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麻彬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179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5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有横板,横板顶侧的左右两端安装齿轮,活塞管内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的内端安装夹板,横板的底侧与底座的顶侧通过数个弹簧杆相连接,底座的顶侧连接立柱的下端,立柱外周的上部开设螺旋导向槽,螺旋导向槽内滑动安装滑杆,立柱外周的下端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侧设有齿轮柱,齿轮柱的上端连接移动板的底侧,移动板底侧设有弹性挡板,齿轮柱的一侧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安装在底座上,移动板上设有竖管。本装置能够利用使用者自身的重力形成脊柱矫正所需的夹紧力,并使使用者位于矫正装置的中间,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使初始夹紧力大小相同,从而节省初始夹紧力调节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脊柱矫正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正常人的脊柱从后面看应该是一条直线,并且躯干两侧对称,如果脊柱发生损伤后,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脊柱侧凸,故而需要对损伤后的脊柱进行矫正治疗,现有的矫正装置使用操作复杂,需要他人辅助调节患者的位置,再调节矫正夹板对使用者的压力大小,而压力大小不容易直观观察,从而导致起始压力大小不一致,过小没有效果,浪费时间,过大容易造成夹伤,从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而,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横板,横板顶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齿轮,齿轮相背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一条形齿条,条形齿条与底座固定连接,齿轮的顶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二条形齿条,第二条形齿条与横板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条形齿条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管的外端,活塞管内气密配合安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的外侧与活塞管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第一活塞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的外端,第一活塞杆的内端固定安装夹板,活塞管外周的中部开始数个排气孔;横板的底侧与底座的顶侧通过数个弹簧杆相连接,底座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立柱的下端,立柱外周的上部开设螺旋导向槽,螺旋导向槽内滑动安装滑杆,滑杆与横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立柱外周的下端固定安装同轴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侧的上方设有能够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的齿轮柱,齿轮柱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移动板的底侧,移动板的顶侧与横板的底侧通过第二伸缩杆相连接,移动板底侧的左侧设有弹性挡板,弹性挡板的后端与底座固定连接,齿轮柱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移动板的上方设有竖管,竖管内气密配合安装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的内端,上侧的第二活塞杆的上端与横板固定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与竖管通过套装于第二活塞杆外周的第二弹簧相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的下端与移动板的顶侧接触配合,竖管外周的中部开设两个气孔,气孔固定连接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与对应活塞管上其中一个排气孔固定连接,竖管与底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蜗轮,主动齿轮的底侧固定安装同轴的蜗轮,蜗轮的底侧与底座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蜗轮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蜗杆,蜗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所述的夹板包括轴座,第一活塞杆的内端与轴座固定连接,轴座内通过轴承转动安装竖向的丝杆,丝杆上下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丝杆外周的上下两侧分别螺纹安装丝母,丝母的外周固定连接滑套的外周,滑套内滑动安装光轴,光轴与轴座固定连接,丝母左右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外端,支撑杆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夹持板。如上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所述的夹持板左右相对侧为弧形曲面。如上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所述的横板的顶侧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底侧与横板的顶侧通过滑轨滑动配合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所述的齿轮包括大齿轮与小齿轮,小齿轮的后侧与大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同轴,大齿轮与第二条形齿条啮合配合,小齿轮与第一条形齿条啮合配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使用操作便捷。能够利用使用者自身的重力形成脊柱矫正所需的夹紧力,并使使用者位于矫正装置的中间,对使用者的位置进行调整,同时使初始夹紧力大小相同,从而节省初始夹紧力调节的时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时,让患有脊柱侧凸的使用者面向朝前或朝后,坐在横板上,并位于左右两侧的夹板之间,横板在使用者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弹簧杆被压缩,横板带动齿轮、第二条形齿条、活塞管、第一活塞、第一弹簧、第一活塞杆及夹板向下移动,齿轮沿第一条形齿条滚动,齿轮带动第二条形齿条相向运动,第二条形齿条带动夹板相向运动,至一侧的夹板与使用者的侧凸或侧凹的上下两侧接触配合后,夹板通过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活塞向对应的活塞管的外端移动,从而使第一弹簧压缩,夹板对使用者产生推力,至第一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第一活塞移动至活塞管的最外端,第一活塞使排气孔封闭,随横板继续向下移动,该侧的夹板对使用者产生的推力将使用者推向左右两侧齿轮中间的横板上,至另一侧的夹板与使用者接触配合,至该侧的第一活塞使对应的排气孔封闭,此时左右两侧的夹持板均与使用者接触配合,横板向下移动同时通过连接杆带动滑杆沿螺旋导向槽滑动,立柱自转转动,立柱