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62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圈设在树木主干上的抱箍以及沿抱箍外壁周向分布的至少三根拉索,多根拉索均倾斜朝下设置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拉索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用于插入土里以固定和支撑大树;所述插杆下端朝向树木内侧方向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栽植树木因水淹而出现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问题,同时解决风吹导致的左右作用力和水淹带来的上浮作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树木支撑
,具体涉及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城市绿化、园林建设、生态修复中,为了促进最终绿化景观的快速形成,多采用树木移栽而非播种的方式。土壤除为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外,还对植物根系起到固持作用,防止植物倒伏。一般刚移栽好的树木由于根系有限,即使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其根系的抓地能力仍然较弱,因此通常采用三根木桩搭在树木的主干上对其进行支撑,木桩的下端一般都是竖直插入土里一定深度,这样刚栽植的树木在应对平常的刮大风或下暴雨时,木桩能给树木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树木一般也不会倒伏或者折断。但是对于栽植于会被水淹区域的树木进行支撑时,如消落带地区的绿化乔灌木,除了正常风吹左右摇摆需要固定外,在遇涨落的流水反复的冲击摆动下,水又具有一定的浮力,若采用常规的木桩插入土里,显然不能满足对刚移栽后的树木的抗浮能力,而且木桩经水浸泡后也会开裂,其强度不能保证,因此消落带区域的树木也极易出现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情形。而且由于消落带区域的特殊性,倒伏树木的扶正或重植都只能等水消退后才能进行,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消落带树木的成活率。因此需要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能够解决栽植树木因水淹而出现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问题,同时解决风吹导致的左右作用力和水淹带来的上浮作用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圈设在树木主干上的抱箍以及沿抱箍外壁周向分布的至少三根拉索,多根拉索均倾斜朝下设置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拉索下端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用于插入土里以固定和支撑大树;所述插杆下端朝向树木内侧方向倾斜设置。本固定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插杆朝向树木内侧方向倾斜插设,使插杆倾斜插入土体中,由于该支撑装置使用在易被水淹的区域,如消落带区域;通常插杆的长度可选用1米左右,当插杆大部分插入土体后,然后在树木主干上安装好抱箍,然后在抱箍与插杆之间相应连接拉索,拉索可选用钢绞线,这样能够保证拉索的刚度,拉索连接完成后。然后继续对插杆向下施力,使插杆完全插入土里,此时多根拉索均处于紧绷状态且树木处于竖直状态时,于是该树木的支撑装置架设完成。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抱箍与树木的主干固定,由于抱箍的开口大小可进行调节,可满足不同粗细树木的固定,还避免对一些成长较快苗木的根茎约束和伤害。更重要的是,摒弃了常规采用木桩的形式来对树木进行支撑,本方案中通过拉索配合插杆,拉索将树木拉紧并通过插杆固定于土体中,使树木处于拉紧和稳定的竖直状态,当应对树木被水淹的情况下,能够抵抗树木被水淹的浮力,而且拉索不会遇水而受侵蚀,依然能够保证对树木的拉紧力。而且拉索下端通过倾斜朝向树木内侧的插杆插入土壤深层部位,插杆更不易拔出,与土体的锚固性能更好,然后利用拉索将树木稳稳拉住,使插杆、拉索与树木之间紧密地连接成一整体,保证了树木的抗浮性能,树木不会出现因水淹而出现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问题。作为优化,所述拉索由上下两段构成,两段拉索之间连接有一用于调节拉索长度的伸缩调节组件,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杆、调节管和下支杆,所述调节管两端的内壁上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上支杆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一端,下支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远离上支杆的一端,所述下支杆和上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邻近拉索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首先通过拉索上的伸缩调节组件,旋转调节管,可以调节拉索的长度从而来调节拉索的紧绷度,使拉索处于紧绷状态,满足了对树木的拉紧和约束作用,使树木处于竖直状态。同时由于消落带一般具有一定坡度,通过拉索上的伸缩调节组件的长度调节,可用来缓冲和抵消消落带的坡度差异。