锅盖与锅体旋合式连接,通过转动锅盖,即可控制自锁块的位置,使得自锁块贴合或远离锁紧件,进而控制锁紧件的位置,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上手柄);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合盖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上手柄);图7为图6中C部的放大图;图8为图1中锅盖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上手柄);图9为图8中D部的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开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压力锅处于开盖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上手柄);图12为图11中E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锅,包括:/n锅体(1),其上设有下手柄(11);/n锅盖(2),盖设在锅体(1)上并与锅体(1)旋合式连接,所述锅盖(2)上设有与所述下手柄(11)相配合的上手柄(21);/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至少两个凸块(5),左右间隔设于下手柄(11)的顶面上,且左右间隔分布的凸块(5)之间形成限位槽(50);/n锁紧件(6),能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上手柄(21)上,该锁紧件(6)的底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0)相配合的限位块(61),该限位块(61)在锁紧件(6)向前移动后脱离限位槽(50),进而能旋松锅盖(2)而实现开盖;至少局部的锁紧件(6)露于上手柄(21)之外并能相对上手柄(21)前后移动;/n第一弹性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6)上,以使所述锁紧件(6)始终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n自锁块(8),能左右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手柄(21)上,并位于所述锁紧件(6)的左侧或右侧,该自锁块(8)在旋紧锅盖(2)而实现合盖的状态下抵接在凸块(5)上,并在凸块(5)作用下转动而远离锁紧件(6),锁紧件(6)能向后移动;该自锁块(8)在旋松锅盖(2)而实现开盖的状态下脱离凸块(5)并向着锁紧件(6)所在方向转动而抵接在锁紧件(6)上,阻止锁紧件(6)向后移动;/n第二弹性件(9),作用在所述自锁块(8)上,以使所述自锁块(8)始终具有向着锁紧件(6)所在方向转动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锅,包括:
锅体(1),其上设有下手柄(11);
锅盖(2),盖设在锅体(1)上并与锅体(1)旋合式连接,所述锅盖(2)上设有与所述下手柄(11)相配合的上手柄(2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至少两个凸块(5),左右间隔设于下手柄(11)的顶面上,且左右间隔分布的凸块(5)之间形成限位槽(50);
锁紧件(6),能前后移动地设置在上手柄(21)上,该锁紧件(6)的底部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0)相配合的限位块(61),该限位块(61)在锁紧件(6)向前移动后脱离限位槽(50),进而能旋松锅盖(2)而实现开盖;至少局部的锁紧件(6)露于上手柄(21)之外并能相对上手柄(21)前后移动;
第一弹性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6)上,以使所述锁紧件(6)始终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
自锁块(8),能左右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手柄(21)上,并位于所述锁紧件(6)的左侧或右侧,该自锁块(8)在旋紧锅盖(2)而实现合盖的状态下抵接在凸块(5)上,并在凸块(5)作用下转动而远离锁紧件(6),锁紧件(6)能向后移动;该自锁块(8)在旋松锅盖(2)而实现开盖的状态下脱离凸块(5)并向着锁紧件(6)所在方向转动而抵接在锁紧件(6)上,阻止锁紧件(6)向后移动;
第二弹性件(9),作用在所述自锁块(8)上,以使所述自锁块(8)始终具有向着锁紧件(6)所在方向转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块(8)的顶部通过销轴(81)转动连接在上手柄(21)上,底部具有与凸块(5)配合的台阶(82),所述锁紧件(6)之与自锁块(8)相对的侧面上设有供自锁块(8)转动后卡入的凹口(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65)上与自锁块(8)相对的壁面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9)包括有扭簧(91)或/和第二弹簧(92),所述扭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象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科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