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82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涉及矫形器械领域,包括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两个夹板实现对大腿部位的夹持,通过两个撑板实现对小腿部分的支撑,使用舒适,限制腿部的长期不良摆放姿势,有效预防腿部畸形,且通过旋转第一蜗管和第二蜗管可以分别实现对两个夹板和两个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适用范围不受局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矫形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长期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员,习惯性的晃动腿部,或者双腿叠放一起等等,腿部放置姿势不良,这样长期的不良姿势习惯,可能会导致腿型的改变,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腿骨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包括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两个L型弯管、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一蜗杆以及与第一蜗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蜗管,两个L型弯管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两个夹板连接,两个L型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空心管和第一蜗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蜗杆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一蜗杆的外螺纹旋合段穿过第一空心管设置在第二空心管内,所述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所述第一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之间,并与环型凸起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蜗管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一蜗杆的外螺纹旋合段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和第二空心管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以及第一蜗管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所述小腿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撑板、第三空心管、第四空心管、第二蜗杆以及与第二蜗杆螺纹配合的第二蜗管,两个撑板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三空心管和第二蜗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蜗杆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三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二蜗杆的外螺纹旋合段穿过第四空心管设置在第三空心管内,所述第三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所述第二蜗管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之间,并与环型凸起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蜗管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二蜗杆的外螺纹旋合段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的长度大于第三空心管和第四空心管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三空心管、第四空心管以及第二蜗管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U型块和与U型块转动连接的T型块组成,所述L型弯管和第三空心管分别与U型块螺纹连接,所述夹板和撑板分别与T型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空心管和第三空心管的一端均设有螺纹接头,所述第二空心管通过螺纹接头与L型弯管螺纹连接,所述第三空心管通过螺纹接头与U型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蜗管和第二蜗管均是由两个铰接的空心的半圆柱组成,两个空心的半圆柱的开合侧均设有U型连接块,位于下端的U型连接块中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与其配合的蝶形螺母,两个空心的半圆柱一侧铰接,另一侧通过蝶形螺母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夹板和撑板均为内凹的弧形板,所述夹板和撑板均为内凹的弧形板,且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两个夹板实现对大腿部位的夹持,通过两个撑板实现对小腿部分的支撑,使用舒适,限制腿部的长期不良摆放姿势,有效预防腿部畸形,且通过旋转第一蜗管和第二蜗管可以分别实现对两个夹板和两个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适用范围不受局限,且结构安装或拆卸便捷,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技术的大腿夹持机构的两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是大腿夹持机构中将夹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最小时的状态图;图3和图4是本技术的小腿支撑机构的两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是小腿支撑机构中将撑板之间的距离调节到最小时的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空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空心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蜗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L型弯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夹板,2-连接件,21-U型块,22-T型块,3-L型弯管,4-第二空心管,5-第一蜗管,51-空心的半圆柱,52-U型连接块,53-蝶形螺母,54-转轴,55-螺杆,6-第一空心管,7-第一蜗杆,71-外螺纹旋合段,8-撑板,9-第三空心管,10-第四空心管,11-第二蜗杆,12-第二蜗管,13-环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图10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包括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配合使用,不使用时采用绑带连接一起,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1、两个L型弯管3、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第一蜗杆7以及与第一蜗杆7螺纹配合的第一蜗管5,两个L型弯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两个夹板1连接,两个L型弯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空心管4和第一蜗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蜗杆7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一空心管6设置在第二空心管4内,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13,所述第一蜗管5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13之间,并与环型凸起13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蜗管5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71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以及第一蜗管5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所述小腿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撑板8、第三空心管9、第四空心管10、第二蜗杆11以及与第二蜗杆11螺纹配合的第二蜗管12,两个撑板8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第三空心管9和第二蜗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1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二蜗杆11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四空心管10设置在第三空心管9内,所述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13,所述第二蜗管12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13之间,并与环型凸起13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蜗管12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二蜗杆11的外螺纹旋合段7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71的长度大于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三空心管9、第四空心管10以及第二蜗管12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其中,第三空心管9与第二空心管4结构相同,第四空心管10与第一空心管6结构对称,因此,附图中只提供了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蜗管5和第二蜗管12结构相同,因此,附图中只提供了第一蜗管5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蜗杆7和第二蜗杆11结构相同,因此,附图中只提供了第一蜗杆7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2由U型块21和与U型块2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1)、两个L型弯管(3)、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第一蜗杆(7)以及与第一蜗杆(7)螺纹配合的第一蜗管(5),两个L型弯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两个夹板(1)连接,两个L型弯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空心管(4)和第一蜗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蜗杆(7)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一空心管(6)设置在第二空心管(4)内,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13),所述第一蜗管(5)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13)之间,并与环型凸起(13)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蜗管(5)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71)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以及第一蜗管(5)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n所述小腿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撑板(8)、第三空心管(9)、第四空心管(10)、第二蜗杆(11)以及与第二蜗杆(11)螺纹配合的第二蜗管(12),两个撑板(8)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第三空心管(9)和第二蜗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1)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二蜗杆(11)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四空心管(10)设置在第三空心管(9)内,所述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相对端也均设有环型凸起(13),所述第二蜗管(12)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13)之间,并与环型凸起(13)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二蜗管(12)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二蜗杆(11)的外螺纹旋合段(7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71)的长度大于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三空心管(9)、第四空心管(10)以及第二蜗管(12)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 所述夹板(1)和撑板(8)均为内凹的弧形板,且均采用橡胶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制腿部不良摆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和小腿支撑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大腿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板(1)、两个L型弯管(3)、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第一蜗杆(7)以及与第一蜗杆(7)螺纹配合的第一蜗管(5),两个L型弯管(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两个夹板(1)连接,两个L型弯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空心管(4)和第一蜗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蜗杆(7)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一空心管(6)设置在第二空心管(4)内,所述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相对端均设有环型凸起(13),所述第一蜗管(5)可拆卸的设置在环型凸起(13)之间,并与环型凸起(13)转动配合,且所述第一蜗管(5)的内部也设有与第一蜗杆(7)的外螺纹旋合段(71)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外螺纹旋合段(71)的长度大于第一空心管(6)和第二空心管(4)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小于第一空心管(6)、第二空心管(4)以及第一蜗管(5)的内螺纹旋合段之和;
所述小腿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撑板(8)、第三空心管(9)、第四空心管(10)、第二蜗杆(11)以及与第二蜗杆(11)螺纹配合的第二蜗管(12),两个撑板(8)分别通过连接件(2)与第三空心管(9)和第二蜗杆(11)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蜗杆(11)上设有外螺纹旋合段(71),所述第三空心管(9)和第四空心管(10)的内部均设有与外螺纹旋合段(71)相配合的内螺纹旋合段,所述第二蜗杆(11)的外螺纹旋合段(71)穿过第四空心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冠群张云玲徐如阳谷旭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