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同时横板通过上侧的第二活塞杆带动上侧的第二活塞向下移动,两个第二活塞之间的空气被压缩并通过气孔、软管、排气孔进入活塞管内,并通过其余的排气孔排出活塞管,下侧的第二活塞不移动,至第一活塞使排气孔封闭,随上侧的第二活塞继续向下移动,竖管之间的空气被压缩,下侧的第二活塞向下移动,第二弹簧被压缩,下侧的第二活塞带动下侧的第二活塞杆向下移动,并对移动板产生向下的压力,移动板带动齿轮柱向下移动,齿轮柱与主动齿轮保持啮合配合,移动板对弹性挡板产生向下的压力,弹性挡板发生弹性形变,至移动板移动至弹性挡板下方,移动板在齿轮柱的重力作用下,继续向下移动,第二伸缩杆被拉伸,齿轮柱与从动齿轮啮合配合,齿轮柱与主动齿轮保持啮合配合,由于主动齿轮在驱动装置的锁止作用下无法自动转动,从而使此时立柱无法继续转动,故而横板无法继续向下移动,完成夹板对使用者矫正夹持,且夹板对使用者的初始夹持力大小相同;需要调节夹板对使用者的夹持力大小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主动齿轮正反转动,从而使夹持力增加或减小,立柱反向转动,立柱通过螺旋导向槽推动滑杆、连接杆横板向上移动,当横板向上移动时,齿轮柱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保持与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配合,第二伸缩杆被拉伸,至使用者的从而横板上下来,横板在弹簧杆的弹性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滑杆在螺旋导向槽内继续向上滑动,立柱继续反向转动,至横板上升至最高处,第二伸缩杆被拉伸至最长,横板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移动板、齿轮柱向上移动,使移动板重新到达弹性挡板上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有横板(2),横板(2)顶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齿轮(3),齿轮(3)相背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一条形齿条(4),条形齿条(4)与底座(1)固定连接,齿轮(3)的顶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二条形齿条(5),第二条形齿条(5)与横板(2)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条形齿条(5)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管(7)的外端,活塞管(7)内气密配合安装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的外侧与活塞管(7)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9)相连接,第一活塞(8)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10)的外端,第一活塞杆(10)的内端固定安装夹板(11),活塞管(7)外周的中部开始数个排气孔(12);横板(2)的底侧与底座(1)的顶侧通过数个弹簧杆(22)相连接,底座(1)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立柱(13)的下端,立柱(13)外周的上部开设螺旋导向槽(14),螺旋导向槽(14)内滑动安装滑杆(15),滑杆(15)与横板(2)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立柱(13)外周的下端固定安装同轴的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一侧的上方设有能够与从动齿轮(17)啮合配合的齿轮柱(18),齿轮柱(18)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移动板(19)的底侧,移动板(19)的顶侧与横板(2)的底侧通过第二伸缩杆(20)相连接,移动板(19)底侧的左侧设有弹性挡板(21),弹性挡板(21)的后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齿轮柱(18)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通过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1)上,移动板(19)的上方设有竖管(27),竖管(27)内气密配合安装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活塞(28),第二活塞(28)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29)的内端,上侧的第二活塞杆(29)的上端与横板(2)固定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29)与竖管(27)通过套装于第二活塞杆(29)外周的第二弹簧(30)相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29)的下端与移动板(19)的顶侧接触配合,竖管(27)外周的中部开设两个气孔(31),气孔(31)固定连接软管(32)的一端,软管(32)的另一端与对应活塞管(7)上其中一个排气孔(12)固定连接,竖管(27)与底座(1)通过支撑架(34)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脊柱损伤修复用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有横板(2),横板(2)顶侧的左右两端分别转动安装齿轮(3),齿轮(3)相背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一条形齿条(4),条形齿条(4)与底座(1)固定连接,齿轮(3)的顶侧啮合配合设有第二条形齿条(5),第二条形齿条(5)与横板(2)滑动配合连接,第二条形齿条(5)的内端固定连接活塞管(7)的外端,活塞管(7)内气密配合安装第一活塞(8),第一活塞(8)的外侧与活塞管(7)的外端通过第一弹簧(9)相连接,第一活塞(8)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10)的外端,第一活塞杆(10)的内端固定安装夹板(11),活塞管(7)外周的中部开始数个排气孔(12);横板(2)的底侧与底座(1)的顶侧通过数个弹簧杆(22)相连接,底座(1)的顶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立柱(13)的下端,立柱(13)外周的上部开设螺旋导向槽(14),螺旋导向槽(14)内滑动安装滑杆(15),滑杆(15)与横板(2)通过连接杆(16)固定连接,立柱(13)外周的下端固定安装同轴的从动齿轮(17),从动齿轮(17)一侧的上方设有能够与从动齿轮(17)啮合配合的齿轮柱(18),齿轮柱(18)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移动板(19)的底侧,移动板(19)的顶侧与横板(2)的底侧通过第二伸缩杆(20)相连接,移动板(19)底侧的左侧设有弹性挡板(21),弹性挡板(21)的后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齿轮柱(18)的一侧啮合配合设有主动齿轮(23),主动齿轮(23)通过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1)上,移动板(19)的上方设有竖管(27),竖管(27)内气密配合安装两个上下分布的第二活塞(28),第二活塞(28)相背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29)的内端,上侧的第二活塞杆(29)的上端与横板(2)固定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29)与竖管(27)通过套装于第二活塞杆(29)外周的第二弹簧(30)相连接,下侧的第二活塞杆(29)的下端与移动板(19)的顶侧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彬訾英尚俊俊王成刚徐家辉王婵朱桂苓董鹏鸿黄一山
申请(专利权)人:麻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