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109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包括金属压块,所述金属压块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收容于所述通孔内;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金属压块前部的外壁上,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通过金属压块内设置通孔,替代现有光纤接口组件中的多个套筒设计,从而使结构简单,生产过程中优化组装工艺,降低装配成本高;在金属压块前部开设多个通槽,使金属压块的前部能产生变形,从而适应装配与其相配合的元件,增强光纤安装接口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
本技术涉及光纤安装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
技术介绍
光传输模块分为单模光传输模块与多模光传输模块,在整体产品架构上则包括光学次模块(OpticalSubassembly;OSA)及电子次模块(ElectricalSubassembly;ESA)两大部分。首先磊晶部分是以砷化镓(GaAs)、磷化铟(InP)、砷化铟镓(InGaAs)等作为发光与检光材料,利用有机金属气相沉积法(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MOCVD)等方式,制成磊晶圆。在芯片制程中,则将磊晶圆,制成雷射二极管。随后将雷射二极管,搭配滤镜、金属盖等组件,封装成TOcan(TransmitterOutlinecan),再将此TOcan与陶瓷套管等组件,封装成光学次模块(OSA)。最后再搭配电子次模块(ESA),电子次模块内部包含传送及接收两颗驱动IC,用以驱动雷射二极管与检光二极管,如此结合即组成光传输模块。光学次模块包括光发射次模块与适于光纤安装的光纤接口组件。光纤接口组件在光通信用收发器的光模块中,被用作连接受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光无缘零件。现有技术的光纤接口组件采用套筒设计,光纤接口组件中,首先陶瓷插芯压制到金属压块,然后组装陶瓷套筒,再压制金属前盖,形成光纤接口组件。这样导致零件多,组装工艺复杂,多个零件装配成本高。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通过金属压块内设置通孔,替代现有光纤接口组件中的多个套筒设计,从而使结构简单,生产过程中优化组装工艺,降低装配成本高;在金属压块前部开设多个通槽,使金属压块的前部能产生变形,从而适应装配与其相配合的元件,增强光纤安装接口的适应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包括:金属压块,所述金属压块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收容于所述通孔内;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金属压块前部的外壁上,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上述方案中通过金属压块内设置通孔,通孔内收容陶瓷插芯,替代现有光纤接口组件中的多个套筒设计,即减少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前盖和陶瓷套管,使原有的多个套筒结构简化为一个整体的金属压块,从而使结构简单,一个金属压块直接加工成型,使生产工艺过程得到优化,降低装配成本高,在金属压块前部开设多个通槽,使金属压块的前部能产生变形,从而适应装配与其相配合的元件,增强光纤安装接口的适应性,同时由于金属压块的前部可少量的弹性变形后进行适配,对金属压块的前部以及通孔前部的精度要求也可降低,这样精度的降低可降低加工难度,从而提高加工效率。可选地,所述通孔包括沿前端向后端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内径均不相同;所述陶瓷插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上述方案中,通过不同内径的通孔的设置,实现不同的功能,第一通孔作为插拔口与相配的外部工件进行插拔相配。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用于装配陶瓷插芯。第三通孔的内径大于第二通孔,用于整个光纤接口组件固定安装至外部设备。可选地,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通槽前端延伸至所述金属压块的前端面。上述方案中,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金属压块的前部,通槽与第一通孔相连通,使前部的金属压块分成若干块,这样金属压块的前部在插拔时更利于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实现更好的适应性装配。可选地,若干所述通槽绕所述金属压块的外壁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通槽设置有三个。上述方案中,均匀分布的通槽使金属压块的前端分成若干片,使分割出的金属压块的前端能均匀分布,规则的分布有利于加工成型,而且在进行插拔时金属压块的前端的各部分受力均匀,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前端设置有倒角。倒角在插拔时进行导向,当与第一通孔相配的工件进入到第一通孔端时,方便工件顺利进入到第一通孔中。可选地,所述金属压块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第三通槽相贯通。本光纤接口组件与外部设备进行装配时,通过所述安装孔进行装配固定,实现本光纤接口组件的安装。可选地,所述金属压块为不锈钢。不锈钢的结构强度高,在金属压块进行装配施加的力撤销后,不易造成插芯位移的情况,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通过通槽的设置,使金属压块的前端可以过盈压制后装配,不锈钢作为刚性材料在过盈压制后,变形量不大,不会刮出碎屑,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不锈钢材料在高温情况下的尺寸变化小,降低产品失效率;不锈钢耐腐蚀,使用过程中清洗会不易出现腐蚀现象,使用寿命长;相比于其他材料,不锈钢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变形量小,对于精度高的尺寸也能加工出,甚至达到um级的加工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在金属压块内设置通孔,通孔内收容陶瓷插芯,替代现有光纤接口组件中的陶瓷套管和金属前盖的功能,使原有的多个套筒结构简化为一个金属压块,从而使结构简单,一个金属压块直接加工成型,使生产工艺过程得到优化,降低装配成本高,在金属压块前部开设多个通槽,使金属压块的前部能产生变形,从而适应装配与其相配合的元件,增强光纤安装接口的适应性,同时由于金属压块的前部可少量的弹性变形后进行适配,对金属压块的前部以及通孔前部的精度要求也可降低,这样精度的降低可降低加工难道,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光纤安装接口组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的右视图。图中各标号:100、金属压块;110、陶瓷套筒;120、金属前盖;200、通孔;210、第一通孔;220、第二通孔;230、第三通孔;240、倒角;250、安装孔;300、陶瓷插芯;400、通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纤安装接口组件中,包括:金属压块100,陶瓷插芯300,陶瓷套筒110,金属前盖120,以及金属前盖120上开设有贯穿的通孔200;其组装工艺过程为:在金属压块100过盈卡嵌陶瓷插芯300,再组装陶瓷套筒110,再使金属前盖120和金属压块100过盈配合。现有技术中,零件多,组装工艺复杂,多个零件装配成本高。因此,如图2、图3所示,本方案提出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包括有金属压块100,陶瓷插芯300;为方便描述,以金属压块100的轴向延伸方向作为长度方向,以金属压块100的插拔端所在方向为前方,与前端相对的另一端为所在方向为后方,其余部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压块,所述金属压块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n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收容于所述通孔内;/n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金属压块前部的外壁上,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压块,所述金属压块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通孔;
陶瓷插芯,所述陶瓷插芯收容于所述通孔内;
若干通槽,若干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金属压块前部的外壁上,所述通槽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沿前端向后端依次连通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的内径均不相同;
所述陶瓷插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安装接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通槽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杰邓畅陈永清郁建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翔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翔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