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162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循环利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照处理流程包括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食用菌生产子系统、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菌渣烘干子系统、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和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含有干、湿处理装置,所述湿处理装置含有机肥制作仓;所述干处理装置含干料仓,所述干料仓内设有2个分别向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输出的出料螺旋,所述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连接所述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连接湿料仓,湿料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机肥制作仓,另一路经菌渣烘干子系统连接所述干料仓。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实现菌渣的循环利用,并且满足国家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循环利用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属于机械

技术介绍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约7亿吨左右,由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焚烧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对公路交通及航空造成很大影响。从物质和能量的利用角度看,农作物生长过程积累的光合产物有75%—90%是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秸秆和糠壳,而食用菌生产可以将这些“垃圾”按照科学的配方组合起来加以利用。食用菌菌丝体在纤维酶的协同下,可以将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顺利地分解成葡萄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最能起到降解作用,并将碳源转化成碳水化合物,氮源转化成氨基酸,生产出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体的食用菌产品,使高蛋白有机物进入新的食物链。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传统栽培原料—棉籽壳价格的快速上涨及新型栽培基质的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已越发成熟,且栽培后的食用菌菌渣可以用于有机肥或燃料进行再次利用,但对于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企业而言,如何利用菌渣满足企业自身生产需要,并实现菌渣燃烧后的灰尘符合排放标准,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且尚无实现较为完善的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没有达到排放标准且完善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达到食用菌渣循环利用完善、排放符合标准的要求。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结构包括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按照处理流程包括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食用菌生产子系统、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菌渣烘干子系统、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和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含有干、湿处理装置,所述湿处理装置含有机肥制作仓;所述干处理装置含干料仓,所述干料仓内设有2个分别向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输出的出料螺旋,所述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连接所述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连接湿料仓,湿料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机肥制作仓,另一路经菌渣烘干子系统连接所述干料仓。上述装置中,所述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包括多物料切碎装置与搅拌混匀装置,农作物秸秆切碎长度≤4mm,与食用菌生产辅料一起送至双螺旋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匀搅拌并通过绞龙输送到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所述食用菌生产子系统包括与双螺旋搅拌装置连接的装瓶(袋)装置、消毒灭菌装置、净化冷却装置和接种装置,所述消毒灭菌装置连接蒸汽管道与蒸汽锅炉,所述净化冷却装置包括空气清洁度达到1万级以上、室温不超过20℃的冷却室,所述接种装置包括食用菌出菇房,所述食用菌出菇房内设有与蒸汽锅炉管道连接的增温管道。所述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包括菌包破碎装置和刮板式提升机,所述刮板式提升机连接湿料仓。所述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与菌渣烘干子系统连为一体,所述菌渣烘干子系统包括转筒式烘干装置,所述转筒式烘干装置由内筒、中筒和外筒组成,热风先进入内筒,后经中筒,最后通过外筒输出。干料仓的3个出料螺旋中一个送到旋流燃烧热风炉用于湿菌渣在转筒式烘干装置内的加热,完成湿菌渣的烘干;另一个出料螺旋送到生物质蒸汽锅炉用于燃烧产生蒸汽,完成对姑房温度的控制及装瓶后菌瓶的蒸汽杀菌消毒作业;最后一个出料螺旋输出干菌渣用于制备畜禽饲料的添加物。所述菌渣烘干燃烧除尘子系统对生物质锅炉及烘干装置烟气进行除尘,除尘装置包括陶瓷多管除尘器和复合式水膜脱硫除尘器,所述复合式水膜脱硫除尘器含文丘里喷淋雾化装置。