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7158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春季萌动前,选择地径1.0‑1.5cm、树高1.5‑2.0m的1‑2年生白榆苗木于造林地附近进行假植;造林前2‑3天将苗木茎干55‑65cm的高度部分用水浸泡;对苗木茎干多个部位进行半环割;利用生根剂糊剂对茎干半环割伤口进行涂抹,并晾干至生根剂糊剂黏附到苗木茎干上;生根剂糊剂中含有生根剂和水溶性纤维素;在造林地打坑,坑直径为15‑20cm、深度为55‑65cm,将已涂抹生根剂糊剂的苗木放入坑内,将土回填至坑内土面低于坑外土面2‑12cm,修造鱼鳞坑。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干旱沙地白榆超深栽造林成活率达到95%(比常规方法高45%以上),生根率和生长率相对于常规方法栽植的苗木提高15%以上,且苗木生长旺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旱沙地苗木栽培技术,尤其是一种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在干旱沙地,由于深层土壤往往含有较多且稳定的含水量,故将苗木根系直接栽植到土壤深层,使其能够长期稳定地吸收土壤深层所含的水分,进而维持苗木自身的成活和生长所需。然而在雨季时节,降雨使土壤浅层水分得到迅速补充,很难渗透到土壤深层,处于土壤深层的苗木根系则较难得到充足水分,进而导致生长缓慢。如果能使苗木被深埋的茎干(茎干位于根系上方)快速生根,不但能更好地维持苗木自身的生存,而且还能够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提高苗木抗干旱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用于解决由于降雨难以渗透到深层土壤所导致的超深栽苗木根系吸收不到充分水分,进而苗木生存受到威胁,生长受到抑制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S1:修剪白榆茎干侧枝:春季萌动前,选择地径1.0-1.5cm、树高1.5-2.0m的1-2年生白榆苗木进行起苗,修剪去除苗木55-65cm高度以下的侧枝,于造林地附近进行假植;/nS2:浸泡白榆茎干:造林前2-3天,将S1的假植苗木取出,放入水槽中对苗木茎干55-65cm的高度部分用水浸泡;/nS3:苗木茎干半环割:在苗木茎干上进行半环割,半环割深度为恰好切透树皮;/nS4:生根剂糊剂涂抹伤口:利用生根剂糊剂,对白榆茎干半环割伤口进行涂抹,并晾干至生根剂糊剂黏附到苗木茎干上且不脱落;/n所述生根剂糊剂中含有生根剂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干旱沙地超深栽白榆茎干快速生根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1:修剪白榆茎干侧枝:春季萌动前,选择地径1.0-1.5cm、树高1.5-2.0m的1-2年生白榆苗木进行起苗,修剪去除苗木55-65cm高度以下的侧枝,于造林地附近进行假植;
S2:浸泡白榆茎干:造林前2-3天,将S1的假植苗木取出,放入水槽中对苗木茎干55-65cm的高度部分用水浸泡;
S3:苗木茎干半环割:在苗木茎干上进行半环割,半环割深度为恰好切透树皮;
S4:生根剂糊剂涂抹伤口:利用生根剂糊剂,对白榆茎干半环割伤口进行涂抹,并晾干至生根剂糊剂黏附到苗木茎干上且不脱落;
所述生根剂糊剂中含有生根剂和水溶性纤维素,且用滑石粉/碳酸钙粉调节至黏糊状;
S5:超深栽造林:在造林地打坑,坑直径为15-20cm、深度为55-65cm,将已涂抹生根剂糊剂的苗木放入坑内,将土回填到坑内至坑内土面低于坑外土面2-12cm,并修造鱼鳞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修剪去除苗木60cm高度以下的侧枝,于造林地附近进行假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水槽是在地面挖出的土坑,深度为55-65cm,土坑面积能装下所有假植的苗木;坑内铺设整块不透水布,防止水渗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鹏徐振华李澍贵王鑫焦广权李新利郑聪慧高云昌王志宏王泽平崔海军李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