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12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电路、第一NMOS管、第一电容C、电源输入端VDD、输出端OUT、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在上电后,由控制芯片电路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开关脉冲方波,以驱动第一NMOS管,使摩托车闪光灯以固定频率闪烁,也即实现了在上电后使得摩托车闪光灯保持闪烁状态的功能,摩托车闪光灯应用于转向、应急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机车闪光控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闪光灯可以在转向、应急等情况下使用,本申请将提供一种实现摩托车闪光灯在上电后保持闪烁状态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旨在实现使摩托车闪光灯在上电后保持闪烁状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电路、第一NMOS管、第一电容C、电源输入端VDD、输出端OUT、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电源输入端VDD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所述第一NMOS管的D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电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第一NMOS管的G极、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S极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输出端OUT连接到摩托车闪光灯负载RL;在上电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驱动所述第一NMOS管,使摩托车闪光灯以固定频率闪烁。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PMOS器件P1、第二PMOS器件P2、第三PMOS器件P3、第四PMOS器件P4;第一NMOS器件N1、第二NMOS器件N2、第三NMOS器件N3;第一稳压管D3、第二稳压管D4;第一电阻R1;>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比较器COMP;所述电源输入端VDD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G极、S极、D极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S极连接;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G极、D极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S极还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衬底、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D3、所述第二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2三者在并联后其公共输入端、公共输出端依次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一稳压管D3、所述第二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2三者在并联后其公共输入端还与所述比较器COMP的电源VDDA端连接;所述比较器COMP的IN端、VSS端、Ib端、OUT1端依次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NMOS器件N1的D极和G极以及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G极、所述第三NMOS器件N3的G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器件N1的S极、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S极均和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S极、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S极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S极还与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衬底连接;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S极还与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G极与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G极连接,二者还均与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D极、所述第三NMOS器件N3的D极连接;所述第三NMOS器件N3的S极、衬底均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D极与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D极连接;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D极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第二稳压管D4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D4还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所述第一NMOS器件N1的衬底、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衬底均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可选地,所述比较器COMP包括电流源产生电路、以及两级放大的比较器电路。可选地,所述电流源产生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D5、第五PMOS管P5、NPN晶体管Q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NMOS管N4;所述第三二极管D5的输入端、所述第五PMOS管P5的S极、所述第五PMOS管P5的衬底均与所述比较器COMP的电源VDDA端连接;所述第五PMOS管P5的D极和G极连接;所述NPN晶体管Q1的B极、C极、E极依次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5的输出端、所述第五PMOS管P5的D极、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三电阻R3串联后与所述第四NMOS管N4的D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N4的D极和G极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N4的S极和衬底均与所述VSS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两级放大的比较器电路包括:7个PMOS管P6、P7、P8、P9、P10、P11、P12;7个NMOS管N6、N7、N8、N9、N10、N11、N12;所述P6、P7、P8、P9、P10、P11、P12的S极和衬底均与所述比较器COMP的电源VDDA端连接;所述N6、N7、N10、N11、N12的S极和衬底均与所述VSS端连接;所述N8、N9衬底均与所述VSS端连接;所述P6的G极、D极依次分别与所述P7的G极、所述Ib端连接;所述P7的D极与所述N6的D极连接,所述N6的D极和G极连接,所述N6的D极还和所述N7的G极连接;所述P8的G极和所述P9的G极连接,二者还与所述P8的D极连接;所述N8的G极、D极、S极依次分别与所述IN端、所述P8的D极、所述N7的D极连接;所述N8的S极还与所述N9的S极连接;所述P9的D极分别与所述N9的D极、所述P10的G极连接;所述N9的G极与所述比较器COMP的电源VDDA端提供的同向输入端电压INP连接;所述P10的D极分别与所述N10的D极、所述P11的G极、所述N11的G极连接;所述N10的G极与所述N6的D极连接;所述P11的D极分别与所述N11的D极、所述P12的G极、所述N12的G极连接;所述P12的D极与所述N12的D极连接,二者均和所述比较器COMP的OUT1端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该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在上电后,由控制芯片电路产生一个固定频率的开关脉冲方波,以驱动第一NMOS管,使摩托车闪光灯以固定频率闪烁,也即实现了在上电后使得摩托车闪光灯保持闪烁状态的功能,摩托车闪光灯应用于转向、应急等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部应用电路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芯片电路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控制芯片电路、第一NMOS管、第一电容C、电源输入端VDD、输出端OUT、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n所述电源输入端VDD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所述第一NMOS管的D极连接;/n所述控制芯片电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第一NMOS管的G极、所述输出端OUT连接;/n所述第一NMOS管的S极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n所述第一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输出端OUT连接;/n所述输出端OUT连接到摩托车闪光灯负载RL;/n在上电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驱动所述第一NMOS管,使摩托车闪光灯以固定频率闪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芯片电路、第一NMOS管、第一电容C、电源输入端VDD、输出端OUT、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
所述电源输入端VDD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所述第一NMOS管的D极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电路还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第一NMOS管的G极、所述输出端OUT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的S极与所述输出端OUT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输出端OUT连接;
所述输出端OUT连接到摩托车闪光灯负载RL;
在上电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驱动所述第一NMOS管,使摩托车闪光灯以固定频率闪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闪光驱动开关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包括: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
第一PMOS器件P1、第二PMOS器件P2、第三PMOS器件P3、第四PMOS器件P4;
第一NMOS器件N1、第二NMOS器件N2、第三NMOS器件N3;
第一稳压管D3、第二稳压管D4;
第一电阻R1;
第二电容C1、第三电容C2;
比较器COMP;
所述电源输入端VDD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G极、S极、D极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S极连接;
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G极、D极依次分别与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S极还分别与所述第一PMOS器件P1的衬底、所述第二PMOS器件P2的衬底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D3、所述第二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2三者在并联后其公共输入端、公共输出端依次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输出端、所述输出端OUT连接;
所述第一稳压管D3、所述第二电容C1、所述第三电容C2三者在并联后其公共输入端还与所述比较器COMP的电源VDDA端连接;
所述比较器COMP的IN端、VSS端、Ib端、OUT1端依次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路电源端VEXT、所述输出端OUT、所述第一NMOS器件N1的D极和G极以及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G极、所述第三NMOS器件N3的G极连接;
所述第一NMOS器件N1的S极、所述第二NMOS器件N2的S极均和所述输出端OUT连接;
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S极、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S极均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S极还与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衬底连接;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S极还与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衬底连接;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G极与所述第四PMOS器件P4的G极连接,二者还均与所述第三PMOS器件P3的D极、所述第三NMOS器件N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