而且随着树木的逐渐成长,可通过伸缩调节组件来适度延长拉索的长度,相应减小了拉索对大树的根茎约束和伤害,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该伸缩调节组件一般位于拉索的中下段位置处,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调节。作为优化,所述抱箍内套设有橡胶保护套。这样,通过设置橡胶保护套避免了抱箍直接与树木的主干直接接触,减小了抱箍对树木的主干造成伤害。作为优化,所述抱箍上的拉索设为三根,且各拉索间的所成角度相等。这样,通过将拉索设置为三根,三根拉索既能满足对树木周向方向的稳定拉紧,而且各拉索间的所成角度相等,使每根拉索所承受的拉紧力相同,能够更加均匀的对树木进行拉紧固定。作为优化,所述插杆的下端具有尖端。这样,通过将插杆下端加工成尖端,工作人员更易将插杆插入土里,插杆可选用为钢管。作为优化,所述插杆的中段位置处绕插杆外壁周向设有多根用于增加插杆抗拔性的抗拔杆,每根抗拔杆的下端分别通过一水平铰轴与插杆铰接,所述抗拔杆的中段与对应插杆外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以使所述抗拔杆在弹簧自然状态下与插杆呈开口朝上的锐角分布。这样,在插杆外壁特别设计了抗拔杆,多根抗拔杆相对于插杆呈放射状分布。当插杆插入土体时,抗拔杆与土体接触后,受到土体的侧向挤压力使弹簧压缩,抗拔杆与插杆的所呈角度变小插入土体内。当树木被水淹后受到向上的浮力,使插杆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时,抗拔杆就类似于在插杆外壁上设置的倒刺,抗拔杆上部受到土壤阻力以及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抗拔杆与插杆的所呈角度逐渐变大,抗拔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变大,相应提高了插杆的抗拔性能,自然树木不容易被连根拔起,保证了树木的抗浮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通过拉索配合插杆,拉索将树木拉紧并通过插杆固定于土体中,使树木处于拉紧和稳定的竖直状态,当应对消落带被水淹的情况下,能够抵抗树木被水淹的浮力,而且拉索不会遇水而被侵蚀,依然能够保证对树木的拉紧力。而且拉索下端通过倾斜朝向树木内侧的插杆插入土壤深层部位,插杆更不易拔出,与土体的锚固性能更好,然后利用拉索将树木稳稳拉住,使插杆、拉索与树木之间紧密地连接成一体,保证了树木的抗浮性能,树木不会出现因水淹而出现倒伏甚至连根拔起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伸缩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插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树木1、抱箍2、拉索3、插杆4、伸缩调节组件5、上支杆6、调节管7、下支杆8、抗拔杆9、弹簧10。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用于圈设在树木1主干上的抱箍2以及沿抱箍2外壁周向分布的至少三根拉索3,多根拉索3均倾斜朝下设置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拉索3下端固定有插杆4,所述插杆4用于插入土里以固定和支撑大树;所述插杆4下端朝向树木1内侧方向倾斜设置。本固定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插杆4朝向树木1内侧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圈设在树木主干上的抱箍以及沿抱箍外壁周向分布的至少三根拉索,多根拉索均倾斜朝下设置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拉索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用于插入土里以固定和支撑大树;所述插杆下端朝向树木内侧方向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圈设在树木主干上的抱箍以及沿抱箍外壁周向分布的至少三根拉索,多根拉索均倾斜朝下设置并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拉索下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用于插入土里以固定和支撑大树;所述插杆下端朝向树木内侧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移栽固定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由上下两段构成,两段拉索之间连接有一用于调节拉索长度的伸缩调节组件,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上支杆、调节管和下支杆,所述调节管两端的内壁上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上支杆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的一端,下支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调节管远离上支杆的一端,所述下支杆和上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邻近拉索的一端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淙钰向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高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