利用本技术的结构可实现菌渣的循环利用,并且满足国家排放标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图2为菌渣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结构如图2所示,菌渣利用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食用菌生产子系统、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菌渣烘干子系统、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和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其中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将秸秆切碎后与辅助物料一起放入搅拌装置内进行搅拌混匀,为食用菌装瓶(袋)做准备,其主要包括多物料切碎装置与搅拌混匀装置;食用菌生产子系统利用搅拌混匀后的培养料,通过装瓶(袋)装置、消毒灭菌装置、净化冷却装置、接种装置的联合作业后,将装瓶(袋)后的培养料放置于出菇房内进行食用菌生长,按照食用菌最佳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控,实现培养料的最大生物学转化效率;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为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通过挖瓶装置或菌袋分离机1实现菌瓶(袋)分离,并将分离后的菌渣通过颗粒输送机2与湿料式提升机3输送至平底湿料仓4内进行集中收集,并可直接制作有机肥。菌渣烘干子系统利用三筒式烘干机21,烘干由湿料刮板式提升机5和湿料螺旋送料机6从湿料仓4内运送的菌渣,并将烘干后的菌渣通过干料提升机19提升至干料仓18内暂时贮存。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与菌渣烘干子系统连为一体,实现烘干后的菌渣进行再利用。在干料仓18内设计2个出料螺旋,一个出料螺旋送到与烘干热风炉11连接的干料出口一14用于湿菌渣在三筒式烘干机内的加热,完成湿菌渣的烘干,烘干热风炉11的一端连接热风引风机10,另一端连接烘干鼓风机12和热风炉干料风送管道与风机13;一个出料螺旋送到与生物质蒸汽锅炉16连接的干料出口二15用于燃烧产生蒸汽,生物质蒸汽锅炉16的一端连接锅炉干料风送管道与风机17,完成对菇房温度的控制及装瓶后菌瓶的蒸汽杀菌消毒作业。菌渣烘干燃烧除尘子系统对生物质锅炉及烘干装置烟气进行除尘。除尘、脱硫工艺采用烟尘引风机7、旋风除尘机20、排污沉淀池9、复合式水膜脱硫除尘器8(含文丘里喷淋雾化装置)的处理要求,使粉尘及SO2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中农作物秸秆切碎长度必须≤4mm,防止装瓶(袋)后的栽培料孔隙度过大,同时与食用菌生产辅料一起送至双螺旋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匀搅拌,搅拌均匀后的栽培料含水率不低于80%,并通过绞龙输送到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与装瓶(袋)装置连接;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灭菌工艺中所需蒸汽管道与蒸汽锅炉连接,由烘干后的菌渣经蒸汽锅炉燃烧后产生的蒸汽。食用菌常压灭菌设备在温度100℃下,时间为12-16小时;食用菌高压灭菌设备在温度120-125℃下,灭菌时间6-8小时。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冷却室内的空气洁净度需达到1万级以上且室内温度不超过20℃后方可将灭菌后的栽培料移至冷却室内进行冷却;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食用菌出菇房中增温管道与蒸汽锅炉管道连接,便于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中的菌包破碎装置可实现菌渣与废菌袋分离,便于废菌袋集中收集处理,防止白色塑料袋随意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可将含水率在50%的湿菌渣通过刮板式提升机提升至带有防架桥液压铲的湿料仓内进行暂时存储。菌渣烘干子系统中的转筒式烘干装置由内筒、中筒和外筒组成,热风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食用菌生产子系统、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菌渣烘干子系统、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和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含有干、湿处理装置,所述湿处理装置含有机肥制作仓;所述干处理装置含干料仓,所述干料仓内设有2个分别向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输出的出料螺旋,所述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连接所述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连接湿料仓,湿料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机肥制作仓,另一路经菌渣烘干子系统连接所述干料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5 CN 20192236252311.一种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食用菌生产子系统、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菌渣烘干子系统、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和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渣循环利用子系统含有干、湿处理装置,所述湿处理装置含有机肥制作仓;所述干处理装置含干料仓,所述干料仓内设有2个分别向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输出的出料螺旋,所述蒸汽锅炉和热风炉连接所述菌渣燃烧烘干除尘子系统;所述菌渣处理收集子系统连接湿料仓,湿料仓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有机肥制作仓,另一路经菌渣烘干子系统连接所述干料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切碎搅拌子系统包括多物料切碎装置与搅拌混匀装置,农作物秸秆切碎长度≤4mm,与食用菌生产辅料一起送至双螺旋搅拌装置内进行混匀搅拌并通过绞龙输送到食用菌生产子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食用菌量产的秸秆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生产子系统包括与双螺旋搅拌装置连接的装瓶或袋装置、消毒灭菌装置、净化冷却装置和接种装置,所述消毒灭菌装置连接蒸汽管道与蒸汽锅炉,所述净化冷却装置包括空气清洁度达到1万级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友周德欢宋卫东丁天航吴今姬周帆王教领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